那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农村家庭,父亲张福海已年过六旬,母亲王云也快六十岁了。他们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大伟今年三十五岁,早已成家立业;小儿子张小明二十八岁,在外地一家工厂打工。

张福海和王云坐在家中的小院里,眺望着自家的那片田地和房屋,不禁感慨万千。作为普通农民,他们一辈子辛勤劳作,终于攒下了一些家当。可是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将来也要分家另过,自己这些日子也该好好安排一下了。

"咱们得把家里的田地和房子分给大伟和小明了。"张福海叹了口气,对妻子说,"大伟已经成家立业,肯定要分多一些。小明还年轻,将来也会有自己的家。"

王云点点头,表示赞同。按照这一带的传统,长子自然应该分得更多家产。她环视四周,眼神落在那座36间瓦房上,这是他们多年来打拼下来的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36间瓦房就分给大伟吧,房子新,地段也好。"王云说,"小明那个人老实,给他那间东边的小破房子就行了。"

大儿张大伟自然是受宠若惊,连连道谢。36间新房,这可是城里人家都望尘莫及的大房子啊!他现在的小家虽然过得去,但是有了这么一大笔家产,将来发展自己的生意就更有基础了。

相比之下,小儿子张小明的心情就复杂多了。那间东边的小破房子,年久失修,几乎就是个仓库而已。可是,父母的决定他也无话可说,只能强作欢颜,勉强接受了。

"没关系,小明你也不要太往心里去。"张福海拍着小儿子的肩膀说,"你现在还年轻,将来也会有自己的家,到时候爸妈再给你更多家底。"

张小明点点头,心里却是说不出的委屈。他在外地打工这么多年,也存了一些钱,本想回来盖间新房子的。谁知父母的决定,让他彻底失去了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张大伟风光无限地接手了36间新房,而张小明只能暂时将就着住在那间破旧的小房子里。一家人的日子,就这样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

张大伟高兴之余,也有些于心不忍,看着弟弟的样子就知道他一定很不高兴。可是,父母这样决定了,他也无能为力。不过,他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好好照应弟弟。

而张小明则是越想越委屈。他在外地拼搏这么多年,也存了一些钱,原本打算回老家盖间新房子的。可是父母的决定,让他彻底失去了希望。他只能暂时将就着住在那间破旧的小房子里,心里满是苦涩和无奈。

就这样,一家人因为家产的分配,出现了裂痕。张福海和王云虽然觉得自己这样分配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他们似乎低估了小儿子的心理落差。而张小明则觉得自己被父母冷落了,产生了深深的怨气。一场家庭矛盾,就这样慢慢酝酿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光飞逝,一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年里,张大伟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有了父母那36间房产作为基础,他将一部分房子租给了人家,自己则利用另一部分房子开了一家小加工厂。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他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相比之下,张小明的生活则是一潭死水。在外地的那家工厂里,他仍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收入微薄。每当回到老家,看到那间破旧的小房子,他就会感到前途渺茫。

有一次,张小明喝醉了酒回到家中,看到父母和大哥正在热火朝天地谈论着生意上的事,他忍不住冷笑一声。

"你们真是走了狗屎运啊!"张小明酩酊大醉,语无伦次地说,"要不是爸妈把那36间好房子都给了大哥,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破角落呆着呢!"

"小明,你说什么呢?"张福海皱起眉头,脸上露出不悦之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说的就是实话!"张小明理直气壮,"你们把我当成了家里的二等公民,只给我一间破房子,这算什么啊!"

"胡说八道!我们哪有偏心的道理?"王云急了,"你看看你大哥现在的生活有多好,这不就是我们给他的嘛?等你将来成家立业了,我们也会给你更多的!"

"成家立业?我有什么资本成家立业啊?"张小明嗤笑一声,"我现在啥都没有,你们把一切好东西都给了大哥!"

"行了行了,你喝醉了胡说些什么!"张大伟连忙打圆场,"爸妈的决定是有他们的考虑的,你现在就别想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小明被哥哥这么一说,陡然醒悟过来,脸上露出些许惭愧之色。他跌跌撞撞地回到自己的小房子,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全是对父母的怨气和对大哥的妒忌之心。

就这样,张小明的心结越扎越深。他觉得父母偏心大哥,而大哥也是沾了父母的光,日子越过越风光。相比之下,自己就像是个可有可无的存在,被父母冷落在一边。

时间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张大伟的事业越做越大,家里也盖起了新房子,媳妇儿也生了个儿子。而张小明仍然在外地打工,除了每年回家一次,就再没什么其他变故了。

有一年春节,张小明刚刚到家,就听到一个噩耗:他那间破旧的小房子要被拆迁了!原来镇上最近在新建一条路,他的那间小房子恰好挡在了道路中间。

"你们就把我这点家底也给拿走了?"张小明愤怒地质问父母,"你们把大伟供得像皇帝一样,对我却是这么糟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事啊!"张福海叹了口气,"政府已经下了决定,我们也没有办法。不过,拆迁费他们也给了一些补偿。"

"哦,是啊,一点可怜的拆迁费,就把我的房子给拿走了!"张小明越想越气,"你们就是嫌我这个小儿子碍眼,所以把我的家底都给拿走了!"

"你说什么呢!"王云被气得直打嗝,"我们哪有这个意思?你这不是又胡说八道吗!"

"我才没有胡说八道呢!"张小明怒目圆睁,"你们就是从一开始就偏心大哥,把一切好处都给了他,只把烂摊子留给我!我就是你们的二等公民,是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了,别理他了。"张福海叹了口气,看着气得面红耳赤的小儿子,心里颇为无奈。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氛围中,一场更大的悲剧降临了。张福海突然捂着胸口,痛苦万分地倒在了地上。

"爸!你怎么了?"张大伟和张小明同时扑了上去,脸色惊恐万分。

很快,救护车就来了,将张福海急救后送往了医院。在医院里,医生经过一番检查,脸色凝重地对一家人说:"张先生是脑中风,现在已经瘫痪在床了。"

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让全家人都愣住了。张福海曾是一个健康壮实的老人,谁也没想到他会突然间就瘫痪在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能是最近精神压力太大所致。"医生解释道,"张先生的年纪也不小了,如果遇到剧烈的精神刺激,很容易就会引发这种情况。"

王云和张大伟面面相觑,心中顿时涌起一种无比沉重的负罪感。他们想起了刚才那场剑拔弩张的争吵,当时张小明的愤怒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那种剧烈的精神刺激,很可能就是导致张福海中风的原因!

"都怪我,是我气坏了爸爸!"张小明自责地痛哭起来,"要不是我任性胡闹,爸爸怎么会遭这个罪呢!"

"不,不全是你的错。"张大伟叹了口气,"我们早就应该看出来,爸妈的决定对你来说是多么不公平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一家人陷入了沉重的自责和内疚之中。张小明觉得是自己气坏了父亲;而张大伟和王云也意识到,当初对小儿子的冷落,是他们的重大过错。

从医院出来后,一家人就陷入了冷战。张小明自责痛苦,王云和张大伟也对他怀恨在心。大家谁也不愿意主动和谁搭话,家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张福海的病情渐趋稳定,但瘫痪在床的状况却是无法改变了。有一天,张小明鼓足勇气,主动来到了张福海的病床前。

"爸,都是我的错。"张小明哽咽着说,"是我气坏了你,让你遭了这个罪。我太任性了,我知道错了。"

张福海摇了摇头,勉强露出一丝微笑:"不怪你,是爸爸我太偏心了。当初把家产分配得太不公平,你有怨气也是应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关系,都过去了。"张福海安慰道,"只要你以后能好好过日子就行了。你也不要怪你妈妈和大哥,是爸爸我做错了。"

就这样,父子两人终于解开了心结。张小明如释重负,仿佛从一个沉重的梦魇中醒来。而张福海也彻底释然了,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决定有多么伤害了小儿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大伟和王云也主动找到了张小明,向他诚恳地道歉。大家终于放下了过去的芥蒂,一家人重新走向了和解。

"我发誓,等爸爸康复了,我一定会把家里最好的房子给你!"张大伟郑重地对弟弟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用了,哥。"张小明摇了摇头,"我只希望爸爸能早日康复,我们一家人重新过上幸福生活就好了。"

是啊,一家人最重要的,不是房产田地,而是彼此的理解和体谅。这次悲剧让他们都受到了沉重的教训,从此他们决心要互相宽容,共同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

尽管张福海暂时瘫痪在床,但是一家人的心却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他们开始期盼着张福海早日康复,他们也开始互相体谅和宽容彼此。这个曾经因为家产分配而几乎破碎的家庭,终于重新走上了正轨。

张福海的病情持续了将近半年,期间一家人都竭尽全力地照顾着他。虽然瘫痪在床无法下地,但是他的精神状态却一天比一天好。全家人的这份关爱与体谅,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爸,你看,外面的太阳多灿烂啊!"有一天,张小明推着张福海的轮椅来到家中的小院,指着明媚的阳光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啊,好久没有这样沐浴着阳光了。"张福海眯着眼睛,露出欣慰的笑容,"有你们在身边,我感觉自己就像重新活过来了一样。"

"别说这种话嘛。"王云连忙擦去眼角的泪花,"您这不是好好的吗?只要好好养着,将来一定会痊愈的!"

"就是就是,您可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呢!"张大伟也在一旁附和道,"有了您,我们这个家才算是完整的。"

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其乐融融。曾经的矛盾与怨气,此刻仿佛都烟消云散了。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希望,那就是张福海能够尽快康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段日子里,张小明无疑是最体贴入微的那一个。他不但亲自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更是在精神上给予父亲极大的鼓舞和安慰。

有一次,张小明陪伴父亲到院子里散步时,张福海突然说起了往事。

"当年我们分家产的时候,你一定觉得很委屈吧?"张福海叹了口气,"老实说,我当时也有些私心,总觉得大哥已经成家立业了,理应分得更多。"

"爸,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张小明连连摇头,"您当时的决定,也是出于对我们的好意。我当时太任性了,对您的好意视而不见。"

"可是我也确实太偏心于大哥了。"张福海自嘲地笑了笑,"把你晾在一边,这对你来说该有多大的打击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都是我们的家事,您用不着这样自责。"张小明劝慰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您要尽快康复,我们一家人才能真正走上正轨。"

听了儿子这番话,张福海的眼睛湿润了。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那个曾经任性叛逆的小儿子,如今竟会变得如此体贴和睿智。是啊,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互相理解和包容。

就这样,在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张福海的病情一天天好转。虽然暂时还无法完全康复,但至少他的精神面貌已经焕然一新。

"爸,您就不要这样了。"张小明连连摆手,"我现在过得很知足了,您只要保重身体就是对我最大的补偿。"

"不行,你是我的亲生骨肉。"张福海摇摇头,斩钉截铁地说,"你将来也要成家立业,我一定要给你一些家底作为基础。"

于是,在全家人的见证下,张福海将自家那片最好的十亩地,和一座十间新房,正式过户到了张小明的名下。

"这是你应得的,儿子。"张福海笑着对张小明说,"希望你将来能在这片土地上,盖一座自己喜欢的新房,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张小明哭了,他紧紧地拥抱着父亲,久久不能言语。是啊,父亲对他的疼爱,终于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弥补。

从此以后,张小明的日子终于有了改观。他辞去了外地的工作,回到了家乡,在那片十亩地上盖起了一座漂亮的新房。而且,他还在镇上开了一家小作坊,靠自己的勤劳本事,慢慢走上了人生的正轨。

有了这个开端,张小明的事业越做越红火。他不但自己过上了好日子,还时常资助弟媳和侄儿,让全家人的生活都一步步好起来。

而张福海,则是在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终于彻底康复了。虽然年事已高,但至少他能够自己行走了。每当他看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就会感到无比欣慰。是啊,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只有这样,家庭才能走向真正的幸福。

从此以后,张家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他们再也不计较当初的家产分配之争,只是互相关爱、互相扶持。一家人就这样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