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新中国“一五”计划临近尾声,其他部门都能保质保量、甚至超额完成任务,唯独石油工业部迟迟完不成任务,一直找不到大型油田,我国“贫油”的帽子始终没办法摘掉。毛主席为此很是着急,石油是重工业的“血液”,如果缺油的问题解决不了,那我国就没办法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进度必然大受阻碍。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毛主席决定指派余秋里同志到石油工业部“挂帅”,力求尽快在化石能源领域打开突破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里是老革命,他15岁参军,曾参与过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立下了不少战功。长征期间,他率部在川贵边界地带与国民党军交战的的时候,不慎被流弹打伤了左臂,当时红军的医疗条件有限,没办法用常规手段为他治伤,军医为了保住他的性命,只能采取保守疗法,将他的整个左臂切掉。

然而,身体上的残缺并没有影响余秋里的革命热情,他仍保持着高昂的斗志,活跃在第一线,用一条手臂和同志们并肩作战。抗战时,他在八路军一二零师担任政工干部,1939年,他出任八路军某独立支队支队长,该部队原本仅有两个营,但后来在余秋里的经营、扩招下,该部迅速发展起来,一跃成为两千人的“大支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0年,贺老总打算将该支队升级为旅,并任命余秋里为旅长,但余将军却谢绝了这番好意,他主动取消支队的番号,只保留一千人在身边,其余官兵则全部支援给临近军区、军分区,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

解放战争时期,余秋里在西野任职,他先后参加了清涧、黄龙战役,数次以少胜多击溃国民党军。建国后,他被调到四川工作,主要负责管理后勤与教育。1954年,他被调到总后勤部任职,统管财务收支,堪称是解放军的“财神爷”。

1958年,毛主席突然“点将”,让余将军去石油工业部担任部长,余将军对此始料未及,他下意识表示拒绝,因为自己对石油一窍不通,完全是个“门外汉”,自己没有信心去做好相关工作。毛主席得知此事后,便主动和余秋里谈了一次话,主席直言事在人为,只要肯下功夫、肯用心,就一定能做出一番成绩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毛主席的鼓励下,余秋里接下了石油工业部的重担,开始带人四处搞勘探、找寻大型油田。起初,余秋里将工作的重心放在西北地区,因为西北地质比较特殊,容易产出石油。可石油工业部的同志在西北苦苦找了一年多时间,却还是一无所获,连一滴石油都没找到。

无奈之下,余秋里只好去找李四光先生询问对策,李四光指出,东北的地质条件比西北更好,松嫩平原更是石油天然的“温床”,那里最有可能找到大油田。余秋里闻讯后立即带人前往松嫩平原做地质勘探,几乎找遍了每一处角落,最终果然在大庆找到了大型油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秋里为此很是高兴,他连忙向党中央汇报了这个天大的喜讯,但找到油田并不意味着胜利,后续还要经过开采、提炼等一系列共叙,因此余秋里并未放松下来,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扎根大庆,与王进喜等一大批先进劳动者并肩作战,最终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完成了大庆油田的建设工作,实现了石油的国产化,为国家建设事业立下了大功。

1964年,余秋里被调到国家计委工作,动荡时期,他受到了居心叵测者的陷害,差点被抓进监狱关押,危急关头,毛主席和周总理先后站出来为余秋里讲话,这才使得他免受伤害。1975年,他升任国务院副总理,1977年,他被增选为政治局委员。经济改革开始之后,他全力配合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政策,鼓励市场经济发展,让中国很快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了繁荣与兴盛。80年代初,为了加强解放军的建设,余秋里又被调回部队任职,他先后担任总政部主任、军委高干,1987年,他自觉精力匮乏,无力再继续履职,遂申请离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9年,这位伟大的革命战士在解放军总医院病逝,时年八十五岁。余秋里有五个子女,其中唯一的儿子娶了叶帅的女儿为妻,两人的婚后很是和谐、幸福,令人艳羡。余秋里在石油工业部任职的时候,身边有一位能力出众的秘书,这位秘书后来靠着自己的努力当上了政治局常委,他的名字叫曾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