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劳动无法将人与动物自然而然地分开

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认为,黑格尔提出了“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在于劳动“,其实劳动是不能自然而然地将人类与动物分开,在智人出现以前,原始人类主要从事采集、狩猎劳动,与动物们采集、捕猎劳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比如使用工具并非人类独有,黑猩猩会利用树枝捅白蚁窝,白兀鹫会利用喙叼起卵石砸破蛋壳,中美洲巴拿马群岛的白面卷尾猴甚至会磨制简单的石器,使用石器砸开坚果,会把药草嚼碎抹在伤口上,还会使用打磨好的石器和木棍对付蛇,用完后还会将这些工具藏起来下次再用,而且还懂得根据贡献多少分配食物。使用火也非人类独有,黑鸢会寻找火种,然后将火种扔到草木茂盛的地方引发火灾,当树木草丛里的动物四处逃窜,黑鸢就展开捕猎。

智人以前的直立人虽然会打磨石器,使用火,但动物也会打磨石器,使用火,直立人只能算猿人,还属于动物,而非真正的“人”!而当智人出现后,通过大规模的交流与合作,已经具备了生产劳动能力,所以劳动只是“人”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劳动无法将人与动物自然而然地分开。

二、推动人类进化的关键也不是想象力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认为人类之所以能站上地球食物链的顶端,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具有虚构故事的想象力,人类通过对这些虚构的概念共识实现了大规模合作,从而创造了人类辉煌的文明。

但实际动物也有虚构故事的想象力,比如黑猩猩会假装将食物藏在灌木丛中,然后假装食用,甚至还会和其他猩猩分享想象中的食物,看它们是否会吃。虎鲸、狮群、狼群等动物都会通过团队配合,围堵猎物进行捕猎,比如虎鲸们看见海豹躲在浮冰上,就会排成一排,集体往冰面下快速俯冲,动作整齐划一,利用掀起的波浪将海豹从冰面上推下来,这说明虎鲸们具有利用波浪将海豹从冰面推倒的想象力,而且还是集体虚构的想象力。海豚们甚至可以配合渔民捕鱼,将鱼赶到渔民的撒网范围。

虚构故事的想象力并不为人类所独有,所以虚构故事的想象力,并不是人类站上地球食物链顶端的最关键因素。

三、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社会性创新

社会性创新是指为满足族群生存、发展的需求,利用社会群体互动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社会性创新包括黄金动力三角(聚势战略内容)中生产科技、能源科技和生产方式创新,以及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创新。

社会性创新可以持续迭代进化,人类绝大多数创新都是社会性创新,比如相对论是以牛顿力学、光速、广义协方差等理论为基础创立的,爱因斯坦发现了牛顿力学所不能解释的区域,利用了前人创建的广义协方差等数学理论和光速等物理理论,若没有这些理论,爱因斯坦也难以提出相对论,而牛顿力学又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惯性运动和重力作用下的匀加速运动、开普勒发现的行星运动定律为基础,若没有伽利略和开普勒的发现,同样也不会有牛顿力学。孤立性、单点性创新由于无法进行社会智力接力,无法通过扩散和流传实现持续迭代进化,因此无法真正推动人类社会持续进化,人类今天的成就,实际上是上千亿的智人们通过十几万年社会性创新活动累积的成果。

大象、虎鲸、海豚等动物虽然也有大量复杂的社会性活动,比如年幼的虎鲸会跟随母亲十几年,学习几十种不同团队捕猎技巧和语言,但这些捕猎技巧和语言是虎鲸种群通过一百万年时间进化而来,只是学习与传承,虎鲸种群缺少可以迭代升级的社会性创新,没有大量的社会性创新,意味着种群进化的停滞,而进化的停滞意味着无法实现食物链的跃升,也无法实现地球生命进化的终极使命,最终将会走向毁灭。地球所有生命种族中,只有人类能通过相互之间交流,实现大量复杂的社会性创新,从而不断推动种族的进化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产生大量社会性创新的前提是复杂语言能力

人类产生大量复杂社会性创新的前提是具有复杂语言能力,可以将头脑中的灵感、创意、思想与其他人沟通,从而形成合作、实现与推广,进而实现创新的持续迭代更新,从而涌现大量复杂的社会性创新活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根据英国遗传学专家安东尼·玛纳克教授的发现,对人类产生复杂语言起决定作用的FOXP2基因突变发生在大约12万至20万年前,最初智人只能说一些简单的语言,主要表达方式还是靠肢体动作来完成,随着基因突变,在12万年前智人能够发出几百种清晰的声音,基本掌握了复杂语言的说话能力,人有了全新的思考方式和沟通方式,可以进行团队协作与创新。

复杂语言能力是人类脱离动物的关键因素,是从动物进化为“人”的充分必要条件。智人获得了复杂语言能力,才可能进行大量复杂的社会性创新,从而使得智人逐渐远离动物,成为真正的“人”。在自然界土拨鼠能发出100多种叫声,语言能力仅次于人类,大象能发出70多种不同声音,虎鲸能使用62种不同声音进行交流,黑猩猩至少能发出32种规律化声音,但都无法与人类相比,以汉语为例,人类能发出4200种不同声音,动物与人在复杂语言能力上存在巨大鸿沟。大象、虎鲸、海豚等动物由于缺乏复杂语言能力,交流能力受限,难以进行大量复杂的社会性创新,社会性创新极为缓慢或停滞。

从猿人下树,到智人获得复杂语言能力之前,人类在300万年时间里仅仅学会打磨简陋的石器、保存和使用火种,社会性创新极为缓慢。随着人类掌握复杂语言,相互之间协作与创新开始大量增加,14万年前出现与邻近人群的贸易交易,11万年前出现骨头工具、远距离投矛器,10万年前强化了群体协作能力,开始捕猎大型动物,同期智人人口迅猛增长。在7万年前智人开始向全球扩张,到3万年前智人掌握了航海技术,发明了船、弓箭、油灯等工具,借助大量复杂的社会性创新活动和集体的力量,战胜了尼安德特人、娑罗人、弗洛里斯人、丹尼索瓦人、鲁道夫人等近亲,占据了地球食物链顶端。

尼安德特人实际比智人更为强壮,脑容量更大,虽然也拥有了FOXP2基因,但是它可能并未产生关键性的突变,科学家们对尼安德特人骨骼化石研究发现,尼安德特人的声带远没有智人精致,意味着可能没有复杂的语言系统。FOXP2基因突变更像是一种偶然,如果尼安德特人率先获得了这种基因突变,那么今天遍布地球的人类就不会是智人,很可能是尼安德特人。

五、人类与动物的个体能力差距其实并不巨大

猴子、大猩猩、狗等哺乳动物都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沟通能力,表现出了自我意识和思考能力,有着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力,具有喜怒哀乐等情感,会对同伴的高兴和悲伤产生共情。大象、虎鲸、海豚等智力最接近人类的哺乳动物甚至还有同理心,会照顾群体中老弱病幼个体,而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同理心。人与动物的个体能力差距,其实并不像人类自己认为的那样巨大,若智人种族消失,可能只需数百万年时间,地球又会进化出新的“人类”。

六、社会性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化的关键

随着智人掌握复杂语言能力,与后续获得的文字能力,可以将头脑中已存在的思想、故事、概念描述出来,与其他人形成思想碰撞,创新不断在迭代累进,这也使每个人的概念能力、逻辑能力、思考能力、记忆能力、沟通能力获得了革命性的发展,大量复杂的社会性创新活动蓬勃兴起,使人在团队创新中获得了“社会性”。整个智人种族的能力都在快速提升,获得了更多资源,进而发展出更大社会规模,智人规模的扩大、能力的增强、资源的丰富,也使得智人的社会组织结构从一层直接管理逐步发展到金字塔型多层管理,突破了罗宾·邓巴的“150定律”,出现了部落、国家、帝国。

随着智人社会的发展,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了最早的楔形文字,智人开始出现文明。从公元前600年的泰勒斯开始,到公元前400年古希腊接连出现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与形式逻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通过不断的继承与批判,进行持续的社会性创新接力,人类一步一步从懵懂的感性认知升华,打破了经验的牢笼,进入纯粹的理性世界。欧几里得利用5个公设推导出了465个命题,建立起人类史上第一个完整、纯粹的理性演绎体系,展示出了逻辑思维的力量,影响了后世的思维,人类认知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古希腊从宗教分离出哲学、天文学,又在哲学、逻辑学、数学等学科基础上诞生了科学,在文艺复兴后科学理论逐渐发展和成熟,社会性创新不断加速,最终在欧洲爆发了工业革命。

推动人类社会进化的关键并不是劳动,而是社会性创新。目前人类社会绝大多数劳动都是重复性劳动,而非社会性创新,重复性劳动并不能推动三种动力创新,只能维持社会运转,随着黄金动力三角区域的固化、社会进化的停滞、人类数量的不断增长,每个人平均获得的价值越来越少,守成者的不战而胜之道就会获得主导地位,人类社会将无可避免地陷入存量资源竞争的黑暗。生产科技、能源科技和生产方式的进化本质是创新,这三者代表了人类整体创新力水平,只有社会性创新才可以不断产生增量价值,扩大黄金动力三角区域,激发社会进步动力,创新者的不战而胜之道就会获得主导地位,推动人类社会超越轮回、走向永恒。

所以,真正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是创新者,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帝王将相,如果社会失去创新,就会陷入周而复始的“重建—停滞—崩溃”存量循环,这也是中国社会自秦以后,到辛亥革命以前,被困于农业革命两千年的原因,中国在这两千年里经历了一千年的乱世,而欧洲也在中世纪的宗教、封建混战中停滞了一千年。

七、社会性创新在不断加速

人类的社会性创新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越来越频繁,创新速度越来越快。在工业革命以前,由于交通工具和沟通工具的落后,创新过程相当缓慢。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快速扩散到欧洲、美洲大陆等国,由于轮船、飞机、汽车、电话的发明,生产科技、能源科技、生产方式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行接力突破,创新速度明显加快,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加速。在互联网革命时期,全球创新者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通过全球智力资源的汇集,不仅在创新成果上进行协同,而且在创新思路、创新过程上也出现了协同,加强了社会性创新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加速了互联网革命的速度。正因为交通工具、沟通工具的进化,加强了人类之间的交流沟通,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互联网革命在创新成果上呈现出不断加速状态,未来机器革命的创新速度将比互联网革命更快。从个体看,每个人都被困于自己的认知之中,从人类整体看,人类认知随着社会性创新不断扩大,永无止境。

八、黑格尔陷阱是导致三百年人类思想混乱源头

黑格尔错误地认为,人和动物之间的区别在于劳动,导致后世的思想家们误入黑格尔思想陷阱,将劳动在人类社会形成、发展以及生产过程中置于核心地位,推导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等错误结论。如果推动人类社会进化的关键是社会性创新,而不是劳动,那么以劳动为基础构建的价值理论、经济理论、社会学说其实如同无根之树、无源之水,难以成立,抽掉了“劳动”这块关键基石,整个理论大厦就建立浮沙之上,脆弱而经不起推敲,而这正是后世三百年社会思想混乱的根源,社会思想的混乱导致人类社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惊涛骇浪,人类社会因此付出了巨大的进化代价

本文节选自《聚势:开创全球科技、商业、经济新趋势》第一章 推演互联网革命。此书即将上市,推演未来500年人类命运,站在无尽的时间长河之上,以未来的眼光,穿透当今全球社会的重重迷雾,直面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与规律。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本文图片来自于互联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