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外长不去G20外长会,中方做了特殊安排,俄先声夺人,布林肯很尴尬。王毅外长为何不出席G20外长会?中方做了怎样的特殊安排?俄先声夺人,表明了怎样的态度?布林肯又为何会面临尴尬局面?

据环球网报道,2月21日至2月22日这两天,G20外长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需要明确的是,此次会议的议程将重点关注到东道主巴西总统卢拉提出的主要优先事项:饥饿、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治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提及了战争与人道主义灾难。当然,提及战争自然就少不了目前依然在持续的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而这也是本次会议各国关注的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俄乌冲突将满两周年,而就在几天前乌克兰军方从顿涅茨克的阿夫杰耶夫卡撤军,俄军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乌克兰借着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当口,争取到了更多的西方援助,这导致双方的军事冲突依然没能看到结束的希望。至于巴以冲突则更加让人担忧,目前以色列继续向加沙地带和拉法地区进行军事打击,一百多万巴勒斯坦民众面临着死亡威胁,人道主义灾难已经成为现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国依然存在分歧,这显然会给G20会议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美国媒体彭博社就在2月20日当天发布文章,称“巴以冲突正导致20国集团面临分裂,G20外长会面临着瘫痪的风险。”可是,更加出人意料的是,中国外长王毅也缺席了本次G20外长会,这不禁让外界猜测中方是否做出了什么特殊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尽管王毅外长因为日程安排,没有出席本次会议,但中国副外长马朝旭代表中方出席了这次的G20外长会。有分析认为,王毅之所以没去G20外长会,一方面可能确实是因为行程上不方便,所以才对出席人员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很可能是中方对本次会议取得的结果,并没有好的期待,认为本次会议无法达成实际成果,因此调整了王毅外长的行程。

当然,这样的猜测也并非空穴来风,这一点从俄罗斯和美国的反应就能看出。近日俄罗斯方面公开表态,反对将乌克兰问题列入G20外长会的讨论议程。毫无疑问,莫斯科先声夺人,就是反对将经济合作的平台,当做玩弄政治的工具,甚至成为挑动军事冲突的武器。对此中方也进行了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强调,G20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不是解决地缘政治和安全问题的平台,这是各成员国的共识,中方期待此次外长会有助于推动各方加强团结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虽然中方没有明说,但表达的意思很明确。有意思的是,在这次G20外长会上,除了俄方表示的不满与愤怒,美国方面也极其尴尬。据了解,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于2月20日抵达巴西,开始他任内对这个南美国家的首次访问。实际上,这也是他上任三年多以来,首次对巴西进行访问。

要知道,巴西和美国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是存在分歧的,卢拉政府与拜登政府之间也素有嫌隙,而这一次参加G20外长会,不排除布林肯会和俄外长拉夫罗夫打照面,因此这次访问巴西的行程对于布林肯来说是相当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中方既然派出副外长马朝旭前往巴西,自然也不可能是“白走一趟”,中方也对此次G20外长会贡献出了积极的作用,不仅加深中巴合作友好关系,还推动G20集团各方交换意见。总而言之,不管美国和其他各国是怀着怎样的心思来参会的,中方就是要坚持维护G20作为经济合作平台的作用,而不是沦为西方掌握舆论和道德制高点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