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母撤离南海,不到24小时后,拜登拨通中方电话;关键时刻,菲律宾措辞变了。关于持续升温的南海局势,拜登跟中方说了哪些内容?紧张时刻,菲方的措辞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随着首届美日菲三边领导人会晤的临近,拜登政府介入南海问题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拿三月初驶入南海的美海军“罗斯福”号航母来说,这艘“坐镇”印太地区的“大杀器”,就在这片水域逗留了近1个月时间,直至4月1日才经巴拉巴克海峡驶离南海,进入苏禄海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从马科斯政府上台,美菲防务合作进一步升级开始,类似情况就不算少见,但眼下正值南海局势持续紧张的危险时刻,美方此举很容易给人一种替菲方“撑腰”,武力震慑中方的感觉,这对地区局势稳定来说,无疑不是什么好消息。更何况,最近还传出了美、日、澳、菲四国,即将举行首次四国海上演习的消息,美国及其盟友对中国的“敌意”,几乎已经摆到了明面上。

据消息人士透露,除了隶属菲律宾军方的护卫舰,参与此次联合演习行动的,还有日本自卫队护卫舰、美军濒海战斗舰,以及澳军的护卫舰跟巡逻机。不得不说,相较于水平有限的菲军,另外三个参与“海上合作活动”的国家,多少都有点“秀肌肉”的意思,而这次旨在提高相互运用性,开展反潜战、舰船通讯、编队航行训练的联合演训行动,就是上述三国彰显军事实力,逼迫中方在南海问题上做出让步的一次试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隐约透露出的施压意味,从美总统拜登4月2日的一番表态中也可见一斑。据悉,拜登在美航母撤离南海后不到24小时,就给中方打去了电话,就中美关系以及双方共同关注的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交换了意见。其中,中菲南海之争就是美方重点关注的一个议题。拜登称,在南海水域维持法治和航行自由相当重要。

虽然拜登没把话说的太直接,但结合美国务卿布林肯访菲时许下的“承诺”,以及美国军方反复强调《美菲共同防御条款》同样适用于南海的表态,不难得出拜登政府有意敲打中方,不许中方改变南海现状的结论。简单来说,美方对南海局势的关注点,在于中方的执法行动是否对菲方造成了影响,而不是菲方的所作所为是否破坏了南海和平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当前形势来看,马科斯政府还是很依赖美国“撑腰”的。日前,菲国家安全顾问阿诺,还公开对美方的支持表示了感谢。对妄图在南海水域攫取更大利益的菲律宾而言,或许只有跟随美国,扮演好“遏华工具”的角色,才能在南海问题上同中方正面“抗衡”。

当然,反对马科斯政府跟风美国的声音,在菲律宾同样存在。菲媒消息显示,当地时间4月1日,菲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总统马科斯的姐姐伊梅·马科斯,就发表公开声明对此表示反对。

伊梅·马科斯警告称,中菲南海之争正向着“情感而非理性占上风”的方向发展,这将把菲律宾引向一条“危险”道路。她认为,菲方不该接受外部力量的“慷慨赠与”,因为这正是世界各地陷入冲突的导火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于军事挑衅,对话协商显然才是解决南海问题更好的方式。有分析认为,这番措辞有所转变的言论,反应了菲律宾国内对和平的渴望,也反映了马科斯政府不够理智的现状。当前形势下,如果菲方能认清事实、悬崖勒马,中菲关系未尝没有就此缓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