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在故事里所出现的每个儿童形象都表述了作者对于儿童的态度,但是这样的表述是简单的、零散的,是不概括、不全面的。作为读者的我们,如果想深入了解作者吴承恩所描写的儿童形象,还需要结合资料进行更全面的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部环境下的儿童形象

作者吴承恩在对儿童长相的描写方面,无论是皮孩子的代表魔王红孩儿,还是小圣、小仙这样的优秀儿童的代表,甚至带有儿童色彩的人参果,不管是怎样的身份,作者的表述都是使用褒义的词汇,外貌都是天生带来的,对儿童外貌的肯定足以体现。

不仅是在长相的书写方面,在姓名、称呼上,作者称红孩儿为“圣婴大王”,给小仙起名叫“清风”“明月”,称人参果为“灵根”“异宝”,这些也能体现作者对儿童肯定的态度。在行为方面,红孩儿对于孙悟空“六亲不认”的行为,作者也在先前埋下伏笔为其提供合理的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在作者的儿童观念里,儿童的本性是美好的。在“美好”的基础上,作者因为儿童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其书写方式也有所区分。红孩儿是英气的,小圣是神威的,小仙是清秀的,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这就说明,作者认为儿童在保持共性的同时,也保留着各自的特性。儿童不是单一的、模型化的,是多元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作者的书写中,儿童的“美好”并不是“完美无缺”,红孩儿对土地、山神“剥衣服”“拆庙宇”的顽劣行径,小仙对待唐僧师徒四人的态度,这些也写出了儿童作为人的发展初期阶段本身所就具有的局限性,这些是符合儿童特性的表述。

在儿童的能力方面,无论是拥有三昧真火的红孩儿、神通的哪吒,还是得了道的小仙,作者赋予儿童不一般的本领,这就意味着作者并没有如传统一般地忽视儿童所存在的潜力,作者认为儿童是有力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红孩儿作为《西游记》中单篇列出的儿童形象,作者将其设置为“火”的代表,“火”是不受控制的:红孩儿生活的环境是荒山野岭里的一个山润,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红孩儿的行为做派也是不受束缚的。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儿童的本质是自由和野性的。

哪吒的父亲是托塔天王李靖,李靖在《西游记》中出现,是在天庭讨伐孙悟空的战役中,其担任中军长号的职位,也就是担任战役指挥官的角色。在帐中运筹帷幄。李靖能够居于如此高位可以表明,在天庭众多骁勇之将当中,他也能算得上佼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吒的哥哥之一木叉,是南海观音菩萨的大徒弟惠岸行者,他的首次出现也是在这场战役中,菩萨派他打探军情或者与之一战,在与孙悟空的交战中虽然最终因体力不支落败,但足可以窥见其功力并非一般。

作者给哪吒塑造了一个英勇之家,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其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少年英雄,是有家庭环境的影响的,儿童的成长以及成型是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之相佐的是红孩儿的家庭,对于红孩儿整个家庭的描写,在《西游记》中是占有很大比例的。主要集中在“降服红孩儿”和“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章回中。红孩儿的父亲是牛魔王。在“降服红孩儿”的章节中他并未真实地出现,而是由土地,山神提及出现。

牛魔王曾经在孙悟空大闹天宫、遍访群杰之时与其结拜,由此可见牛魔王也是一员猛将。红孩儿的母亲是罗刹女,其手中有芭蕉扇这一灵宝,也算得上有些神通。所以,作者将红孩儿也设置为本领极强的小魔王,还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这也是家庭影响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哪吒和红孩儿在家庭的影响下,都成为了拥有过人本领的小将,但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哪吒一家带有一身正气,而红孩儿一家都以妖怪的形象出现,所以哪吒就成为了少年英雄,而红孩儿则是个作恶多端的顽劣的孩子,这也体现了家庭环境的影响。

红孩儿被作者刻画成了一个混世魔王的形象,但在他的父亲牛魔王面前却是个乖巧无比的孩子。能够长生不老的唐僧肉,红孩儿并未独自食用,而是让小妖请老大王来一起享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牛魔王到来,大张旗鼓地迎接,当面跪下,磕头作揖,并在老大王面前自称“愚男”,表达自己希望父亲寿延千纪的美好祝愿。分而食之,红孩儿做到了孝:以礼相待,红孩儿做到了敬。红孩儿孝敬的行为,正是作者“父为子纲”儿童观的生动体现。

被“成人化”的儿童

吴承恩对于儿童形象的塑造,不仅显现出其对于“儿童本性”“儿童与家庭”这样较大命题的思考,还可以看出其“成人化的儿童”和“教训主义”这样关于儿童与社会关系方面的理解。

成人化的儿童,是指把儿童当成“缩小了的成人”来对待。周作人曾对此有所论述:“不是将他当作小型的成人……便将他看作不完全的小人。”儿童有成人一般的本领,有成人一般的言谈都是儿童成人化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童之所以为儿童,是有其独特特点的。儿童在其能力的角度来看应该是弱于成人的,所以儿童要在成人的保护下不断成长,《西游记》中的大部分儿童形象是具有这样的特点的,但是作品中塑造的神勇小将哪吒、小魔王红孩儿却是“成人化”了。

参考文献

【1】吴承恩2010《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朱自强、罗贻荣主编:2015《中美儿童文学的儿童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赵小华2015《父亲的记录:唐诗中的儿童书写》,《贵州社会科学》第6期;
【4】张怡微2018《悟空的“童年”一<西游记>里的儿童生活史》,《文汇报》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