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社会治安风险隐患,进一步提升全市基层社会治理效能,隆昌市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市、镇、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站)规范化、实体化建设,通过打造“实体实战”化综治中心,实现市、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员四级联动,形成综治中心信息汇聚、分析研判、指挥调度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聚焦规范化建设,夯实实战化运行基础

市综治中心为副科级一类事业单位,面积约600㎡,包括指挥调度大厅、群众接待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疏导室等,以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雪亮工程”等信息系统为支撑,集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可视化指挥调度、数据传输等功能于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个镇(街道)综治中心与社会治理办合署办公,接入信息系统,整合“雪亮工程”“慧眼工程”视频资源,设立群众接待、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业务功能室,采取“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等方式,调度“两所一庭”及其他办(所)力量。

225个村(社区)综治工作站由村(社区)书记为站长,集人民调解、治保、网格化和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聚焦数据融合,打造实战化运行中枢

构建“纵向+横向”视频指挥调度体系。依托内江市“雪亮工程”视频会议系统,建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一体化全覆盖实战调度系统。纵向实现了市、县、镇、村(社区)、网格员五级视频会议与指挥调度全面畅通,横向为40个市级部门安装视频指挥调度系统,打通部门指挥调度“肠梗阻”。融入网格平台。接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高效运行,426个网格全部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全面采集人口、住房、重点场所等前端基础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汇聚视频监控。安装融合汇聚“雪亮工程”“慧眼工程”“森林防火预警”“人脸识别”等视频监控点位7万余路。
整合平台系统。将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视频会议等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一体化统筹协调、实时监控、分析研判、应急指挥调度,形成“网格化+信息化”工作模式。

聚焦机制建设,保障实战化运行根基

推行“月研判”制度。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收集汇总各类问题情况,全面梳理分析、研判态势规律、提出对策建议、指导跟踪督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27个市级职能部门入驻市综治中心,通过“网格E通”对信息采集上报、分流交办,跟踪督办实行流水线、痕迹式管理,形成“群众有需求、网格有呼叫、部门有行动”联动处置模式。2023年累计排查治安隐患9125件,矛盾纠纷调解3140件,事件处理总量10万余件,事件办结率99.8%。(黄勇)

供稿:四川省隆昌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