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升高,不少害虫开始活跃,对农作物构成威胁。为了有效保护农作物,减少农药使用,桂阳县采取了“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策略,通过放飞益虫来防控害虫,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桂阳“以虫治虫”

据有关媒体报道,近日湖南桂阳县放飞41亿只益虫保粮。本次放飞的益虫主要包括蚜茧蜂、赤眼蜂、蠋蝽、益蝽、异色瓢虫等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总数量达到41亿多只。这些益虫是害虫的天敌,能够有效控制害虫种群数量。这些天敌昆虫具有明确的杀虫目标,如赤眼蜂能寄生玉米螟、斜纹夜蛾、烟青虫等多种害虫的卵,益蝽能捕食多种鳞翅目害虫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户们在白杜村等地孵化赤眼蜂等益虫,并将其释放到农田中。赤眼蜂成虫会将卵产到害虫的卵里,通过吸收害虫卵的营养实现寄居,从而有效控制害虫种群。在适宜的环境下,如25摄氏度条件下,赤眼蜂大约12天就可以繁殖一代,并能在田间循环往复,持续控制害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放飞的益虫覆盖了60多万亩的农业防控面积。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捕虫效率很高,比如益蝽,其幼虫和成虫均能捕食多种鳞翅目害虫,每只益蝽成虫一天可取食28到41头鳞翅目2龄幼虫。41亿只益虫的投放,能够确保这些区域的农作物得到有效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物防治的优势

湖南桂阳县放飞41亿头益虫保粮,从病虫害防治上看属于生物防治的一种,与传统的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有很多优势,比如:

生物防治无论是利用天敌,还是采用病原菌类、病毒类生物农药,都能突出病虫害的持续控制能力。例如,捕食性天敌通过取食害虫完成正常生长发育,而致病类生物农药通常具有水平传播或通过虫卵传播的能力,不仅能抑制当代或当季的病虫害,对下一代病虫害也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物防治在治理病虫害的过程中,不需要接触大量的化学物质,因此可以降低农药残留,提高果品的安全性。而且减少了病虫抗药性的产生,不会影响其他物种,对大气、水域、土壤以及人畜健康的威胁很小,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生物防治的自然资源丰富,易于开发,且防治成本低,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方向。

“以虫治虫”有副作用吗?

“以虫治虫”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方法,在理论上具有诸多优势,比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然而,它是否会产生副作用,以及对区域的生态系统是否会造成冲击,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天敌昆虫的繁殖没有得到适当的控制,它们可能会过量繁殖,从而对农作物或其他生物造成损害。然而,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合理的放虫量、放虫时间等管理措施来避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虽然天敌昆虫是专门针对某些害虫的,但它们也可能捕食一些对生态系统有益的昆虫或其他小型生物。然而,这种影响通常被认为是较小的,因为天敌昆虫的捕食行为是受到其自然食物链的调节的。

“以虫治虫”虽然存在“副作用”,但总体是可控的。而一些人担心的这么多虫子一下子投放到生态系统中,会否对区域生态系统产生冲击,我们可以这么理解:

通过“以虫治虫”的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生物多样性、水源和土壤等的污染和影响,从而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天敌昆虫的引入还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进一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以虫治虫”这种生物防治方法,在理论上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潜在的生态系统冲击。然而,通过合理的操作和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负面影响,确保其对生态系统的积极影响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