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译文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

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

文王曰:“善!”

对曰:“宿善不祥。”是日也,发其仓府,以赈鳏寡孤独。

02

原文

周文王询问姜尚:“我能为天下做些什么事情呢?”

姜尚回答:“施行王道的国家老百姓都富足,施行霸道的国家士人都富足。苟延残喘的国家,士大夫都富足。马上就亡国的国家库福富足。这说的就是如果上层富裕的溢出了,那么下层百姓的就会保不住自己的财富。”

“你说得对啊”

“好事过了夜再做是不详的。”

这一天,文王就打开了府库,赈济了鳏寡孤独。

03

吕望:即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或望、字子牙、号飞熊。严格来说,吕尚或者吕望这样称呼是不对的。不过现在的人不讲究这个了。

鳏寡孤独: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现在泛指无依无靠的人。

04

这个道理和前面一篇算得上是相得益彰了。

上一篇中,鲁哀公明确地表示,老百姓富裕了国王就会贫穷。所以,国王的富裕和老百姓的富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冲突的。

其实这种冲突背后的逻辑内核,反应的恰恰是封建帝王的认知水平。

如果,帝王都能像周文王这般,让利于民,那么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最终受益的,还是国家,也即统治者本人。

如果,一个帝王不能让利于民,只顾着自己敛财,无异于杀鸡取卵。国家又怎么能强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