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通讯员: 王少群)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长白人民法庭是地处吉林东南边境的小型城乡结合法庭,位于城镇便利地段,人员不多,工作忙的时候,大家不推辞,主动承担临时性工作任务。近年来,该法庭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执法满意度不断提升。基于对人民法院的信任,来法庭咨询的群众不断增加。为服务好辖区群众,该法庭从工作第一步“接待工作”入手,优化工作流程,把接待来访做实做细,努力提高司法服务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立导诉登记制度,由导诉员对每位前来咨询、调解、立案的群众信息进行登记,并根据具体情况向其他工作人员派发工作任务,平时的程序性问题直接由导诉解答,其他程序性问题和简单的法律问题由立案窗口的司法行政人员负责接待处理,疑难复杂的专业问题由法官或法官助理进行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立“分类接待”“菜单式接待”“固定日接待”机制,导诉人员实时掌握庭内人员工作安排,根据来访群众表述,初步判断问题类型和难易程度,合理确定具体接待人。将简单问题引导至司法行政人员处由其一次性全面解答;导诉员无法直接确认或司法行政人员无法处理的复杂问题,则提供“接待人菜单”,由当事人自行选择暂无庭审等其他工作任务的法官和法官助理进行接待。从2024年3月18日起,确定每周四为“法官/法官助理接待日”,每周五为“庭长接待日”,合理安排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日程,确保接待人员接待时间充足,遇到疑难复杂来访问题或案件,及时转交法官或庭长处理。法庭接待服务的质量、效果和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来访群众普遍表示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立每周工作复盘机制,每周五下午庭内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一次总结交流,梳理汇总来访群众信息及接待工作情况,确认办理情况,保证每件来访均得到妥善处理,也便于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促进业务素质和司法服务水平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白人民法庭发挥根植基层、贴近群众优势,把接待工作作为服务群众的起点,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并不断优化举措,强化服务意识,提升诉讼服务质效。通过热情接待群众,认真倾听,释法解惑,妥善处理各类问题,努力架起群众和法院的“连心桥”,力争将问题解决在法庭,把矛盾化解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