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4A广告网 作者 | 张小虎

今年的互联网企业确实精彩。

这马上就要618了,刘强东“狼性训话”就给上热搜了,这尼玛就有点生不逢时的感觉。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节点出了个负面,而且还是企业创始人搞的一出危机公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是刘强东在高管会上的一句直言:“凡是长期业绩不好,从来不拼搏的人,不是我的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话一出网友意见就大了。

为什么?因为这句言论打脸了刘强东以前自己说过的话:

有网友给总结了刘强东“兄弟论”编年史:

2018年5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刘强东表示:“京东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

2019年:在京东物流连续亏损,账面上的钱只能够维持两年的时候,刘强东开始大幅裁员,并称“混日子的人不是我兄弟”。

2022年11月22日:刘强东通过一封署名为“你们的东哥”的全员信,表达了对员工的感激之情,称所有成功都离不开兄弟们的努力和坚持,并表示一直在思考应该为兄弟们做些什么。

2023年12月9日:刘强东通过内网告诉大家,无论如何自己不会躺平,也希望兄弟们绝不躺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网友直接搞了个对比图,只能说这个戏剧感真的是拉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

这也牵出了一系列调整,如京东的内部考勤、午休时间缩短、人员优化等。

高管称除京东外,几乎没有任何互联网公司午休时长达两小时,甚至熄灯睡觉,京东管理相较于其他互联网公司显得非常松散,有不少员工两点半才开始恢复下午的工作,比国企还国企。

有员工一年里代打卡近百天,每天四点就下班,但是能领到全额薪水,据统计内部代每月打卡的人次高达1.4万次。

但这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满,网友也开始曝打工内幕。

因为很多人说很多公司不涨薪,涨薪幅度小,都是因为被害群之马所累。

然后又网友说到裁员裁的就是干活的,而京东摊子很大,很多业务都不盈利,全靠零售撑着,但是这些不盈利的部门人太多,也没办法直接砍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爆料刘强东根本没有网上那么和蔼,开会就是骂人,甚至开会直接就把人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网友说到:京东p7以上不打卡,大部分人的绩效都是主管主观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酒厂辞职,公司迟迟不盈利,老板给位置又怎么样,又干不出业绩来,老板也是人,也得吃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有很多人觉得刘强东说的在理,这某种程度上是和资本家共情,但这种共情实际上有“前车之鉴”,或者说是资本家温水煮青蛙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网友用末位淘汰来举例,本质上是把效率卷上去,然后把标准越卷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京东被曝强制查看员工脉脉和微信聊天记录,不给看就直接裁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脉脉

模式上斗不过拼多多、抖音,所以只能拿员工来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有爆料京东开始严查考勤,午休时间不得熄灯,有人回应目的就是裁员,但伪装成找茬。当然,是否真实就不知道了,只能说当一个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部效率低跟部门合作会不会有关系?即所谓的1级 2级3级在浑水摸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牛马偷懒不耕作了?

还是耕地就这么大?

先看一组数据,是国内主要电商平台GMV竞争格局,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应这几年电商平台的更迭史。从2017年阿里有72.1%,到2023年36.5%,阿里的市场是逐步被挤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就是入局的企业多了,外部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而京东其实也是一样的。从2017年的20.8%,到2023年的17.6%,形容成“缓步稳定在被挤压”可能更为正确。

再对比一下阿里、京东、拼多多这两个主流电商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

论营收,京东>阿里>拼多多,京东相当于3个拼多多、阿里约等于2.5个拼多多;看利润,拼多多>阿里>京东,京东的利润不到阿里的四成、拼多多的三成,总结阿里还是老大,拼多多排名第二,京东退居第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白了,拼多多的势头太猛了,有点把京东干懵逼的那种感觉,这背后其实是很自然的消费降级在起作用。

也有流传出京东的一张横幅文案,也很令人窒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小红书用户

回到刘强东这次的言论“凡是业绩不好的人,都不是我兄弟”。映射的是管理哲学的双刃剑。

这体现了强烈的业绩导向和结果主义管理风格,这在高速发展的企业中并不罕见。它强调的是绩效和效率,旨在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促进优胜劣汰,确保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和竞争力。从这个角度讲,它可能是企业追求极致效率和增长的一种体现。

然而,这样的言论也可能在员工心理层面造成割裂。企业文化和团队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上,而将业绩与“兄弟”身份挂钩,似乎将工作关系功利化,可能削弱员工的归属感和情感纽带。员工可能会感到,自己的价值仅仅在于业绩贡献,而非个人特质或团队合作精神。

理想的管理应该是绩效与人文关怀的平衡。维护一个正面、包容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感受到即便在业绩低谷也能得到支持和鼓励,从而激发其内在动力,实现长期的忠诚和更高层次的贡献,而非扮演“暴君”。

关注,跟主编交个朋友 ↓↓↓

4A广告网(www.4Anet.com)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广告营销行业媒体之一,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也属行业头部大号。

秉承内容创造价值的理念,4A广告网自成立以来,相继在公众号平台上构建了行业新媒体矩阵,发表原创深度文章超10000+,在全网拥有超过500万的行业精英用户,并发展成为国内较早、规模较大的广告营销新媒体运营机构。

运营团队由一群热爱广告事业的年轻人组成,以开放的心态、专业的视角,投身行业,立足行业,跟随行业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粉推荐

嘿~我们有个超棒的广告营销社群

甲方巴巴、乙方大佬、知名KOL齐聚一堂

加主编好友,撩起来~

声明:版权问题、投稿、爆料、商务合作

请联系微信/电话:18575595339

点右下角在看,可优先收到我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