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再发贷款风险提示:防范“套路运”“套路贷”等各类形式诱骗贷款的风险提示。

一、事关贷款,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一、事关贷款,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5月24日金管总局发布警示文,有诈骗团伙虚假宣传贷款购买货车“零首付”,借助求职者“急于找到工作”心理,在网上发布“高薪招聘”“实习”等虚假信息,如成立空亮货运公司,用精编的话术诱导应聘司机申请贷款购车“入职”或缴纳加盟费,应聘司机提车后却遭遇接活难退车难、退款难,最终未获得预期收入却背负大额债务等。消费者如发现涉嫌诈骗犯罪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等报案或者反映情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醒注意以下事项:一是审慎决定是否需要办理贷款业务;二是订立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三是办理贷款前要确认贷款机构是否具备放贷资质;四是使用互联网网站应用程序、小程序及其他线上平台时应谨慎操作;五是警“免费”“零首付”“限时”等营销词汇和宣传套路。

二、多地金融监管、银行发布警示

近期,海南、山东等多地监管和银行发布警示声明,提醒消费者防范“套路贷”、“AB贷”等不法贷款中介,不法贷款可能暗藏的巨大风险,不少银行表示“未与中介机构合作”。

海南监管局3月18日发布《关于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的风险提示》,揭露不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旗号诱导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企业主)办理贷款的情况,存在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陷阱。提示强调,小微企业在选择贷款服务时需保持警惕,审慎选择中介,勿轻信虚假宣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监管局于3月14日发布《警惕非法贷款中介AB贷风险》,表示,近期一些不法中介打着“征信异常也能办理贷款”的旗号向消费者推销贷款,骗取高额手续费的同时,使亲朋好友深陷负债泥沼。提醒消费者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融资服务、如实提供贷前调查资料,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免遭泄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家银行也先后发布“关于贷款业务未与任何不法中介机构合作的声明”,如众邦银行、江苏丰县农商行等等银行,均明确表示未与贷款中介或个人合作,在贷款办理中,不收取任何形式的中介费、代办费、咨询费、抵押登记等费用;并表示客户如果需要了解贷款业务科通过营业厅网点、手机银行等正规渠道进行咨询办理,切莫向他人随意授权个人信息办理业务。

三、2024年贷款中介怎么办呢?

三、2024年贷款中介怎么办呢?

面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及多地金融监管机构、银行对“套路贷”、“AB贷”等不法贷款中介的警示和打击,贷款中介机构在2024年应如何操作以避免被打击,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贷款中介机构需要深刻反思和纠正过去的不当行为。如虚假宣传、高额收费、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包装客户资质等;机构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树立合规经营的理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真实、透明、合理的贷款服务。

2、在营销宣传方面,贷款中介机构应摒弃“免费”、“零首付”、“限时”等虚假宣传词汇,以真实、客观的信息吸引客户。贷款机构通过签里眼自研的“融易录”APP,以智能化的AI自助方式,向客户详尽地展示贷款产品的各项关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利率、费用以及还款方式等。同时,这一过程中所有的沟通内容都会被录音录像并妥善保存,以确保客户对贷款风险有充分的了解,从而能够基于充分的信息做出更加理性和明智的决策。

3、加强风险提示。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贷款机构应向客户明确揭示贷款风险,并引导客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贷款产品。

4、加强贷款资质审查。贷款中介机构应严格审核贷款申请人和担保人的资质和信用状况等情况,确保贷款业务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要完善贷款审批流程,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和合规使用。

5、贷款中介机构还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共同打击不法贷款中介。通过与正规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贷款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贷款风险。同时,机构应积极参与行业自律组织,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