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御史流芳
编辑|御史流芳
<<——【·前言·】——>>
在一些贫困地区,尽管上学的路异常难走,还是有不少孩子为了求学不惜徒步走上十几公里。
但在2007年,一位小女孩每天都靠溜索上学,年仅8岁的她把弱小的身躯挂在溜索上,然后靠溜索穿过汹涌澎湃的怒江。
这令人震撼的一幕被记者拍了下来并发布到了网上,许多网友都被这张照片震惊了,纷纷表示不敢置信。
那么如今16年过去了,这个溜索女孩的现状如何呢?
<<——【·溜索女孩现状·】——>>
上面提到的这个女孩叫余燕恰,是云南怒江人,像图片中那样每天靠溜索上学是她生活的常态。
后来那张无意间拍到的照片爆火,多家企业和媒体都被她的事迹触动,纷纷自发募捐,打算在江上建一座爱心桥。
2008年3月,爱心桥建成了,怒江两岸的孩子们也终于知道了桥的样子。
当记者和其他在场人员都鼓励余燕恰第一个上桥时,这个平常能大胆溜过怒江的女孩却不敢上前一步。
好久之后,她才有勇气迈出了第一步,一边走一边不断地望向桥下面的江水。
记者和其他人员察觉到余燕恰的不安,便主动上前带着她走到了对岸,余燕恰也体会到了这座桥带来的好处。
有了这座桥,村子里的人也不必时时提心吊胆,害怕穿过江水时会掉入江水中,而且他们外出也变的格外方便了,不少农作物也能带到外面去卖。
不少爱心人士也对余燕恰伸出了援助之手,在他们的帮助下,余燕恰见识到了外面丰富而又多彩的世界,同时她也在心中暗下决定一定要走出小村庄。
2018年,余燕恰高考时获得了568分的好成绩,成功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但余燕恰也没忘记回报家乡,考虑到家乡医生、教师稀少,余燕恰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医学,最后顺利进入了昆明医科大学。
一晃四年大学时光已过,余燕恰也到了四处求职的阶段,但她并没有参加所谓的招聘会,而是直接选择回怒江。
老师不忍心看一个好苗子就这样被埋没,多次找她谈话希望她能改变心意,余燕恰却毫不动摇,还向老师讲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老师也深受感动。
可随着时间推移,周围的同学都已经陆续工作了,余燕恰还是没收到一个通知。
好在一段时间以后,怒江的一所医院发布了招聘通知,余燕恰立马就报了名。
后来的考试、面试都很顺利,但却始终没有录取通知,就连家人们也开始为余燕恰的前途担忧。
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那家医院才发表了录取名单,余燕恰被正式录取,如今的她已经成了怒江医院的一位医生,她终于能给家乡做贡献了。
<<——【·对家乡的影响·】——>>
余燕恰回到家乡后,不少记者也跟随她的脚步来到了她的家乡马吉乡,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后这些记者却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排排的二层小楼,村里还修了公路,村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究其原因还要得益于国家的扶持。
2017年,当地政府就发展起了一个新产业,即种植草果,这种作物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十分适合马吉乡的地理环境,因此马吉乡的状况也好了起来。
2022年,在接受采访时,余燕恰表示毕业后自己本可以继续升学,留在城市里还有更多的机会,但考虑到家乡的状况,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家乡,想为家乡的发展出一份力。
至今为止,余燕恰已经在家乡工作一年了,空余时间她还会努力学习知识充实自己,而且但凡有什么公益活动她都会报名参加。
就连医院里的主任都对她连连夸赞,称她非常勤奋好学,是个做事十分认真的小姑娘。
现在,怒江已经建成了41座桥梁,当年的那座爱心桥还留在那里,因为它见证了怒江两岸人民的发展情况,以及无数学子的求学道路,是时代发展的印记。
再加上国家的大力帮助,近几年怒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无论是医疗还是教育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这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学子返回家乡,更多的落后地区会迎头赶上,我们国家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结语·】——>>
因为一张照片,余燕恰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改变了她家乡的现状,而她也懂得知恩图报,会用自己取得的成绩回报家乡。
或许正如她本人所言,她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才能出现在照片中,遇到很多爱心人士。
希望以后的她能继续坚守岗位,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