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身穿“虎皮裙”,身型细长,四肢短小,能爬树善挖洞,嗅觉灵敏,个性凶悍,是非洲平头哥的小表弟,爱吃老鼠和蜥蜴,一夜能干掉十几窝老鼠吃起蜥蜴来就像吃油条,它就是虎鼬,又被人称为花地狗、马艾虎、臭狗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在新疆双河市一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两只特别的小动物,它们背上是黄白色的毛发,夹杂着很多褐色、粉棕色的斑纹,有点像老虎的斑纹,怀疑是保护动物虎鼬,于是报警求助。

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两只小动物长约30厘米,从形态判断,应该是刚出生不久的幼崽。这两只小动物长得特别可爱,但看上去精神状态都不是很好,趴在棉花地里,感觉像刚出生后不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民警便立即将其带至派出所,回到派出所后,民警一边和当地动物保护部门联系,一边给动物幼崽投喂了牛奶和牛肉。

经当地野生动物保护人员辨认,它们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虎鼬,皮毛颜色和老虎接近,分布在我国西北荒漠、半荒漠地区,2008 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目前,这两只虎鼬已移交新疆当地野生动物救护站,等符合放生条件后放归大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虎鼬远看近看都是一个萌物,身上有很多斑纹,身后还有一条皮尾,浑身棕黄相间的皮毛,毛茸茸的长尾还顶着黑白相间的虎皮。不过可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它可是平头哥蜜獾的表弟,平头哥应该都听过它的名号,不服就干说的就是它,在非洲大草原上,连狮子都要礼让三分,而它的表弟虎鼬实力自然不容小觑,它在战斗或生气时会炸毛,而后身形会变大,凶狠异常。

只要是比虎鼬体型小的,虎鼬都会主动上前攻击,若遇到体型比自己大的,也丝毫不畏惧,当它感觉到受到危险时,就会拱起脊背,竖起尾巴,浑身的毛发如同炸开,瞬间放大自己的身形来吓唬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倘若对方仍不愿离去,虎鼬便会亮出它的杀手锏。它释放出一股令人难以忍受的恶臭,这股气味犹如一股无形的风暴,瞬间就能将对手熏得溃不成军。

一旦近距离被虎鼬的臭气所笼罩,轻则这股气味足以让对手熏的神魂颠倒,无法再向前迈进半步;重则甚至能够令对手感到窒息

在这股“生化武器”的威力之下,就连凶悍的狼也只能败下阵来,无奈地后退,眼睁睁地看着虎鼬得意洋洋地逃离现场。虎鼬的这股臭气,无疑是它最有效的护身符,让它在自然界中得以安然无恙地生存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虎鼬是动物界的挖掘高手,以其精湛的技艺在沙蒿根下筑造了一座座迷宫般的洞穴。这些洞穴错综复杂,如同地下城堡一般,既有四通八达的通道,又设有隐秘的分支拐道,甚至还有精心设计的“粮仓”,用以贮藏捕获的猎物。一旦猎得美味,若一时无法享用完毕,虎鼬便会将其珍藏于此,以备不时之需。

在食性上,虎鼬相对单一,主要以荒漠中的跳鼠、黄鼠、沙鼠等鼠类为食,偶尔也会对蜥蜴产生浓厚兴趣。其灭鼠能力之强,在动物界中堪称翘楚,虎鼬循着鼠迹,悄无声息地钻入地下洞穴。它挥动利爪挖出土块,来到老鼠身边,再张开嘴,用锐利的牙齿一口咬死一只沙鼠。即便是那些藏匿在缝隙中的小鼠,也难以逃脱虎鼬的魔爪,直到整窝沙鼠都被它端掉,无一幸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监测数据显示,一只成年的虎鼬,一个晚上便能端掉十几窝沙鼠。被称为“捕鼠霸王”,它的存在不仅有效遏制了鼠类的无限繁殖,还防止了鼠患的发生。更为有趣的是,虎鼬在端掉沙鼠窝后,还会霸占它们的洞穴,将其变为自己的新家。这种既捕猎又筑巢的行为,无疑为虎鼬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在虎鼬的食谱中,蜥蜴无疑是另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荒漠中的蜥蜴,仿佛身怀绝技的魔术师,凭借出色的伪装技能,巧妙地融入沙海之中,让人难以分辨真伪。然而,对于虎鼬而言,这些纷繁复杂的伪装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因为它拥有敏锐的嗅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神奇之鼻的引领下,虎鼬轻而易举地锁定了蜥蜴的藏身之处。它悄然靠近,仿佛一位冷静的猎手,步步为营。得益于脚底那柔软的趾垫和掌垫,虎鼬的移动几乎无声无息,如同幽灵般在沙漠中穿梭。

当虎鼬终于靠近了它的猎物,它瞬间发起雷霆万钧的攻击。一口咬住蜥蜴的头部,强大的力量瞬间将猎物制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捕获到蜥蜴后,虎鼬便如同一位优雅的绅士,两脚直立起来,前肢轻轻地抓着猎物。它一口一口地慢慢吞食着蜥蜴,仿佛在品味着世间难得的美味。难怪有人形容,虎鼬吃蜥蜴的样子,简直就像是吃油条那般轻松。

总之:

虎鼬性机警,凶猛,嗅觉灵敏,视觉较差,能攀树,身材呈流线型,擅长挖洞钻洞,奔跑速度快,蜥蜴或者老鼠,一旦被它们盯上,基本难逃魔掌,那恶臭的生化武器就连狼都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