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难想象今天的中国海军如果没有航空母舰的话,在面对周边紧张的地区局势的时候会有多么的吃紧,这也是航空母舰对于一个大国来说的重要意义。相比于核潜艇那样的攻击重器,在世界整体局势没有大规模冲突的前提之下,在海面上航行的庞大的航空母舰战斗编队就是最好的国家象征,拥有无与伦比的震慑力。这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平来说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每日推送最新局势、军情,我是青辉,感谢你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4号,根据日本方面的消息,我们得知在西太平洋地区活动了20天的山东号航空母舰战斗编队已经通过巴士海峡返回了我们的南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出海训练的这20天里,山东号航空母舰先后参加了4月8号~10号连续三天的联合演习,随后又继续向东航行,进入西太平洋地区,在4月15号和4月16号两天的时间里接近美国的关岛军事基地,最近的时候大约只有600km左右。要知道,对于攻击距离在500~1000km的航空母舰战斗编队来说,600km已经是一个可以攻击的半径了,这是继去年的12月份辽宁号航空母舰接近关岛之后,中国海军战斗编队第二次来到相关海域,可以说对于美国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外部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日本方面的消息,我们可以得知4月7号和4月23号在这17天里,我们的山东号航空母舰起降舰载机的次数达到了610次,也就是平均每天36次左右。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曾经做过对比,福特号航空母舰在去年部署的时间有52天,起降舰载机的总次数是1250次,平均每天大约是24架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福特号航空母舰并不是集中所有的效率进行弹射工作,但是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作为滑跃起飞的常规动力航空母舰来说,山东舰已经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可以说已经达到了“人舰合一”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中国航母17天起降舰载机610架次这件事情也引起了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关注。而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笔者注意到,印度的《印度前沿》网站,就根据山东舰这次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活动撰写了一篇报道。在印度人的文章中,我们能够看到也确实提到了山东号航空母舰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训练的时候17天里起降的相关数据,应该说这一点还是比较客观的。但是印度媒体重点关注的并不是起降的次数,而是山东号这次远洋活动所暴露出来的所谓的弱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媒体根据日本防卫省公布的其中一张照片进行了所谓的深度解读,这张照片是当时的山东号与补给舰进行接收物资的照片(见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我们的航空母舰的速度大约是20节左右,印度媒体认为,当山东舰以这种常规速度航行的时候,每天消耗的燃料大约是1100多公吨,山东舰的燃料携带量应该比辽宁舰要高一点,但即便是这样,如果要在海洋上进行长期的航行作业,以中国航空母舰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印度媒体认为只能够持续11天左右。而这恰恰是中国航空母舰战斗编队最大的软肋,因为这种补给行为将会使山东舰航空母舰战斗编队的901型综合补给舰成为被打击或者是侦查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该说,对于印度媒体的相关报道提到关于中国航空母舰所谓的软肋这件事情,个人感觉并不意外。毕竟作为印度这个国家来说,长期一直把中国作为潜在的竞争对手,总是想在很多的领域与中国比试一下。在航空母舰建造和应用领域,印度的起步和发展包括经验比中国要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奈何印度自身综合实力包括工业技术水平实在是基础比较差,所以才被中国在这个领域之内弯道超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中国服役的航空母舰两艘,马上就要进行各项实验的航空母舰有一艘,而且排水量全部都是6万吨以上,再配合包括055大型导弹驱逐舰在内的强大的护航舰队,中国航母早就已经超过了印度航母。作为印度人来说,面对这种情况说不眼红是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至于印度媒体提到的所谓中国航空母舰战斗编队所谓的软肋,笔者认为,作为常规动力的航空母舰,中国山东舰和辽宁舰本身就不会进行环球航行,主要的活动地带应该就是集中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一带的海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补给方面,在中国周边海域的时候比较方便,当深入大洋腹地的时候主要由补给舰负责。虽然这是一个现实,但是如果印度人认为补给舰是中国航空母舰的薄弱环节就有很大的问题了。因为发展到今天,中国的海空实力在一二岛链范围之内已经有了很强大的存在感和控制力度,足可以保证补给舰航线的安全。而说到补给舰,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海军并没有这种装备,也就是说印度的航空母舰就算是想有这种“软肋”也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加关键的是,权威媒体已经明确表示,中国未来的航空母舰在数量上仍然会增加。航空母舰核动力的应用对于中国来说是早早晚晚的事情,不知道,到了那个时候,作为印度来说,又会说什么酸溜溜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