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说曾国藩的湘军打赢了湘潭一战,立刻改变了曾国藩在朝廷的地位,使他不再是一个被嘲笑排挤的对象。

但是,曾国藩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趁着湘军士气高涨,经过简单的休整,再次集结又向湖北开进。

一路上又打了很多的胜仗:先收复岳州,再收复城陵矶,继而收复武汉。

其中收复武汉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胜利,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武汉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长江中游,一直都是各方势力必争之地。

收复了武汉,就彻底扭转了与太平军的战局,湘军就可以顺长江而下,一直抵达金陵。

咸丰皇帝得知武汉收复的消息,一开始还不相信,直到曾国藩的正式捷报传到,咸丰皇帝才相信武汉真的收复了,高兴的不知怎么才好。

这个时候,他才觉得以前一直看错了曾国藩,没想到曾国藩还是有真本事的。

按照当时的惯例,曾国藩既然收复了湖北,理应任命为湖北巡抚。

咸丰皇帝一开始也是这样做的,也给了曾国藩湖北巡抚的位置,可是后来却反悔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实话,曾国藩还是非常需要这个巡抚的位置的。

因为曾国藩虽然是湘军的总司令,但是一直是在籍侍郎,有名无份,没有地方实权,也就没有粮饷的来源,日子就不可能好过。

因为在当时的清廷,地方各省的实权都掌握在总督、巡抚手中,也就是督抚,他们是地方各省的绝对一把手。

整个省的文官、武将都掌握在督抚手中,整个省的财政大权也都归督抚所有。有了督抚的职位,就有了一省的绝对控制力。

可以说,如果曾国藩真的能当上湖北巡抚,有了整个湖北省的粮饷支持,一定会大大加快湘军平定太平军的进度。

尤其是在清廷与太平天国刚抗衡的关键时期,对于清廷,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可偏偏咸丰皇帝就看不到这一点。他担心的却是曾国藩的湘军有可能威胁到他的皇帝宝座。

他不但不给曾国藩巡抚的位置,反而把巡抚的位置给了曾国藩的对头,还把其他几个没有任何功劳的官员一通重赏。

咸丰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咸丰皇帝

也就是说,真正在卖命的并且立了大功的曾国藩什么都没得到,而其他什么都没干的远远观望的却都得到了重赏。

曾国藩得到的只有打压和猜忌。

不得不说,咸丰皇帝的愚蠢完全超出了曾国藩的认知。

曾国藩得知消息后,也是脊背发凉,他没想到咸丰皇帝居然忌恨他到这种程度。

根据史料记载,咸丰皇帝当时得到收复武汉的捷报时,本来已经发出了任命曾国藩为湖北巡抚的上谕。

可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汉族军机大臣给曾国藩栽了一个刺。

他对咸丰皇帝说,曾国藩只是一个没有任何职权的在籍侍郎,可居然能有这么多人跟着他打仗卖命,而且还这么厉害,这对朝廷来说恐怕不是什么好事吧?

就是这句话,让曾国藩的巡抚得而复失,这个汉族军机大臣一说是祁寯藻,一说是彭蕴章,到底是谁,已不可考,我们也不去管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能说这些军机大臣们,正事一点不干,栽起刺来倒是一把好手。现在整个清廷都快被太平军打瘫了,他们还不忘诋毁曾国藩。

这些栽刺的言论,如果是一个有正常思路的皇帝听来,想必也就不予理会。

可偏偏咸丰皇帝是整个清代仅有的一个糊涂皇帝,他居然就听进去了,不但听进去了,还默然良久。

这里顺便说一下,整个清代的皇帝,素质都是很高的,几乎没有昏庸之辈,都比较有政治智慧的,在大的方面,也都很有决断力。

咸丰皇帝应该说是有清一代最糊涂的皇帝,没有之一(同治帝和光绪帝由于没有实际亲政,不能算数),可偏偏让曾国藩赶上了。

当然了,如果不是咸丰皇帝太糊涂,一天到晚瞎指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太平军也不会壮大到这种地步。

或许是咸丰真的怕曾国藩的湘军太壮大,威胁到他的皇位,他居然出尔反尔,把刚给曾国藩的巡抚就转手给了别人,还不忘打压曾国藩一番。

咸丰的这一个举动,让湘军平定太平天国的时间至少推迟了五年。也使咸丰皇帝在有生之年没能看到天平天国的覆灭,抑郁而终,真是可悲又可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