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海峰的通信生活

在5月23日—27日举行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我们看到算力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数字化转型让算力需求高速增长。据IDC发布报告预测,到2026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271.4EFLOPS,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达52.3%。

想要实现算力的高速增长,需要先打造高性能、绿色的算力基础设施和服务。对此,产业有哪些最新举措?

我们有必要看看领先者是怎么做的,比如亮相本次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超聚变。据IDC数据,超聚变连续稳居市场前三,在2023年标准液冷服务器市场,更是取得市场第一,在运营商算力相关集采招标中,也是屡次中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在逛展时,特地去了超聚变展台。

超聚变全方位展示了液冷、AI计算、通用计算、超融合、操作系统等多个领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和解决方案都体现了超聚变推动从“纸面算力”到“可用算力”的产业创新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闪亮登场:发布新产品,展示创新能力

在算力时代,各界都在努力打造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最近,有专家指出,中美之间的算力差距超过10倍。该说法在笔者看来有些夸张。但也一定程度说明我们只有通过持续地投入算力领域,提供大量不同类型绿色算力,才能进一步缩小差距。

那么,谁将肩负起这一重任呢?我想答案是需要所有算力相关企业共同努力,不但要重视资源,还要开放合作。

超聚变就是具备这些能力的计算企业之一。作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者,超聚变一直专注于算力基础设施的研发与创新,以及算力服务的拓展与优化。

在大会期间,超聚变发布了FusionServer 5298 V7机架服务器。超聚变服务器产品总经理朱勇与英特尔公司中国区服务器OEM销售总监Kelvin Liu共同出席了发布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聚变为何推出这款产品呢?众所周知,温冷数据的访问频次并不像热数据那样高。因此,在储存温冷数据时,厂商需要权衡成本和性能,优化存储资源配置,降低存储成本。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FusionServer 5298 V7服务器是基于第四/五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新一代4U2路机架服务器,适用于分布式存储、大数据和备份归档等温冷存储场景,能够满足互联网、运营商、金融、政企等行业的需求。

此外,超聚变还展示了FusionServer 5288H V7机架服务器,这是一款专为大规模数据处理和计算任务设计的4U机架式服务器,支持1或2个第四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单处理器最大功耗350W。其强大的性能、灵活的扩展能力和全面的管理安全特性,可帮助企业构建算力解耦内存池。

面向AI时代,超聚变还展示了FusionPoD for AI整机柜液冷服务器,通过液冷技术实现高性能、高可靠、高效节能的AI计算平台,以满足不同行业对AI算力的需求,特别适用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视频分析等各种需要高性能AI计算能力的场景。

见微知著:聚焦算力产品,筑牢数字中国基石

算力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构筑起数字中国的大厦。智能家居系统通过集成各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为用户打造了安全、便利、舒适的居住环境;智慧医疗助力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实现精准诊断,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智慧金融则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随着各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加速,算力需求持续增长。如何夯实数字中国建设的算力基石呢?正如我们所见,超聚变通过算力产品创新,让数字中国的基石更加稳固。

例如,FusionServer V7智能服务器凭借CPU调优、自研电源、节能算法、散热和高速互联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综合性能领先业界10%,并在同等配置下实现节能8%的行业领先水平;FusionPoD整机柜液冷服务器则采用先进的集中供电、总线盲插和原生液冷技术,在超高密度、智能运维和绿色节能方面实现全面领先;而服务器操作系统FusionOS,是基于openEuler打造的支持多样性算力的国产化操作系统,其迁移效率相比其他操作系统提升了10倍。

凭借全面的算力基础设施,超聚变在运营商市场备受青睐。在中国电信2024年65000套服务器操作系统集中采购项目中,超聚变以第一中标候选人身份成功中标,中标份额高达50%;同时,在中国电信AI算力服务器(2023—2024年)集中采购项目中,超聚变也成功入围。

可以看出,超聚变将以创新为驱动,在算力领域打造领先的硬件产品,获得运营商等客户的青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本溯源:超聚变为何能成数字中国中流砥柱?

算力时代,唯有创新者才能肩负起缩小算力差距的重任。

在笔者看来,超聚变这家企业重视软硬件创新,融合南北东西,通过自身的技术创新和架构的突破,为中国数字经济、中国绿色算力提供良好的支撑,提供服务。

可以说,超聚变是建设数字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何?

在笔者看来,这既离不开超聚变在算力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也离不开其在研发上的积累。我们或许能从以下几方面有所感触。

首先,有着赋能千行百业的发展愿景。超聚变坚持算力创新和协同发展,推动自身业务与产业生态实现快速增长,将聚焦“2²”——以AI、安全两大技术加持算力、安软两大领域发展,并基于深厚的根技术实力,让多样性AI算力跑起来、用得好,为数字中国高质量建设提供强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智算新质生产力,让算力更好地服务您!

其次,有着强大研发实力与技术积累。超聚变在服务器及算力服务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技术积累,持有3000多项专利,在全球部署9个研发中心。这种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技术积累使得超聚变在服务器技术和算力服务方面保持领先地位。据IDC数据,超聚变连续两年稳居中国标准液冷服务器市场份额第一名。

再次,聚焦产品创新与解决方案。超聚变聚焦于产品创新与解决方案的打造,致力于提供绿色、智能的算力产品与解决方案,为数字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科技力量。超聚变的产品中既有FusionServer AI服务器带来的异构计算能力、灵活的异构拓扑配置与全模块化设计,又有针对AI算力需求的BEST技术框架,实现了算效和能效的全面提升。

最后,携手高校等伙伴联合创新。超聚变与北京大学等高校和机构进行联合创新,为高校科研提供高性能计算平台,并推动了全球高校计算平台的网络技术交流和发展。

目前,超聚变伙伴数量突破13000个,23年新增伙伴超5000个。自成立之初的2000多个合作伙伴起,两年内实现了超过6倍的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观察:释放数字要素潜力,超聚变有办法

在本次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超聚变精彩亮相,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点。

第一,有创新。超聚变再次展现了中国算力领域的强大创新力量。这些创新的能力和产品方案,提供绿色的高质量算力,可以释放中国数据要素潜能。

第二,有积累。目前,超聚变已服务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包括1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覆盖运营商、金融、互联网、政企等行业。

第三,有未来。面对数智时代对算力的新需求,超聚变有自己清晰的规划:一方面继续聚焦算力产品研发创新,另一方面积极构建算力与行业场景互通的桥梁,以更好地服务行业数智化转型。

我们有理由相信,超聚变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推动算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