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聊我最近“常听、常放毒”的耳机组合——索尼MDR- MV1和ddHiFi“蓝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MV1是监听耳机,是索尼为“空间音频创作者”打造的“专业开放式监听耳机”,索尼对其开发目标是:和前辈“7506”“CD900ST”一样,成为业内标杆,长红“三十余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索尼好久没更新HiFi耳机了,包括小耳塞,特别是“甜品”价格区间的产品,这次MV1完全有能力填补这个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MV1是一副“开挂”耳机,兼具HiFi听感与监听素质。其拥有“开挂”的空间定位和细节还原能力,能精准复现音乐录制现场的空间感和声音细节,能比肩一些旗舰头戴大耳机。特别是在试听含有空间音频的音源(索尼 360RA)或者工程文件(杜比音效)时,临场感极强,甚至能模拟出一个完整的球型空间。PS:在一些游戏中,MV1也能有极好的沉浸感,例如暗黑4中,背后突然跳出的屠夫,“啊,新鲜的肉!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MV1是“无修饰的参考级调音”,所以适合一些录音制作都比较好的专辑,包括大部分古典乐和无需“二次渲染”的流行曲目。个人就喜欢用MV1听“实力唱将”、“电影原声”和“电子舞曲”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在MV1上,索尼又小小的展示了一把“黑科技”,新振膜材料的40mm动圈单元,频响上限达到了80kHz;而架构上的优化,调节气流导音孔等设计,让其低频做到了5Hz起步,虽然这是人耳不可识别的范围,但带动空气造成的压力变化还是会传递到耳膜上,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MV1标配的是6.35mm插头,需要反向转接成3.5mm插头,线材长度达到2.5米,这都说明了它是面向专业用户和录音室的产品,不太适合随身HiFi玩家,不过好在因为易维修原则,MV1是可换线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ddHiFi推出MV1升级线的原因很有意思,因为丁工(老板)自己用MV1,声音很喜欢,但线材太长,不适合搭配播放器,但又不想改变声音风格,所以做了一条“忠于索尼原味”的升级线,正式编号:BC150B-MV,爱称“蓝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蓝线”和其他ddHiFi线材一样,最打动我的是线材柔韧度,线材粗细合理,外皮材质厚实,整体不软不硬,卷曲方便,易于收纳,还很韧挺,不容易打结,拍照时很好摆造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蓝线”是全屏蔽设计,多种纯银线芯混编而成,用料豪华,做工精细,但并非简单的堆料,这套线芯的组合是经过合理设计才搭配而成的,让其能保证声底风格与MV1原线基本一致。型号:BC150B-MV导体材质:22.8AWG(正极)/ 24.3AWG(负极)/ 21.5AWG(屏蔽)线材结构:0.08mm4N纯银+0.05mm4N纯银+0.05mm单晶铜镀银+0.05mm古河铜银合金(正极)0.05mm5N单晶铜(负极)0.06mm无氧铜镀银(屏蔽)插头:4.4平衡插头插针:3.5平衡长度(不含插头):145cm、195cm、295cm可选重量:约58g(14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与一般3.5mm单端改4.4mm平衡不同,“蓝线”并没有强行拉开左右声道的分离度,造成空间大但是声音虚的问题,密度感维持的很好;人声依旧很靠前,贴耳,细节丰富,毫无修饰,镜像呈现,依旧保持专业监听耳机的设计理念;能量分布也没有明显改变,音色走向基本与原线MV1一致。“蓝线”也有明显的升级点:首先,极低频的量感增多,瞬态很好,舞曲之类曲目的质感更劲;极高频的延展性也更好,通透度也有提升,中高频乐器的光泽感更好;声场也更开阔,但人声位置不变,只是伴奏乐器的位置被拉开了一些,完美的正向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总结:最近这套组合的“出勤率”极高。无论是作为参考耳机来测试播放器、小尾巴等前端,还是作为“空调伴侣”日常聆听,MV1和“蓝线”都是一套非常有性价比的组合,兼具了监听耳机的参考性与HiFi耳机的耐听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