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采取“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群众大力培育林下种植,开辟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广饶街道赤松茸林下种植基地内,一朵朵、一簇簇赤松茸从松针覆盖下的泥土里冒出头来,浑圆饱满,长势喜人。采摘的村民们手提篮筐穿梭其中,有条不紊地采摘、分拣、装车。

“一共种了80亩赤松茸,亩产在5000斤左右,去年给集体创收10万元,情况好的时候创收能达到20万元左右。”广饶街道何张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恩全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赤松茸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种植原料,既能让秸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也可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非常适合在农村地区种植。

““因为村里没有什么资源,除了这片树林,它是属于孙武湖林场管理,我们经过多方考察,并和林场对接以后,决定搞林下经济。这样一来,就省去了部分承包费,同时,我们负责林场的部分管护工作,也为林场省去了一部分人工费用,互惠互利。”张恩全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基地生产的赤松茸朵大、色泽鲜艳、肉质鲜嫩、清香可口,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他们对食用菌比较认可,正常情况下,每天往上海可以发七八千斤,数量少的时候就发往青岛、济南等地,有客户,销路不愁。“张恩全说道。

种植赤松茸不仅增加了产出效益,也增加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收入。采摘旺季时,六十余名工人“活跃”在种植基地和冷库,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在这里干活离家近,也耽误不了接孩子,一天工作十个来小时赚一百来块钱,补贴家用。”工人孙女士说道。

“下一步,我们打算进行菌菇深加工,把产品的利润值、附加值提升上来,继续加大规模,带动村里老百姓增收”张恩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