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本市场金融条件收紧、消费市场需求整体疲软、互联网红利逐步消退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才从疫情阴霾下有所回温的中国动漫产业面临重重困境。但与此同时,AI技术与产业革新来势汹汹,IP联名与线下文旅热度高涨,海外市场初有所成前景可期,中国动漫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动荡与变革,机遇和新生,走过百年的中国动漫从来都是在曲折中前行、在磨难中成长。

立足当下,雷报最新出品《2024中国动漫产业全景报告》,从产业发展概览、渠道发展动态、内容发展动态、产业资本动态和企业竞争格局五大板块对当前中国动漫产业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在多维数据解读的基础上深度透视当前中国动漫产业全图景现状。

以下为报告内容节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渠道发展动态—线上线下七大动漫渠道透视

渠道发展动态部分,报告对包括线上线下在内的电视台、综合类视频平台、短视频平台、在线漫画平台、电影院线、主题公园、动漫节展七大动漫传播消费渠道的当前发展动态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总结。

以综合类视频平台为例,报告显示,国内市场当下前六位的综合类视频平台爱奇艺、腾讯视频、哔哩哔哩、芒果TV、优酷及咪咕视频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为4.34亿、4.16亿、3.41亿、2.43亿、2.07亿及0.20亿,总计用户渗透率达92.9%。

其中付费会员方面,腾讯与爱奇艺虽然是唯二会员规模破亿的平台,但自2019年达到亿级规模以来,两家平台的会员规模几经沉浮始终未能实现更大的突破。哔哩哔哩自2021年会员规模突破2000万后便陷入停滞,仅芒果TV凭借一众热门综艺而快速实现了会员规模的攀升,从2019年末的0.18亿大增至2023年末的0.67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品上,综合类视频平台早已成为动画剧集播出的主阵地。五大平台中除芒果TV在动画领域动作相对较少外,其余各家在动漫领域中都有不小的投入。根据雷报的统计,2023年哔哩哔哩、腾讯、爱奇艺及优酷分别参与出品了52、32、24及21部动画新作(青年向),前三者全年的内容成本分别高达24亿、627亿及162亿元(包含其他类型内容的总成本)。

在作品热度方面,本报告综合雷报2020-2023四年的年榜数据,并根据百度搜索指数峰值、抖音话题最高播放量、微博话题最高阅读量及豆瓣系列单部最高累计评分人数四项外部平台数据,计算出国产青年向动画作品巅峰热度TOP100,其中腾讯参与出品最多,高达44部,哔哩哔哩其次,达28部,爱奇艺与优酷各出品10部及7部。该领域市场基本由四大平台所垄断,且尤其以腾讯和哔哩哔哩为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容发展动态—六类动漫内容热度榜单及类型偏好趋势

内容发展动态部分,报告对动画电影、青年向网络动画剧集、少儿向网络动画剧集、电视动画、短视频动画、网络漫画共6类动漫内容形式的热门作品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分别制成中国影史国产动画电影票房TOP30、国产青年向动画剧集IP巅峰热度TOP30、国产少儿向动画剧集IP网播热度TOP30、短视频动画账号双平台粉丝量TOP30等榜单。同时,报告还从作品题材、标签等维度分析了当前中国动漫产业的内容类型趋势和用户喜爱偏好。

例如,根据雷报长期跟进的抖音、快手双平台部分粉丝总量位列前百的107个短视频动画账号,报告罗列出其中双平台粉丝量TOP30的短视频动画账号榜单。其中,“开心锤锤”以8643.4万的粉丝量断层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随着短视频平台进入存量时代,流量扶持不再、竞争压力加剧的行业发展环境下,上榜的头部IP也难以幸免,纷纷陷入流量停滞期。TOP30账号中,有16个IP账号粉丝总量下滑占到了接近6成。其中,排在第二位的“一禅小和尚”更是单年减少了270.9万粉丝,来自其同一家公司不知动漫的另一账号“阿巳与小铃铛”也减少了116万粉丝,成为TOP30榜单中粉丝数量减少最多两个账号。

由于短视频本身无法盈利,越来越多头部账号面临是减少更新任粉丝流失还是持续更新却消耗巨大成本的两难,寻找新的曝光渠道和变现路径成为短视频动画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业资本动态—8年产业投融资动态,20家上市公司业绩复盘

产业资本动态部分,报告一方面分析了近8年的动漫产业投融资态势,并重点分析了腾讯、B站、光线等公司的动漫领域投资趋势;另一方面,报告还对上市或准备上市的20家动漫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具体公司从不同业务及公司战略层面具体分析了相关公司的发展情况。

总的来看,2023年,有18家动漫公司营收破千万元,8家动漫公司营收破亿元,收入破亿的动漫公司较去年新增3家。20家公司总营收约112.25亿元,较2022年总营收(60.16亿)增长了86.59%;总利润9.06亿,较2022年总利润(552.82万)增长了16288.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11家动漫公司赚钱,盈利最多的五家公司是华强方特(8.01亿)、奥飞娱乐(9364万)、原力动画(5375万为2023年1-9月的利润)、妙音数科(3813万)和迪生数字(2692万)。

7家动漫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亏损最多的三家公司是约克动漫(-5505万)、精英动漫(-3989万)、每日视界(-2309万)。

具体来看,奥飞、小白龙、崇德动漫等公司以“动漫+衍生品战略实现亮眼营收。其中,奥飞娱乐2023年在动漫行业输出稳定,优质IP 内容带来的长尾效应和溢出效应,一定程度上对玩具产品形成有效拉动,2023年度玩具销售收入同比上涨17.86%。崇德动漫将传统文化内涵与儿童性格养成教育紧密结合,并以此为核心打造原创动漫和系列衍生产品,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188.54%。小白龙在不断更新玩具产品,争创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通过多年积累的品牌声誉而深受国外客户认可,助推该年度净利润增256.65%至591.07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企业竞争格局—六大赛道上百家公司竞争态势分析

企业竞争格局部分,报告同样从动画电影、青年向网络动画剧集、少儿向网络动画剧集、电视动画、短视频动画、网络漫画这6类动漫内容形式出发,并以实打实的热度数据为基础,整理出当前国内不同内容类型动漫赛道的头部公司,如动画电影累计票房TOP15公司、中国青年向动画TOP30制作公司、中国少儿向动画TOP20制作公司、短视频动画热度TOP30公司等,并以矩形树图的形式呈现出不同赛道的企业竞争格局。

以中国少儿向动画公司为例,少儿向动画剧集同样面临着如青年向作品一样作品热度难以衡量比较的问题,因此报告以雷报2020-2023年的年度盘点作品为范围,以作品进入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及芒果TV四大平台年榜的排名和次数进行赋值,综合计算得出中国少儿向动画制作公司热度TOP20榜单,以少儿动画的作品的网络播放数据呈现当前国内少儿动画市场的整体行业格局。

报告显示,少儿动画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明显更高,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值占前20整体热度分值的61.7%。排在前三位的即打造国产少儿动画IP三巨头“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猪猪侠”的奥飞娱乐、华强方特和咏声动漫。其中,凭借多IP高产出优势的奥飞娱乐以3617分的绝对优势排在第一。此外,打造多部热门儿歌动画的宝宝巴士和自制《无敌鹿战队》、《嘟当曼》的爱奇艺也惊喜进入前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视频动画公司方面,报告以雷报持续关注的107个头部短视频账号为范围,根据抖音、快手两大平台的粉丝量及点赞量数据赋值,综合计算得出中国短视频动画公司TOP30榜单。

报告认为,就像碎片化的短视频内容一样,短视频动画的市场格局同样碎片。排名前五的公司分值仅占TOP30总热度分值的35.2%,市场集中度极低,多数短视频动画公司的体量和实力差别并不显著,热度分值与市场反馈之间也并无强相关性。排在靠后位次的也多有大热IP,例如排12的第七印象打造了联名遍地的“奶龙”、排13的凝羽动画推出的“茶啊二中”同名动画电影票房3.52亿元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中国动漫产业全景报告》完整版请添加雷小豹vx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