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上不断出现各种非法金融活动和新型洗钱犯罪手段,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避免误入洗钱骗局,本文带大家了解一下新型洗钱圈套,以提高对非法金融活动识别能力和洗钱风险防范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

涉虚拟货币的各类犯罪在近几年呈现出高发态势,日趋猖獗,主要原因就是虚拟货币具有极强的隐蔽性。一直以来,这也是警方依法严厉打击和综合治理的重点。

作案手段:

犯罪分子通过诈骗、盗窃、敲诈勒索等手段获取虚拟货币后,直接通过多种复杂交易方式层层洗白,甚至转移出境以逃避追查。如果上游犯罪所得是人民币,犯罪分子在相关交易平台或通过场外交易(微信、QQ等方式)购买虚拟货币进行交易,甚至转移出境兑换外币以实现将赃款洗白的目的,从而既达到掩饰、隐瞒非法资金来源和性质的目的,又实现了资金的跨境转移。

例如境外的地下钱庄和洗钱团伙常以买卖外汇在部分国家合法作为幌子,来淡化法律责任,诱导我国公民在国内开立银行账户和虚拟币账户,帮助其实现地下钱庄的资金转移交易。这种行为在我国是违法犯罪行为,涉嫌刑法的非法经营罪或者洗钱犯罪,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在我国,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以虚拟货币为跨境交易媒介,实现外汇与人民币的非法兑换行为,均属于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私自买卖外汇、变相买卖外汇、倒买倒卖外汇,或者非法介绍买卖外汇数额较大的,由外汇管理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广大人民群众在办理外汇业务时,一定要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远离地下钱庄等非法渠道,以免遭受资金财产损失,也避免因违反外汇管理相关法规而受到处罚。

网络游戏领域存在的新型洗钱风险

近年来,我国严厉打击金融市场的洗钱行为,非法所得资金便从严格的金融市场领域转向其他非金融领域进行洗白,犯罪分子不断发展各种渠道方式进行洗钱犯罪,利用网络游戏洗钱成为网络诈骗、洗钱的新路径。

作案手段:

犯罪分子利用充值游戏币、代练、买卖游戏道具等方式,先将诈骗、盗窃、赌博等上游洗钱犯罪活动中获取的非法资金用于购买游戏币或游戏道具,再通过游戏平台或第三方交易平台,将这些游戏币、游戏道具低价转卖出去,便使非法所得资金“洗白”。

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加强认知和判断,铭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保护好自有资金,所谓优惠省钱等方法很有可能误入洗钱陷阱,一旦误入洗钱陷阱,损失就很难追回。同时,网络游戏玩家在消费时要擦亮眼睛,不要盲目相信他人,不要找人代充更不要参与游戏币、游戏装备买卖,提高警惕,切勿成为违法犯罪人员的“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