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巧手飞舞剪出万千美景, 楚香技艺改善失眠症状, 汉楚插花增添生活趣味......

非遗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舌尖上的美味,是衣服上的精美图案,是保养身体的良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市民走进洪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

在武汉的洪山区,拥有非遗代表性项目37项和一大批优秀的非遗传承人。5月27日,2024年洪山区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工作研讨会在创意天地芷美空间举行。

传承人们相聚一堂纷纷直抒胸臆:“非遗要进高校、进社区、进园区”“非遗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传承非遗文化,要培育新质生产力”。

非遗技艺火到海外

▵图为《武汉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沈松柏跟马云交流剪纸艺术。洪文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武汉剪纸》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沈松柏跟马云交流剪纸艺术。洪文旅供图

活动现场不乏一些熟悉的面孔。武汉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有“漏洞百出”花样怪,“剪纸沈”之称的沈松柏,以工匠精神将百花百鸟、人物传说、风土人情刻画于方寸之间。他的作品曾获中国工艺美术界最高级别大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他不仅走进学校传承剪纸技艺、在武汉开设展览,还曾赴海外参加文化交流。

2013年受邀到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作品展,现场表演“蒙眼剪纸”让联合国官员和海外媒体惊讶不已!他说:“从艺50年来,尝尽酸甜苦辣,希望未来能大力推进非遗与校区、社区、园区的深度融合,为非遗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

▵中印领导人东湖会晤现场花艺有讲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印领导人东湖会晤现场花艺有讲究。

而汉楚传统插花艺术的代表性传承人苏艳玲,从18岁起与“花事”结缘。她曾代表湖北参加了不少全国花卉博览会、园艺博览会等各种花艺赛事,其独具汉楚特色的插花作品受到行业关注。

她的作品曾多次亮相国宴,让来访嘉宾能够感受到中国插花文化之美。苏艳玲直言,汉楚传统插花艺术由来已久,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平台展现其作品,让更多人感受到花艺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汉楚插花作品。

非遗产品超火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百布堂染坊。洪文旅供图

当人们在为非遗传承抓耳挠腮之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张其华从2005年开始,与丈夫刘大友琢磨用市场化的方式来传承传统文化,并将它发展为现代纺织品牌。

他们在武汉市洪山区注册成立了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纺公司,寓意做枣阳粗布的百年文化、百姓产品、百年品牌,并将项目传承基地落户在了洪山区。

现在,百布堂天然染色技艺也已成为洪山区非遗项目之一。张其华分享,要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非遗传承,用现代技术、工艺来获取发展,“我们将产品送进了社区,走进星级酒店,以创新的产品和年轻的团队来取得市场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韩雪老师制香。洪文旅供图

跨界才女韩雪,既是作家,也是楚香制作技法传承人。从2017年起,她开始探索将非遗同市场相结合。韩雪介绍,她结合二十四节气开设讲座,其团队打造的楚香·凤来仪香薰桌摆以湖北石家河遗址出土的“中华第一凤”为造型,以楚地灵茅、沉香、檀香、丁香等为配伍,以古法香牌制作工艺,创意出桌摆造型,同时,融合了楚文化的艺术特色,黄鹤为香架、楚简为香筒、古琴为香盒,既是空间陈列艺术品,又是除浊袪晦的净化香器,已成功入选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礼物”,成为湖北省对外交流,代表楚地文化的官方礼物。创意作品《古城雅集套装礼盒》获湖北省首届文化产业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

非遗绝技一家有女百家求‍‍‍‍‍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毛线编织画。洪文旅供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留下的灿烂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洪山区实施文化强区发展战略,着力加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成立了区非遗文化保护协会,打造了省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传承示范基地、特色文化馆、非遗展厅、传承人工作室等一系列文化阵地,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拥有非遗代表性项目37项和一大批优秀的非遗传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传统拼布。洪文旅供图

▵图为世界基尼斯记录立体微雕作品。洪文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世界基尼斯记录立体微雕作品。洪文旅供图

洪山区文联主席喻建设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该是“一家有女百家求”,既向阳春白雪,也向下里巴人。未来应当大众化、市场化、产业化。

洪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理华表示,洪山区将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搭建更多平台,来促进非遗与产业、生活的结合,同时让非遗走进社区高校园区,同新媒体合作,使非遗贴合市场、群众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2024年洪山区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工作研讨会。洪文旅供图

深谙非遗研究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孙正国表示,非遗要注重当代性,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强化造血功能。

文案

范雅琴

审核

匡志达‍‍‍

‍‍‍

CONTACT US

发现更多好玩的我们

@长江日报旅游

@好玩武汉

@好玩武汉

@好玩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