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驭势科技吴甘沙:“真无人”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驭势科技吴甘沙:“真无人”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

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为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了自动驾驶车辆的上路测试与运营。随着自动驾驶车辆数量的增加,相关报道也逐渐增多,引发了公众对自动驾驶的持续关注。

1921年8月,遥控驾驶的汽车在美国首次诞生,这是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初步探索。然而,真正具有独立自动驾驶能力的原型车——Shakey,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值得注意的是,Shakey主要是一个在室内环境中移动的机器人,而“斯坦福车(Stanford Cart)”则是第一辆在技术上接近于现代无人驾驶汽车的机器人车辆。

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驭势科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的科技型企业。驭势科技致力于为全行业、全场景提供AI驾驶服务,做一个赋能出行和物流新生态的“AI驾驶员”。目前,已经形成了可规模化部署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体系,同时布局出行和物流两大领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驭势科技化工行业智慧物流应用

初心源自核心理念

——“2031使命”

驭势科技CEO吴甘沙阐释了核心理念“2031使命”。“20”代表两个目标,即零拥堵与零事故死亡。同时,他提出了三个“1/3”的期望,即在城市中,减少1/3的道路与停车空间占用,降低1/3的出行与物流成本,以及将行驶过程中1/3的时间转化为生产力,用于完成有价值的任务。吴甘沙强调,这一理念旨在明确自动驾驶技术为社会带来的正面效益及其长远发展的价值。

目前,广泛应用的自动驾驶技术主要处于辅助驾驶或半自动驾驶阶段,这些系统仍需驾驶员或安全员的监控,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化操作。这些技术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减轻驾驶员的工作负担、降低其疲劳程度,进而提升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换言之,它们主要服务于驾驶员,而非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然而,在其他应用场景中,特别是在商用车和特种车辆领域,车辆更多地被视为一种生产工具,其运营成本成为关键因素。因此,在这些领域中,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更加迫切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驭势科技汽车行业智慧物流应用

“全场景、真无人、全天候”

驭势科技以实际应用场景需求为导向,提出了“全场景、真无人、全天候”的无人驾驶发展目标。

在吴甘沙看来,自动驾驶将是未来20年内对社会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他指出,过去边际成本较高,但现在手机内置的导航APP几乎零成本,为AI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打下基础,这些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实现全场景覆盖。当能在不同场景、车型和客户间无缝切换时,边际成本将趋近于零,实现规模化运营,无人驾驶技术在面对大量客户时,优势显著、利润可观。因此,“全场景”覆盖是科技发展的关键突破点。

自2019年起,驭势科技一直在研发“真无人”技术,并在机场这一高安全标准环境中成功获得认证。采用“真无人”技术的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完全取消安全员和司机,实现安全、高效的运行。吴甘沙还指出,“真无人”技术不仅可达到人类驾驶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因为该技术完全消除了人为因素,如疲劳、抱怨、酒驾或请假等。

“全天候”即指不论昼夜和各类气象状况,无人驾驶车辆皆能稳定运行。吴甘沙指出,即使是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公司,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也不得不暂停服务;类似Robotaxi等交通工具并非用于解决日常运力问题,但对于已经在机场和工厂实现“真无人”运营的车队而言,无法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迅速召回人员是不可接受的;真正实现“全天候”的过程可能需要三年时间,但只有解决了这些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运行问题,“AI司机”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全天候的稳定运行。“AI司机”系统采纳三班制工作模式,这就要求其在不同时段,包含光照条件欠佳之夜晚,皆能展现高效运作。同时,还需对极端天气条件,如暴雨、大雪、浓雾等对自动驾驶系统之运行具有显著影响的气象状况,进行周全考量。此外,他提到,传统人力驾驶方式中,网络和云服务问题通常不会对业务产生直接影响,而无人车可能会因云服务、网络设施瘫痪等情况导致车队运营中断。因此,确保业务连续性成为关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驭势科技参加2023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

机场是起点

未来在星辰大海

吴甘沙表示,在机场业务领域,驭势科技率先实现了机场范围内大规模商业化运营的无人车“去安全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公司的创新实力和技术优势。

此前,经中国民用航空局审议发布的《机场无人驾驶设备应用路线图(2021—2025年)》,由包括驭势科技在内的多家企业参与起草。吴甘沙说道:“民航局在2021年提出了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标杆案例,这些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路线图。其中,除了登机桥和远程驾驶系统外,其他四个无人驾驶项目,包括牵引车、摆渡车、巡逻车,均为驭势科技成果。”他表示,驭势科技始终致力于与各方共同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与多家业内单位及第三方测试机构携手,共同制定了“民用机场无人驾驶设备技术要求”和“民用机场无人驾驶设备检测规范”两项重要标准。这些标准的确立,将有助于各地机场及其地方主管单位更为精准地评估各公司产品是否满足既定标准,从而减少主观判断,降低领导决策的风险。“我们期待这些标准能尽快落地实施,为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他感叹道。

驭势科技T05系列、T30系列无人物流车、无人巡逻车,以及无人小型巴士等专为机场设计的产品已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等机场成功投入应用,新加坡机场作为驭势科技的海外合作伙伴,已在多条航线上圆满完成试运营工作。“我们的合作伙伴中,近十家机场已达到运营级标准。其中,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等机场的业务量均已实现两位数增长。此外,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机场也已开展试点工作,这些均按照我们制定的路线图有序推进。同时,除上述深度合作的机场外,国内还有近十家其他机场也已加入我们的合作网络,”在谈到业务落地时,吴甘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信心。

图4 驭势科技参加2024全球物流技术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驭势科技参加2024全球物流技术大会

驭势科技还拓展城市服务平台,涉及配送、巡逻、零售、环卫等多种应用场景。同时,驭势科技携手领军企业研发港口无人驾驶产品,并与主机厂合作开发乘用车领域。面向To C市场,驭势科技向车厂提供L2+级别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使汽车具备自主泊车、记忆泊车、高速公路自主领航、拥堵交通自主跟随等功能。同时,就有限的开放场景,包括环卫、微循环巴士等,驭势科技面向To B、To G市场率先实现“去安全员”,启动“真无人”商业运营。截至2024年3月,驭势科技已落地四十余个智慧城市出行类项目,覆盖超六十家工厂的物流配送类项目,累计拓展十数个民航机场运输类项目,“真无人”自动驾驶里程超350万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 驭势科技机场无人驾驶应用

新质生产力,是技术的颠覆式创新,质量更高、更优,源于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而自动驾驶技术均符合这些特点。吴甘沙指出,无人驾驶技术基于AI、机器人、车路云等技术,解决交通出行领域数字化转型瓶颈,提升产业链效率和可控性,引领产业革新。

阅读更多内容,欢迎订购《机器人产业》杂志。

点赞关注不迷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雷克智能”公众号后不要忘记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