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年轻人对爱情不确定性的焦虑,可能是人们没空或不敢恋爱的重要原因之一。恋爱综艺的兴盛提出了心理补偿方案,真人秀自带的纪实风格,比影视剧嗑cp更能让观众体验上帝视角的全知,且不用付出对等的现实焦虑。

不过这么多年来,观众已经被《换乘恋爱》《单身即地狱》等抓马狗血紧张的韩国恋综投喂到厌倦,而今年主打亲情亮点的恋综《恋爱兄妹》看起来有点不同——10位嘉宾里有5对血亲手足,大家共住在大别墅里,所有人都需要向外人隐藏自己的血亲身份,手足之间可以助攻完成对心动对象的追求。

在节目组看来,目睹兄弟姐妹在自己面前“调情”,是一种何其难得的体验,可能比自己和陌生人恋爱更能让东亚人兴奋!(真的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人会比兄弟姐妹更了解自己。如果家庭成员出现在约会节目中,情感的真实性可以得到保证。”这是韩国恋综《恋爱兄妹》制作人李真姝最早的创作意图。

《恋爱兄妹》的观众除了可以尽情享受恋爱的撩拨,还能近距离感受血亲为爱情助攻的美好,毕竟在东亚儒家传统的浸润下,亲情比爱情更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位嘉宾需要阅读亲人为自己准备的介绍信

姐夫猎人偷偷为姐姐打探恋爱对象底细,妹妹安慰没有收到约会邀请的哥哥,兄妹偷偷在无人之地争吵又和好......二创平台粉丝为几对血亲嘉宾做的伪骨科CUT集锦,甚至比节目中的恋爱线更热播。

亲情带来的安稳感杂糅着想象中乱伦禁忌带来的冲动,也许是伪骨科最矛盾也最吸引人的地方。忠孝节义像倾盆大雨淋遍每一个东亚人的成长轨迹,一旦有像伪骨科文学的“意外机会”,用平静和理性的行为兼容支配乱伦禁忌的暴力,那我们超越纲常伦理之外的感受就不单只是恐惧,而会有更复杂微妙的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姐夫猎人”哲贤

除了血亲关系的隐藏,节目中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游戏机制设定,所有嘉宾的职业身份并没有在初次亮相时就被告知,而是在节目中途附带着和血亲真相一起被公布。推理暗恋对象的家庭血亲关系,成为了比了解对方社会身份更迫在眉睫的任务。

这显然是节目组的有心之举。职业背后所代表的阶层分化实在太过招摇,堪称典型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方法论结果,这与家庭提倡的团结一致和情感依附的组织逻辑形成冲突。适当隐藏“家”之外的竞争冲突和社会分化, 不是慕强则爱,而是让10位嘉宾和荧幕前的观众在这场凝聚着“血”与“爱”的情感乌托邦游戏里玩得更纯粹和积极,这也是节目制作人李真姝从节目里获得的最大收获,“《恋爱兄妹》的反馈让我知道,人们喜欢积极的故事,并且会沉浸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集最让国内观众破防的片段,大概就是乖乖女世承与父母电话沟通近况的场面。她和父母平等、温和、尊敬和亲昵的聊天状态,是大多数东亚家庭不可企及的理想状态。这对制作人来说既高兴又担心,他们害怕观众会认为这就是节目组对“正常家庭”的单一宣扬,也担心其他来自单亲家庭的嘉宾会产生消极情绪。当然现在看来并没有大碍,每对血亲都用自身经验诠释了家庭小世界价值观的多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作人的担心,与“东亚原生家庭”在舆论语境里越来越被泛化为负面话题的切口有关。

“原生家庭”是近年来在心理咨询领域被广泛提及的概念,“为何家会伤人”等结果论的推因,似乎可以把所有成年后的失败都归咎于童年时的情感依附缺失,家人是最大的加害者,也是唯一的收容者。他们可以为你去死,但如果你不听话,他们就跟你同归于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涉过愤怒的海》(2023)

当下Z世代甚至会用“规则怪谈”的游戏世界观来阐述自己心中家之寓言体的矛盾。规则本能给人安全感,但规则怪谈用简单冷静的语言构建出一套逻辑自洽但又自相矛盾的规则,不带感情简单的行文更让人有一种心理上的悬空感:

1、家人都很友好,但不能拒绝他们的任何要求。

2、饭菜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吃饭暂停。

3、你应该有出息,但你不能离开家太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隐秘的角落(2020)

而在更为中性的社会学场域中,“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的概念其实更适合作为社会情绪推广的客观要义。

核心家庭是由夫妻及其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小家庭,家庭成员的身份权重会随着社会洪流的变迁而不断调整。从最早工业时代里父亲谋生、母亲顾家、孩童嗷嗷待哺的经典父权结构,到双职工家庭下看似更注重个体情感解放的自由,私人家庭生活的单位都浸润着一种相对安定的三角结构。所以在5对嘉宾手足身份正式公布的宣讲环节,他们都真诚揭示了家庭生活的困难时刻,并大方分享了自己与手足携手攻克时艰的时光。

相对于外部社会单调压制、空洞日常的商品化关系,家庭领域中的私人关系更易扮演个体逃避无情世界的避难所。节目中的初雅姐弟,因父母早年离异,母亲长年病重,在公布血亲身份时并没有温馨的家庭视频物料的展示,而是直接从仅有的一张童年影像跳跃到成年后的照片。但这并不代表姐弟俩就缺失了十多年的成长教育,父母的缺席让他俩成为所有手足中最相依为命的一对。初雅以姐姐的身份撑起了小家庭的小秩序,为了就近照顾患有慢性病的母亲,放弃了去首尔攻读大学的机会,她也是嘉宾中工作最繁忙的,经常白天上班晚上才回到别墅录制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姐姐的付出弟弟都看在眼里,姐弟俩的手足情深附加上了更深一层的责任义务和成全恳托。弟弟像个“恋综混子”和“姐夫猎人”,对自己的恋爱任务爱答不理,但一定要撮合姐姐找到心动对象。他内心的天伦之乐不是自己儿孙满堂,而是一回家就能看到姐姐和姐夫在幸福生活。

恋人是来加入我的小家,爱情不能越界影响亲情的基底,是初雅姐弟恋爱观的核心。家庭是有组织可预期的单位,亲情是稳定的情感循环。所以初雅选择龙宇作为心动对象,最重要就是他对自己的坚定——当其他女嘉宾都给龙宇投去橄榄枝,龙宇依旧坚持只给自己发心动短信。她仿佛在龙宇的追求中看到一种类似亲情的坚守不渝,这也影响了初雅在节目中的互动交流,她并没有抱着每位男士都可以尝试交往择优录取的心态,她坚定选择龙宇,就像自己坚定护住自己身后的弟弟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核心家庭同舟共济理想关系的终极崇拜,当然也容易让家庭成员陷入矛盾的僵化关系——我既要家庭给我提供的正向鼓励的情绪价值,又不想被家庭牵着鼻子走,尤其会在恋爱关系中投射“我”在家庭认同中的不自洽部分。

东亚人喜欢不求回报的爱,因为这是他们在原生家庭很难得到的爱。前几集与初雅坚定双向奔赴的龙宇,满足了许多观众对不带杂质的爱的追求。眼前的男人社交控场能力一流,但他只爱我一个,他在意我背负了太多家庭责任,他希望我以后能过得更好.....观众自我代入初雅身份,很难不会被这种不求回报的爱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亚人也热衷纠缠不清、掺杂着恨的爱,因为这也是他们从家庭里最容易得到的爱。所以当节目进入后半程,原本直球追爱的龙宇突然反转,不断与初雅保持距离,并萌生出不愿深入交流的迟疑时,观众必然感到激动又痛苦,就像家庭给予个体的承诺突然无法兑现一般惶恐。本应该是最积极阳光健康的龙宇欧巴,为何在初雅主动示爱后,反而会暴露出消极的逃避依恋人格。如果他爱的只是想象中的冰山女神,而不是真正站在眼前被自己完全拥有的初雅,那他的爱又何尝不是参杂着割裂和撕扯的幻想?

二律背反的家庭之殇并不是东亚人的特产,在欧美《无耻之徒》等一众家庭情节剧中,看似自由,没有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等强关系的窠臼,嗑药贩毒跑路酗酒样样沾边的问题家人,同样在家之寓言中沉沉浮浮。无论家人是否认可,像卡尔一样的孩子,同样能在家的羁绊下风风火火将一手人生烂牌打成王炸。

也许我们需要在更广阔的视野上来检视“何为东亚”的轨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请回答1988(2015)

从1885年《脱亚论》开始,亚洲(包括东亚)存在的意义,在于证明欧洲何以是欧洲,亚洲一直是作为欧洲反题(antithesis)被提出的。近130多年的历史里,亚洲是别人眼中的他者,当亚洲人把他者变成主体认同,很容易被带入自我否认。

“封闭”“专制”等二元论帽子在早年常被用来否定亚洲本身的大历史经验,许多和欧洲相异的思想概念,为了实现现代化脱亚,都必须批判和摒弃,其中就包括将传统私人家庭生活中的团结定义为绝对的强权。仿佛每个东亚小孩就自带刻板标签里的压抑命运,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绝对对齐自由平等和民主等舶来概念。

幸福的东亚家庭,并不是一个天然的标准单位,而是需要流动的人为认知单位,纠缠不清和痛苦不纯的爱,是东亚人从小就获得的东亚之爱,不带任何杂质和不求回报的爱,同样也是东亚人从小就期待的爱。在重新发现东亚身份认同的角度上,东亚家庭的多元塑造也许就该像《恋爱兄弟》5对血亲手足一样,混杂着爱恋约会中的可能性和冒险感,不断从新的角度去探讨和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6届NOWNESS天才计划面向全球华人征片中

舞蹈影像创作实验室征集中,NOWNESS将协同支持创作

进入官网https://campaign.nowness.cn/进行线上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