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大众眼中的首富一般是励志的,形象高大的,而广东一首富主打令人意想不到的反差,竭尽全力为自己塑造奋发图强搞事业的形象,万万没想到,表面上风光无限的他其实是个“大草包”,两年内狂薅8000个富豪的羊毛,硬生生卷走200亿,一夜之间沦为广东“第一大忽悠”。这个人究竟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首富发家之路

1971年,张劲出生于广州,家庭背景无处查证,但据外界有关消息称,其家族实力雄厚,家族的力量为他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9年张劲凭藉优异的成绩考入深圳大学经济系与马化腾是校友,学习金融专业的他在大学时期就开始涉猎股市投资。

张劲第一次炒股,问家里要了60万元,在那个年代这笔钱可真不是小数目,可是家人为了增加他的阅历和社会实践能力二话不说直接转账,当然张劲也不是“股神”,刚刚踏足股市时没少栽跟头,好在他善于总结经验,摸索炒股的技巧,后来恰逢股市经历黄金时期,他如愿以偿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四年期间,张劲不仅赚回了父亲给的60万,他手里还有一笔不菲的存款。这笔存款是他日后创业的底气和资本,机会和勇气总是并存的,1993年本科毕业的张劲去香港理工大学攻读金融硕士,在香港,他见证了蓬勃发展的房地产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张劲蠢蠢欲动,他想投资房地产,但是丝毫没有头绪,恰逢他在读研时期碰到的导师鼓励张劲“房地产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但凡你借这个机会进入此行业总能分一碗羹,况且你手里还有投资成本,有什么理由不干呢?”

听了导师的一番话后张劲决定撸起袖子大干一场,1997年年仅26岁的张靓颖在广州创办了一家君华地产公司,第一个开发项目为“江南世家”,买地、施工、开盘、销售这四个环节张劲均亲力亲为,即使他投入了百分之百的心血,还是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子在建好后迟迟卖不出去,这种情况让张劲每天唉声叹气,张劲曾在某报道中称,那段时间是人生的至暗时刻,从没有睡眠障碍的他在那一刻开始焦虑失眠,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只有喝下一整瓶红酒,再吃一颗安眠药才能入眠。

好在张劲一切都挺过来了。他靠着开发的楼盘赚了亿万资产,且在这个途中又发现了新的商机,张劲仔建房期间发现钢材市场资源稀缺,建筑原材料的利润空间巨大,属于低投入高回报的行业,于是他拿着建房赚的钱开始做金属期货和国际贸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32岁的张劲以3.8亿的身家登上《新财富》富人榜,时隔12年时间,没到,2015年张劲将君华集团重组为雪松控股集团,此集团涉及化工产业,投资,贸易,以及国际信托等产业发展

2018年。雪松控股集团以2210亿元的营收。跻身于世界五百强企业。2019年,张劲的身价已达到400亿。一跃成为广州首富,可是自从张劲做信托业务起,就有无数人预测雪松控股集团迟早有崩盘的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界预测雪松控股集团崩盘

其实雪松控股集团的信托业务前身是中江信托,自中江信托出现爆雷的情况后。公司开始自保,进行土地抵押连带担保。可是理财项目还是未能如期给用户兑付,一开始只是工商企业类项目出问题,这些项目都涉及政信问题,还不只是一笔,后来连带政信项目开始暴雷,投资者开始向上海信托记者投诉购买中江信托产品出现逾期的问题。

中江信托一而再再而三的变卖土地资产,承诺给投资者补发投资款。可是由于金额数值较大,资金不到位,后来中江信托摇摇欲坠,此时雪松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劲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收购中江信托,这一决定引起公司高层人员的强烈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张劲认为接盘信托业务是一个千载难逢赚钱的机会,所以他一意孤行,经过银保监会4个月穿透式的严格审查。雪松控股集团获得了收购中江信托71.3的股份批准,股权完成变更以后,雪松控股集团成为中江信托的第一大股东。

张劲这样做,一来会给雪松控股集团内部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且他们在金融人才和项目储备上尚有不足之处,信托业务能不能做成功还是一个未知数,同样为解外界也质疑雪松控股集团的实力,他们对张劲收购中江信托之举产生巨大的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张劲却认为做企业需要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刻需要有逆向思维,甚至他说“在别人争抢最厉害的时候,我不会出手,而当大家觉得该项目进入贬值轨道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着手布局。”正是这样的理念让他坚定的收购中江信托的信心。

甚至张劲还信誓旦旦的说“要把别人的质疑当做一种鞭策”,他还拿苹果公司举例子,张劲称“在2007年乔布斯发布首款iPhone时,有很多商界领袖认为手机市场前景黯淡,可苹果却用实际业绩打了商界领袖的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可是张劲盲目自大,不听任何人劝阻,在媒体面前高调承诺雪松控股集团不光会接管中江信托公司,所有债务一并接受,并且不会裁掉高管,也不搞大面积裁员,同时,张劲承诺投资人逾期的理财产品雪松出面解决

张劲的一番操作让投资人感动的痛哭流涕,有很多热衷理财产品投资的消费者在看到雪松控股集团的可靠性后,对这家公司产生了莫大的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张劲是学金融的。他很会揣测投资人的心理,雪松控股集团所推出的理财产品一般主打收益低风险,像这类理财产品一般本金不会亏损的特别离谱,可就算投资人的本金亏损,协议上也明确指出由雪松控股公司为投资人兜底。

可是事实真如投资人所愿,雪松控股集团会给他们的理财行为兜底?当时雪松控股集团为了收购中江信托承担了80亿逾期理财债务,为了收购业务更是豪掷百亿,而这些钱均由张劲通过融资的方式来获取的,每年都要支付高额的利息,张劲接手中江信托并不是为了给投资人解套,而是看重它的融资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劲露出真面目

雪松集团并没有解决中江信托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就马不停蹄的开发新的理财产品,在2019年到2021年这三年的时间内一口气发行的160多个产品,其实在2020年雪松信托就已经出现了兑付困难的问题。

在雪中松信托第一次出现爆雷情况时。有一批投资者含泪控诉资金逾期不还的问题。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引起张劲的重视,他也没有及时收手。而是在短时间内快速收割投资人的“韭菜”,以平均一天生产1.4个产品都速度继续融资,雪球越滚越大,最后负债20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信托涉及人数众多。经过统计达到8000人,平均每位投资人损失了250万元,第一次雪松信托出现问题时仅仅只有2710位投资人,现在的“受害人”人数是之前的三倍还多,能投得起这种理财项目的人本身应该也不差钱,按理来说都是富豪级别。

其实信托本身就是富人间的游戏,为了保护投资者,筛选合格的投资人,监管部门为信托产品设置了100万元的投资门槛,一旦投资款不能如期兑现,投资人将赔的血本无归,被雪松控股集团坑惨的投资人为了上门要债自发组织了一场围追堵截张劲的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知情人称,张劲因无法偿还投资人的成本,整日和投资人东躲西藏,投资人一直躲在其公司门口堵他也不是办法,为了讨债,他们只能紧紧跟着张劲的车辆,以此来获取他的行踪轨迹,在广州的街头有十几辆车在疯狂追击张劲,他只能加快油门在广州的各个街道内来回穿梭。

曾经的广州首富沦落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投资人给他冠以广州第一大忽悠的称号,后来在多名投资人的状告下,广州公安局黄浦分局对张劲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他锒铛入狱,曾经创造的辉煌瞬间灰飞烟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如果张劲没有经历雪松信托崩塌的事情,那么他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毕竟他有投资的眼光和创业的勇气,有勇有谋,可是,随着企业的扩大业务范围的扩展张劲俨然忘记创业的初心,逐渐被金钱冲昏头脑,对金钱的渴望以及欲望被无限放大,最终自食其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想要在市场中占稳脚跟,就得维护好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维持关系的过程中,企业要拿出自己的诚心诚意,不能利用消费者的信任去赚钱,如果企业试图赚快钱就只能昙花一现,必定不能在市场上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