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约君说

疲劳嗜睡、大脑迟钝、油光满面、

还能闻到一阵似有似无的臭味……

遇到这种状况都怪不讲卫生?

未必,

很可能是熬夜熬太狠了!

不少网友都有这样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重度熬夜人士,

频繁加班、过度劳累、压力大的人,

也可能有这种“疲劳臭”。

更糟心的是,

过劳肥”也容易在这个时候盯上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疲劳臭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 为什么过劳会让人发胖

  • 不得不熬夜怎么办?怎样做能少受熬夜、过劳之苦?

今天为你逐一解答!

人为什么会有“疲劳臭”?

人体的体味是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出的物质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脂质类物质代谢所得,主要是皮肤分泌出的皮脂和汗液。

第二类是蛋白质类物质代谢所得,主要经过消化道排除,发酵时的味道比脂质浓得多。

第三类是糖分代谢所得,包括呼出的二氧化碳、有机酸等。

这三类物质都会发出气味。研究表明,人体的体味中所含的物质多达700余种!

那么,“疲劳臭”是怎么产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据一些网友描述,“疲劳臭”身上的奇异臭味与普通汗臭有明显区别。

研究人员介绍,“疲劳臭”由多重气息组成,通常包括:

①氨味(尿味)

氨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类似厕所经久不息的尿味。人体每天都在源源不断产生氨,正常情况下,氨会以排泄物的形式排出体外。

当我们长时间熬夜或深陷疲劳状态,体内氨基酸含量会显著上升,从而生成更多的氨

与此同时,受熬夜、疲劳的影响,肝脏的代谢能力下降,除氨能力也大幅下降,残留的氨经血液来到皮下,最终和汗液一起离开。臭味就这样散发开来了。

而我们的腋下、颈部、前胸、后背等部位是皮脂腺集中区域,更是臭味重灾区。

②油脂味

据发表于《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人在熬夜后,体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会过度活跃,下丘脑释放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升高,致皮脂溢出到皮肤表面,被细菌分解以及氧化后,就会产生刺鼻的油脂味。

③口臭

长期熬夜会使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我清洁的冲洗作用减弱,细菌更易滋生。

同时,熬夜影响肠道菌群,损伤胃肠功能。两种因素结合,导致熬夜后更容易产生难闻口臭。

虽然构成复杂,好在“疲劳臭”不算顽固,一般在刷牙、洗澡并更换干净衣物后就能大大缓解。

被“过劳肥”盯上?

原来是皮质醇在作祟

越努力,越肥胖——不少上班族都面临着这个苦恼。除了没能很好地管住暴食的嘴,还可能是因为过度疲劳了。

而说到“过劳肥”的元凶,就不得不提到皮质醇

皮质醇,是体内最重要的激素之一,是对糖类代谢作用最强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又被称为“人体压力荷尔蒙”。它不仅有助于调控血糖水平、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压,还会影响睡眠质量。

人在压力状态下,身体需要皮质醇来保持正常生理机能,帮助释放氨基酸,葡萄糖以及脂肪酸,给身体充当能量使用。

要特别强调的是,人体的皮质醇分泌是有节律的。

研究人员发现,一般人体皮质醇水平最高点在早晨(约6-8时),最低点在凌晨(约0-2时)。

上午8时至12时之间皮质醇水平会骤然下跌,然后呈缓慢下降趋势至最低点。

而一旦皮质醇水平持续偏高,在能量不充足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一系列负面影响,如:

  • 向心性肥胖(苹果型肥胖)

  • 免疫功能下降

  • 肌肉萎缩

  • 皮肤、毛发、结缔组织损伤

  • 疲劳度增加

  • 骨质减少

  • 血糖升高

  • 增加饥饿感(即使人体并不需要大量热量)

  • 体重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视觉中国 图文无关)

那么,

什么会导致皮质醇异常增高?

——熬夜、过劳、压力

我们在熬夜、睡眠颠倒后,由于打破了皮质醇分泌节律,导致体内的皮质醇水平的失调,从而干扰代谢,食欲异常增加,让原本应该被消耗的能量无法有效使用,进而被转化为脂肪储存于体内。

另外,我们需要做高度集中注意力、高强度脑力或者体力活动时,皮质醇会分泌得更加旺盛。

长期熬夜+用脑,难怪“过劳肥”缠上你了。

更麻烦的是,由于皮质醇和肥胖是相互作用的关系,如果长期压力过大,还可能陷入“压力→吃→压力”恶性循环,导致瘦身失败。

除了皮质醇水平,还有研究显示,缺乏睡眠还会影响如胰岛素、瘦素和饥饿激素的平衡,导致食欲增加和代谢下降。

不想伤身又变丑

除了少熬夜还要做好这几点

不管长期熬夜还是短期熬夜,熬夜对人体而言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头发变少、皮肤变差、肚子变大、眼袋变重,以及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健康问题……

不管长期熬夜还是短期熬夜,熬夜对人体而言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不要熬夜,规律睡眠。

如果不得不熬夜,

有没有补救的办法?

①适当吃一些健康的夜宵,粥类等半流食食物是首选,既补充能量水分,又易于消化,豆浆、菜汤也是不错之选。但要注意与睡眠时间至少隔一小时食用。

②熬夜伏案工作时,多起身走动,多闭目养神。

③合理补觉,可分为两个时间段弥补:第一是熬夜后稍作睡眠休整,但不建议睡到傍晚,避免影响到当晚的睡眠。第二是比平日提早休息,避免失眠性的二次熬夜。

此外,日常做好以下几点,也能帮助你摆脱“睡眠拖延”,释放压力与缓解疲劳。

(1)养成饮食生活好习惯

合理安排一日三餐,规律饮食,营养均衡,少吃高盐高糖和油炸食品。

(2)适度运动锻炼

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等)都很合适,让大脑释放让人愉悦的内啡肽激素,可以平衡荷尔蒙,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帮助更好入眠。

(3)合理放松释放压力

工作之余,给自己安排放松的活动时间,如旅游、听音乐、看喜剧等,还可以发展成一定的兴趣爱好。

(4)多与他人倾诉沟通

不要把闷气都憋在心里,不妨试试敞开心扉,多和亲近的人沟通也是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

综合自健康有约、腾讯医典、科普中国、人卫健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公众号

图/视觉中国

编辑/李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