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朱德的扁担》连续60年入选小学课本,可作者却不要分文,“要什么稿费嘛,也不用署我的名,就让后代记住朱德毛主席,教育后代。”

这一位一不要名,二不要稿费的作者便是朱良才,是开国上将之一。可是一位开国上将就在60岁那年提出了病休。

毛主席无奈之下只能求助聂帅“他才60岁嘛,你去劝一劝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

军中良才

朱良才于1900年,出生于一书香门第家庭,自小也耳濡目染,为他后来的作家人生奠定了基础。

最初饱读诗书的时候,朱良才是有着一个教师梦的,他想要当教员,想要教书育人,想要教育后代,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时这个国家山河破碎,他知道只有强国强民之路,才能让这个国家迎来新的富强。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在1925年,朱良才选择了参军。

在两年后,朱良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那里那时他光荣宣誓,“我要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可这个时候却很快就到了,在1928年朱良才参与到黄洋界保卫战中,为守卫此地,他带领战士们挖陷阱,再插上尖锐的竹圈儿,搬来了大块儿的石头和大块儿的擂木,就用这样简陋的器具,抵挡住了中了敌人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国军的两个团开展新一轮冲锋,朱良才也迎来了新一轮抵御,在此战过后,毛主席写下《西江月井冈山》,歌颂朱良才的功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到了1930年,在这一年,朱良才抓获了一个重要人物,此人便是张辉瓒。在跟张辉赞决战前,朱良才早已率领部队悄悄来到了张辉瓒的后方,给他来了一个出其不备,攻其不易。

来到了敌人后方,闯进了敌人的指挥部,生擒了张辉瓒,抓获的敌人尚且不谈,这一次战斗朱良才还缴获了2000枪支,大炮一门,电台一部,还有国民党的密码本,一次战斗,朱良才立下了巨大的贡献。

朱良才人生中最惨烈的一战是湘江一战,此战也是红军长征以来所遭受的最惨烈,伤亡人数最多,最艰难的一场战役,也被称为血战湘江。

惨烈到什么程度呢?河水里满是红军的尸体,江水已被全部染红,敌人的大炮在轰轰作响,子弹密密麻麻,一位战士倒下,又有一位战士踩着前面战友的尸体冲锋。

自此战役过后,我军突破了国民党设下的第四道封锁线,让蒋介石的围剿计划落空,也是这一次《血战湘江》让中央红军人数锐减,从原来的近9万人见到减到3万人。

而且其中最惨烈的还是红34师,红34师便是负责垫后的那一支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伤上阵

其实在长征前,朱良才被授予红34师的政治部主任没多久,属于代理,当时他的腰部已然受伤,属于带病打仗,可是他依然在担架上指挥。

当时国民党在后面围追堵截 ,当时我军一日只能前行10公里~15公里左右,而国民党方面则是全机械化部队,与之相比,我军战士们的两条肉腿似乎天然是存在劣势的。

我军部队的不快,敌人追的很紧。

朱良才的部队负责垫后,修筑防御工事,跟敌人来一场枪战,拖延敌人的步伐,打完后这才重新赶上部队。

他们永远落在部队的最后方。

可是36师的战士却几乎一个不少。

原来我军前面的战士,有的实在走不动了,会慢慢的落在后面,可是三十四师却没有战士敢再后退了,因为已经跟敌人只有一步之遥了,一旦掉队,那便是死路一条。

湘江这第四道防线,是蒋介石亲自策划的,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只为看到共军全军覆没的效果。

可是蒋介石的白日梦注定只能破灭,我军的战士的血也注定不会白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蒋介石下了严令,所以国军战士想要黏在我们的身上,牛皮糖一般甩都甩不到,而且还爱在夜间突袭,就在我军在营地驻扎时,他们偏会趁此扑上来。

此时又是红34师将他们击退,完美显示了我军不畏艰险,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作风以及不畏牺牲,不惧死亡的气魄。

刘伯承还亲自跟红34师的几位领导人员见了面,其中包括34师的师长,也包括代政委朱良才。

刘伯承与他们见面后,感叹“这一次任务,你们店子上的担子很重,需要辅助前面的部队渡江。”

到这里刘伯承叹了口气说“若你们落到最后,就很有可能被敌人围剿,被敌人团团包围,落到只能孤军奋战的局面,你们肩膀上的担子很重,你们都是我军英勇无畏的战士。”

为了完成此项任务,红34师主动突击,阻挠敌人的追寻计划,迟滞他们的脚步,为前面的大部队成功渡过湘江争取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血战

大部队渡湘江时,红34师负责从后防御,跟敌军展开交战,有着钢枪大炮,有着先进武器,可是红34师誓死不后退,朱友良带领大家誓死拼杀,捍卫在最前线,与敌人展开了角逐。

在作战过程中,原本朱有才本就是腰部带伤上阵,原本都只能在担架上指挥战斗。如今,历经一番苦战,伤口早已裂开,大量脓血流涌出,他大叫一声倒在了地上,被战友强撑着站起。

他拒绝了下战线的建议,反而简单包扎一份,再次投入到战斗之中。

此时前面的部队已经在强渡湘江,然而敌军的大量炮弹,朝着他们喷射过去,原本平静的湖水中泛起了一道道水花,其中还夹杂着无数的弹片,一位又一位的战士便这样的倒地,他们的血水与江水合成了一股。

这一场战役是极其惨烈的,当地百姓有一句传言,“三年不再喝湘江的水,十年不再吃湘江的鱼。”

前面的部队尚且如此,后面负责殿后的朱友才等人更是惨烈异常,为了掩护朱有才等人,34师的师长率部分战士留下来阻击敌人。

让朱有才负责带领34师的主力,通过浮桥继续,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有才

可是后退一步便意味着失去生命的希望。

红三十四师师长在后来带领余部渡河的过程中遇到了敌军的袭击,在腹部重伤后,就昏迷了。

他再次醒来时,发现了自己被俘虏的真相,趁着敌人不防备的时候,竟然活生生扯断了自己的肠子,他出一声惨痛的吼叫,至此永远失去了气息。

可敌机仍然在轰炸,敌人仍然在围追堵截,贺子珍为了救助一位伤兵,背部被炸伤,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

而为贺子珍抬担架的便是朱良才。

贺子珍受伤后,朱良才率领战士砍下树枝制造了简易的担架,便这样抬着贺子珍,走上了长征路。

37年,1937年12月的时候,两人还曾合影留念,这也是贺子珍通同井冈山战友的最后一次合影。

后朱良才曾参加西路军,在西路军战败后,大家也四分五裂,朱良才便这样一路靠着乞讨,乞讨三十六天,走过了1000多里路。

也曾几次遇到敌人的追捕,几次负伤,右臂也因此留下了终生的残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良才、李开芬及其子女

与此同时,在稳定下来后,朱良才用尽各种办法营救战友,用尽各种路线联系各样情报,用尽各种人际关系,展开交通网络,开展地下交通线,成立地下党组织,这样就这样陆续营救了近两千多位西路军被俘虏人员。

在44年以后,朱良才曾负责政治工作,为了加强宣传作用,为了深化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朱良才开始引用各种先进事例,来影响战士们。比如狼牙山五壮士,比如民兵英雄李勇等。

毛主席夸他,军事上过硬,政治上合格,是军之良才,而聂荣臻夸他是一位好搭档,好战友。

抗日战争胜利后,朱良才曾协助协助聂荣臻开办晋察冀干部学院,曾担任副校长和副群政委员,也曾协助叶剑英创办华北军政大学。

在军队方面,他也促进为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武装贡献的力量,直到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提出了让干部年轻化,让老干部干部年轻人让路的方针。

这是对老干部的关怀,也是对称青年人的福祉,而朱良才便是那个主动选择退位让贤,想要申请病退的人。

毛主席一听便直呼不可“他才60岁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良才

尽管后来有昔日的老战友聂荣臻元帅相劝,也没有改变朱良才的决定,退休后开始从事写文章工作,他写下了朱德的扁担,写下了毛主席的灯芯,这两篇感动人心的故事也入选到小学课本中。

他却说“我一不要稿费,二不要署名,写的是毛主席跟朱德,不要说我的名字,这是为了教育后代,所以我也不要稿费。”

参考资料
上将朱良才:毛泽东称为"军之良才" 建国后第一个退出领导岗位--党史频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朱良才--资料中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