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西南F4的松弛感已经不是秘密了。

前有云南成为数字游民的快乐老家;

后有川渝人精神状态癫得出花;

而作为西南F4里最为神秘的大美贵州,其实早就把松弛感刻在基因里了。

贵州人的松弛感又具象,又抽象;

具象到,我身边的贵州人都说自己“又懒又馋”;

抽象到他们松弛的精神内核是“活在当下”。

这几年,松弛感成了人人都想要追求的时代药方;

而一直低调行事的贵州,早就把松弛感玩明白了;

贵州人,太太太太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是它的命,贵是它的姓。

哲学家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

但在贵州人的生存哲学里:他人就是他人,关我啥事。

这种“关我啥事“的精神要义,首先在肢体动作上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你去过贵州,就会发现一种奇观:贵州人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且偏爱随地大小蹲。

贵州人有自己的统一站姿,何时何地,都爱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翻开历史的相册,发现在国立贵州大学运动会一角里,女学生也呈现“稍息”的站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贵州人解答:这种站姿是因为贵州多山地,少有平整的土地,在有坡度的地面站立需要保持平稳,这种站姿能有效保持平稳且缓解站立的疲劳,也就成了贵州人刻在血液里的习惯。

除了统一的站姿,贵州人有自己独特的肢体艺术:能蹲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蹲着。

贵州人到底有多爱蹲呢?

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

从年轻小伙儿到仙子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蹲,成了他们统一的身体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问一个贵州人为啥要蹲着,他会给你一个最云淡风轻的回答:累了不蹲着干嘛?

当然这种专属蹲姿也会让贵州人闹出笑话:曾经就有一个贵州人在外地蹲着的时候,有人往他面前扔了五块钱。

除了蹲,喜欢躺着或者趴着也彰显着贵州人与生俱来的松弛。

贵州小孩也许很少有干净的衣服;

因为他们乐衷于趴地上玩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跪地铁里写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边一线都市牛马还在信奉“公园二十分钟”定律,企图找到一块完美草坪躺一躺;

那边贵州大哥已经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路上累了他们说躺就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的每一处大树下,都能随身随地发现贵州人;

电动车和人呈一样松弛的姿势躺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体上的松弛也许只是松弛感的表象,但贵州人行为上已经松到抽象。

买了鱼可以不要袋子,直接手拿着登上地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贵州,被溜的不一定是宠物,可以是气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玩滑梯的不一定是小孩,也可能是老奶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架子鼓不一定需要乐器,几个大盆扣地上也能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雨天头上顶得不一定是伞,还可以是塑料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面对暴雨天,贵州人的松弛感也已经进化到next level;

雷霆雨露都是天恩,在暴雨中他们直接过起了泼水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有一段贵州地铁口年轻人合唱新裤子歌曲的视频广为流传;

评论里有个网友提问:贵州人为什么这么开心自由?

有人回答:贵州人宁愿不上班都要去看牛打架。

如此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打工人振聋发聩。

贵州人,打工人的精神导师;

他们在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生命中除了上班,还有很多要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波说:生活在别处。

但对贵州人来说,生活就在这里,在一整片黔东南大地上。

当各个省份的年轻人都拼命往外跑挣钱的时候,很多贵州人都懒得背井离乡;

那贵州人在家都干啥呢?

一言以蔽之——玩。

贵州是中国节庆第一省,几乎每天都在过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地人发出天问:贵州人是真的不用上班吗?为啥天天都在过节

除了少数民族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

这几年贵州也以“村超、村BA”闻名。

在2020年才摘掉贫困帽子的小县城榕江,也凭借着民间自发组织的足球赛事,一夜成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贵州人均策划大师,只要不上班,活儿整得比谁都好。

甚至贵州人在过节上已经进化到离谱的程度了。

自家母鸡下了双黄蛋,要摆酒过节庆祝。

身体不好,过节办个酒席冲喜;

割完阑尾,办出院酒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人死了几年了,办周年宴吃席;

谁家盖房子了,盖一层庆祝一次;

房子装个大门,院子安个篱笆,也要呼朋唤友庆祝。

贵州人不是在过节吃席,就是在准备过节吃席的路上。

甚至贵州酒席文化中还有一个名为“耍耍酒”的东西,主人想办酒聚会连理由都懒得找,直接说“你过来耍就可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喝玩乐成了贵州人的生命主线;

赚五千块的工资,三千块拿来喝酒,两千块拿来打麻将;

而对于上班,贵州人也永远有自己的底线,大不了回家去卖洋芋。

“对钱没什么兴趣”不再是企业家的装X用语,而是贵州人的真实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世界上真的会有人对钱不感兴趣吗?

过去的贵州真的很穷。

地处山区,资源匮乏,加上交通不便,只能靠山吃山;

很多偏远山区前几年都还没水没电,想要打桶水,则需要翻过一座甚至几座山。

个人的努力不能改变现实,还不如“懒”一点,“馋”一点。

这其实和现在很多年轻人心态一样;

如果多劳无法多得,那就用躺平,当作另一种方向的站直。

写这篇稿子时,我恰巧听到一首名为《黔钻》的贵州说唱作品。

里面有句歌词是:需要医的,只有穷病,穷苦百姓,大多同命。

这首歌的创作者刀脚正是来自于贵州,封面上写着:人穷志不穷,死亦为鬼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歌曲的评论有很多贵州人泪目。

有人说:贵州因为交通不便,导致经济发展受限,到了18岁外出务工也成了很多贵州底层小孩的成人礼。

有人说:贵州人在家的,认了命,外出的,拼了命。

一批贵州人一家三代守着家乡的老店,做到地老天荒,想放假就放假,也不指望着做大做强开分店,知足常乐,成了他们的精神信条。

一批贵州人卷上铺盖离开黔东南,去更富饶的地方想赚点钱,满足生存需求,是他们朴实的愿望。

今天我们说贵州人松弛、自洽、庆祝所有无意义;

但其实背后侵染着揪心的玩笑和漫长的白日梦。

贵州人也不是松弛,而是悟了,也看透了。

我时常觉得贵州人有一种很宝贵的精神内核:即使赚不到钱,也总要好好生活。

当我们身处下沉时代,难以爬坡;

当牛马们终日被搞钱焦虑和生存内耗包裹;

时代当下,人人都需要当一秒钟贵州人,因为学会哄自己开心真的很难得。

罗曼罗兰的那句话,也许恰恰适合贵州人: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透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作者/ 牛小玲‍‍‍‍‍

编辑 / 姜 姜

视觉 / Jane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

后台回复“加群”,进入读者粉丝群

贵州的松弛感‍‍‍‍‍‍‍‍

已经next level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