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和林婉儿大婚的时候,丈母娘李云睿从封地信阳不远万里送来了内库账目当做大婚贺礼。

当然这个贺礼不简单,早就听说内库是个好买卖,范闲当时进京都,各路人马都想方设法阻拦范闲接手内库,谁承想现在真的到手了,却直接负债两千万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公主掌管内库多年,如今要换人了,居然亏空这么多,不说是坑范闲恐怕都没人相信。

庆帝自然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并且要撤回旨意,不让范闲继续接手内库。

他这么做的真相也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而暴露出来。

内库亏空,其实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

第一个,是监察院一处邓子越提出的查抄贪官家产,没收充公的办法。

朝廷正在查处官员贪腐,虽说范闲牵头给的名单中,都是和二皇子有牵扯的官员。但经过都察院之手,贪腐名单不断得到壮大。

监察院虽说没有参与办案,但一处本就负责监察京都百官,这时候如果借机查抄,搜来的一切家产都要没收,自然也是进了监察院的口袋。不失为一个帮范闲填补内库亏空的好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方法虽好,却怎么说也是处在灰色地带。如果范闲做了,肯定会被都察院御史参上一本。

当初赖御史被庭仗,多多少少和范闲脱不了关系,都察院的御史们自此之后对范闲更是睁大眼睛盯紧不放。考虑至此,范闲自然没必要自己往他们身上撞。

第二个方法,则是陈萍萍的建议,庆余堂。

庆余堂的掌柜们都是当年任职内库的人选,对叶轻眉俯首帖耳,言听计从。

内库归为公家之后,他们便在京都各个商铺当掌柜的,做起了职业经理人。对各商铺的账目了如指掌,自然手中也有不少把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范闲接手内库,掌柜们心甘情愿为范闲出力,舍得一身剐,利用这些把柄让京都商铺把钱拿出来,填补内库亏空。

说是陈萍萍的计策,背后肯定是庆帝指挥,为的就是一箭三雕。

既能帮助范闲度过危机,又能借范闲之手除掉庆余堂掌柜们,还能平了内库的帐。

如陈萍萍所说,李云睿刚把内库账目送给范闲,他和庆帝已经知道内库亏空之事,让范闲接手也是提前想好了对策。

当初叶轻眉被人刺杀,庆余堂这些掌柜的都掌握内库秘密,不能直接杀掉他们,可也不能放他们回家。只好把这些人都圈禁京都,秘密看守。

这么多年,这些人就像是烫手山芋,扔也扔不掉,吃也吃不了。

范闲接手内库,一切就能迎刃而解。

庆帝知道,只有范闲能让庆余堂那些掌柜的心甘情愿为他冒险拼命,也只有这样才能掩人耳目除掉这些掌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庆帝做事向来提前规划,深谋远虑,步步为营。

安排内库亏空,可想而知也是为了让范闲按照他的计策走入下一步。

其实也不难想象,这么大一笔亏空,靠个人力量根本不可能凑出来,哪怕皇亲国戚也只能仰天长叹。

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放在面前,哪个正常人会拒绝?

庆帝却没想到,范闲就不是个正常人。他跟叶轻眉一样,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范闲不仅拒绝下属邓子越的建议,更不接受庆余堂掌柜们的涉险。

庆帝自然也慌了神,急忙召范闲进宫,想要撤回让范闲接手内库的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当中有担心,也有威胁。

担心是因为范闲毕竟是亲儿子,内库亏空本是李云睿干的,不该由他背锅。做老子的为他想好对策他却不用,这么大一项亏损,他能接的下吗?

威胁则是没想到范闲不按照他的套路来,既然不听老子安排,那这个内库你也别想接手了。

庆帝一句话更是暴露了他内心真实的想法:这娘俩是有点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对叶轻眉忌惮大于喜欢,叶轻眉力量过于强大,让他感到害怕。不仅如此,叶轻眉的能力已经超出他的控制范围。对庆帝来说,不管是谁,只要威胁到了皇权,只有死路一条。

范闲虽然是他的亲生儿子,可他母亲确是叶轻眉,这不免让他心里隔了一层。

庆帝对范闲始终是利用大于亲情,这就是主要原因。

说出这句话,也是暗示了庆帝对范闲有了同样的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