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从永宣至宝到雍乾秘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6406

十五世纪(尼泊尔)铜鎏金帝释天坐像

14×7.5×15.3 cm

1.日本茧山龙泉堂旧藏;

2.日本私人藏家旧藏

估价:RMB 80,000 - 120,000

注: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香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帝释头戴錾花宝冠,顶挽高髻,耳挂火焰形耳饰,双目下视,嘴角上挑,面容闲适而静谧。本尊躯体饱满,通体线条感极强,体现了尼泊尔佛像高超的铸造技艺。颈、臂、腰、手镯、脚踝等处均佩饰项圈、钏环,其上镶嵌有各色宝石,十分华美。帝释天重心置于左侧臀部,左腿盘坐平稳,右腿自然盘屈于身侧,左手撑于身后,右手则置于膝上,身体呈现极为舒展松弛之姿态,为帝释天造像所特有之样式。整件作品造型生动自然,肢体、肌肉的塑造极为洗练,富有雕塑美感,是一件十分精致的尼泊尔造像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世纪 帝释天 H:26.5cm

北京保利2014年12月4日 编号6676

成交价:RMB 13,110,000

帝释天造像的数量有限,且常出现于尼泊尔造像体系之中,同类可参考现藏于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之尼泊尔15世纪帝释天,以及北京保利2014秋拍1311万释出的一尊帝释天造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尼泊尔 15世纪 帝释天 H 26.3cm

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帝释天,亦作“帝释”“帝释尊天”,梵文音译为“释迦提桓因陀罗”,为佛教中忉利天之主,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第二位天王,也是四大天王及地居的天、龙夜叉伞兵的统摄者。《大智度论》记载,帝释天原是摩伽陀国的婆罗门,姓侨尸迦,名摩伽,生性乐善好施,所以死后成为忉利天主。他的主要职责是保护佛陀、佛法和出家人。如佛陀在树下修道时,恶魔进攻扰其禅思,帝释即吹响贝螺,保护佛陀;佛陀涅盘时,帝释天又显身,念诵颂诗;他还保护佛陀的舍利。有关帝释天的佛传故事常常出现在佛教艺术作品当中,其中帝释天往往手持宝盖,与大梵天随侍在释迦的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6407

明永乐铜鎏金五股金刚杵

“大明永乐年施”款

L:17.5 cm

1.日本德川家族旧藏,曾于福井市本瑞寺供奉;

2.日本百年佛具店林大佛堂旧藏,1930年7月14日购自德川家族后人;

3.重要私人收藏

估价:RMB 900,000 - 1,200,000

杵是佛教法器名,原为古印度的一种兵器,佛教密宗用以示坚利之智,是断烦恼、伏恶魔的法器。用金、银、铜、铁或硬木制成,长八指至十六指,其中以十六指为上,十二指为中,八指为下,两端有独股、三股、五股等。一般认为金刚杵象征菩提心,不持金刚杵念佛,念佛就达不到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传佛教自元代起实现了包括西藏在内的全国藏区的集权管理,明代洪武年间方得到中央王朝的认可,但因其复杂的区域政教情势而被明太祖采取了“多封众建,因俗以治”的管理政策,并在明成祖永乐皇帝时期的到了全面的贯彻与发展,其独特的宗教理念深刻的改变了整个明代与清代的宫廷宗教文化,而这一时代巨变的最佳印证即北京宫廷与西藏宫廷寺庙所保存的各类造像与法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永乐 金刚杵

H:22.5cm

清宫旧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对金刚杵采用失蜡法精密铸造而成,中部柄处从右至左横刻“大明永乐年施”六字楷书横款,当为永乐宫廷之法器。其铸造所用铜质细腻,厚重而坚实,两边各有五股,代表五佛五智义,每一股装饰有细密的连珠纹,皆为摩羯吞口,长吻卷曲,上吻长于下唇,耳小耸立脑后,鬣发直立形如钢针,呲牙咧嘴,獠牙外露,面部肌肉突出,健硕又有力量,下托以仰莲座,整体线条浑厚劲健,于存世已知永乐宫廷金刚杵中典型样式。随杵可见原配软垫,其上墨书“念佛为光”“庆鲁义善净云”及各式法印,应为重要高僧所珍藏之法器,殊胜难得。同类可参考清宫旧藏之永乐款金刚杵,故宫此对金刚杵与金刚铃相搭配,为永乐四年(1406年),西藏尚师哈立麻千里迢迢,到南京觐见永乐帝,永乐帝的御赐之物。参考其渊源,此件金刚杵其原配软垫应为其旧藏之主人修行所用之物,或为重要高僧所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6421

明万历十一年三彩菩萨立像一对

铭文:万历十一年,清明吉日造。本县东关琉璃匠,乔世香,男,乔永杰

身高:80 cm;座:41 cm;身高:74 cm;座:42 cm

1.民国初北京古董店达古斋霍明志旧藏;

2.巴黎Drouot,1932年2月17日,编号54、Lot55;

3.北京保利拍卖,2020年10月19日,编号5202,成交价:RMB 2,300,000

出版:

1.《霍明志收藏:中国艺术品》(Objets d' art de la Chine: Collection Paul Houo-Ming-Tse),Hotel Drouot,,巴黎,1932年;

2.《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上)》,保利艺术研究院编,编号172,北京,文物出版社,2020年

估价:RMB 1,000,000 - 2,000,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代三彩制品为在未上釉的素胎上,施以绿、黄、茄紫三色烧成,始于明正德年间。西人嗜此声价极高,一件之值辄及万金,以怪兽形制最为奇特,人物次之,若花鸟价亦不赀也。三彩瓷器历代少有烧造,其生产和存世量相对较少,市场罕见,世界各大博物馆亦鲜有收藏,而此件明代三彩菩萨立像一对,不论造型施色以及题材或尺寸,均极为出众,实为一件存世量不多的明代遗珍。

此像形态饱满,长髯飘动,祥和之气洋溢,是一件极为罕见的明代宗教艺术精品,极为难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对观音高螺髻,戴宝冠,面目秀美,身着衣裙帔帛,胸前饰璎珞;褐色螺结高耸,长耳垂肩,面相丰满。眉间清秀,弯眉高鼻,双目微睁,目光下敛,嘴唇饱满盈巧。颈部和腰部赘肉层叠,富态毕显。身着绿色披肩,下衬黄袍裙,贴合身躯,整齐利落。双手结禅定印置于胸前,托一绿色吉祥缎,亭亭玉立于仰覆莲花座,莲瓣饱满圆润,莲尖翘起,排列规整。釉色调和适宜,恰如人物的皮肤色泽,逼真生动,姿势自在轻松。佛像施绿、淡褐、黄三色釉,局部饰黑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件底座背面用暗刻之法,施以橄榄色釉水书“万历十一年,清明吉日造”款,后落“本县东关琉璃匠,乔世香,男,乔永杰”工匠款。明确了此件的烧造日期,于明代三彩造像中亦十分难得罕有,据考应为纪念明朝皇亲武清侯李伟(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慈圣李皇太后的父亲)所造塑像。

19世纪末这对素三彩文殊菩萨售去法国,后被北京古董店达古斋的主人霍明志获得,并被收录到1932年出版的法文版《霍明志收藏中国艺术品》中。1932年2月17日这对素三彩文殊菩萨在巴黎著名的Drouot拍卖大楼被拍卖(拍卖成交价为1.1万法郎。有趣的是,与此同一时期,1930年的法国Baudoin拍场中曾上拍过一件明永乐铜鎏金释迦摩尼坐像,当时的成交价格约为5900法郎,此佛像后于香港苏富比2013秋拍拍出了2.36亿港币的天价)。2008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这对素三彩文殊菩萨又被成功拍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霍明志收藏:中国艺术品》及霍明志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6443

清乾隆 六品佛楼铜泥金“本生上乐王佛”

“大清乾隆年敬造”“无上阴体根本”款

15.5×10×21.2 cm

备注:日本藏家旧藏

估价:RMB 250,000 - 350,000

注: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香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尊上乐王佛为双身,主尊三面六臂,每面各三目,头戴骷髅冠,发髻向上飞扬,嗔怒相。主尊赤裸全身,肩披帛带,身披象皮,腰東虎皮裙,佩饰耳珰、人头和骷髅头项、臂钥、手镯、脚镯。左手原应持金刚铃,右手原应持金刚杵,法器部分或已失。双臂相交拥抱明妃,双腿环绕主尊腰间。主尊展右立,双足下各踩一人。左足下之人仰卧,右足下之人俯卧。明妃一面三目四臂,头戴骷髅冠,赤发忿怒相。椭圆形覆莲底座,底座正面上方刻“大清乾隆年敬造”七字楷书横款,下沿阴刻“本生上乐王佛”名称。此尊尺寸约20公分,为清代乾隆宫廷六品佛楼所供小佛之标准尺寸,从其铜烧古并泥金的工艺方法与刻款制式亦可看出其应为标准的六品佛楼,极为难得。同类可参考故宫梵华楼所供本生上乐王佛,其供于西壁第三层第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乾隆 本生上乐王佛

H:20 cm

清宫旧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六品佛楼是清宫重要的建筑形式,其重要性在于这种独特装修的佛楼一再出现,反映出乾隆帝对这种建筑及其内部陈设思想的重视和青睐。六品指的是藏传佛教修行所必须经过的六个次第(阶段),即般若品、功行品、德行品、瑜伽品、无上瑜伽品父续、无上瑜伽品母续。每层楼上供小佛像,下层供佛殿和唐卡。每座六品佛楼共七间,除中间一间上下供佛与宗喀巴大师像外,其余六间分别代表般若品、无上阳体根本品、无上阴体根本品、瑜伽根本品、德行根本品、功行根本品,以契合藏传佛教黄教所主张的显密兼修、依次而行,由浅入深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通常六品佛楼楼上每间供小型黄铜造像122尊,六间共供732尊,从乾隆二十二年至四十七年间(1758-1783),清宫先后修建和装修的六品佛楼达八处之多,紫禁城内有其四:建福宫花园内的慧曜楼,中正殿后淡远楼,慈宁宫花园内的宝相楼,宁寿宫花园内的梵华楼;长春园有其一:含经堂西梵香楼;承德避暑山庄有其三:珠源寺中的众香楼,普陀宗乘寺大红台西群楼,须弥福寿寺妙高庄严西群楼。目前,只有紫禁城里的梵华楼中的绝大部分佛像、唐卡和佛塔,甚至法器保存至今,其它各处或毁于战火;或毁于火灾;或楼虽在,内中一切供器佛像、佛塔已荡然无存;或文物流散在外,难获镜圆。

挹古芳——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6011

明崇祯 珐华观音菩萨及善财、龙女组像

“大明崇祯四年七月吉日记”“阳城县东关匠人乔永宁造”款

H:39.5 cm

估价:RMB 350,000 - 550,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省阳城县海会寺琉璃塔局部

珐华器的烧制技术源于琉璃,唯助熔剂以牙硝而不同于琉璃,先采用沥粉技术勾勒出纹饰轮廓,再以所需彩料填花纹色彩入窑烧成。据许之衡所著《饮流斋说瓷》载,“珐华之品萌芽于元,盛行于明。大抵皆北方之窑”。在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山西地区流行烧造以佛道二教神像为题材的珐花塑像,延续至清初仍有烧造。

本品体量颇大,塑观音菩萨结跏趺坐于洞石台座之上,头戴风帽,面容慈祥端庄,发髻高挽,面如满月,双目低垂凝思,神情娴雅平静。台座两边立有善财童子及龙女,身后雕塑两座山石矗立,上分别有白鹦鹉及净瓶,正是观音菩萨的身份标识。通体所施孔雀蓝、茄皮紫和谐映衬,沉静素雅,造型工艺精湛,立体写实,为珐华器中少见之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重要的是本品为罕见带有明确纪年款及制作工匠姓名的珐华造像,两处矗立的山石背面分别刻有“大明崇祯四年七月吉日记”“阳城县东关匠人乔永宁造”两处题记,这两处题记一方面为同类器物的断代提供了依据,具有断代标准器的意义;另一方面对城阳县“乔氏”工匠家族也提供了新的资料。

乔氏先祖为陶瓷匠人,祖居陕西西安龙桥,唐代迁至高平桥沟村,大约是在宋代迁至阳城游畔沟从事瓷器生产,后为取材方便,遂迁至后则腰定居。专门从事黑、绿瓷器和琉璃的生产。目前见有成化十九年(1483)匠人乔云和其子乔彬、乔凤为城内汤帝庙献亭炼制的戗脊鸱吻,嘉靖四十年(1561)乔家匠人为海会寺新建的十三层琉璃宝塔烧制了佛祖出生、修行等佛教故事琉璃浮雕,以及十三层外圈平台上的擎檐柱、栏杆、栏板、栏额等琉璃构件,此外还有隆庆元年(1567)、万历元年(1573)、万历三年(1575)、万历三十六年(1608)、万历四十四(1616)等众多带有纪年的作品。大英博物馆藏有一“珐华观音塑像建筑构件”,背后有“大明万历卅三年四月本关匠人乔永宽、宁仝造” 题记。本品为所见极少的带有崇祯纪年的乔氏匠人作品,殊为可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6024

明末清初 德化窑“何朝春”制药师佛坐像

“何朝春”款

H:24 cm

备注:纽约苏富比,2012年9月12日,编号89

估价:RMB 700,000 - 900,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6067

明正统 铜漆金地藏菩萨

H:30.5 cm

备注:附日本旧包装

估价:RMB 200,000 - 300,000

此尊地藏王菩萨头戴花冠,头顶束高发髻,余发垂肩,耳际缯带飞扬,耳下垂圆环,盛开莲花状。面相圆润,眉脊拱挺似弯月,双目微开,下视芸芸众生,直鼻高耸,双唇微开,嘴角带笑,给人以慈祥宁静之感。上身双肩披帔帛,帔帛沿手臂缠绕至手腕处,胸前饰璎珞,随着胸廓与腹部的起伏而变化,刻画精美,动感十足,双手各拈一枝莲花,开于两肩,两只莲花枝叶繁茂,生动自然。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宝带,游戏坐于莲台之上。莲座亦颇具特色,上下沿各饰连珠纹一道,莲瓣里外双层敷施莲座一周,内层挺立饱满,瓣尖饰上卷类火焰纹。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一尊带铭文“正统六年七月吉日造”的观音菩萨坐像,与本尊的莲座制式几乎完全一致;另,青海博物馆藏一尊刻有“正统年奉佛段福龙施”款识的不空成就佛造像,除莲瓣样式略微复杂些,余处与本尊风格工艺相近。整个造像比例协调,表现处理得当,具象写实,工艺精湛,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造像艺术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永乐、宣德年间的金铜造像以西藏、尼泊尔等地佛教造像风格为基础,于其上增添华美矜贵的皇室宫廷味道,使中国佛教造像艺术达到巅峰期。正统时皇室对佛寺的施舍相对减少,传世作品也不多。此件作品无疑延续了永乐朝作品造型,香港佳士得2013年5月29日拍卖同样带有「正统丁卯年」(1447)鎏金铜莲花手观音坐像,编号2138,可作参考。明代至正统时期时,皇室对佛寺的施舍已逐渐减少,传世作品甚为稀少,此尊即是这一转折期的代表作品,亦能传承永宣造像的精华,是明代宫廷造像的典范,具有极其重要的宗教、艺术与历史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正统六年(1441) 铜鎏金观音像

清宫旧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座背面下部阴刻“正统六年七月吉日造”楷书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正统 铜地藏菩萨

清宫旧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座上刻“大明正统九年岁次甲子,造佛人高义”款识

地藏、观音、普贤及文殊为中国佛教中受众最广的四大菩萨,其各居一座仙山,地藏菩萨居安徽九华山。据传,《地藏经》于唐朝自梵文翻译成汉文,地藏菩萨在中国之形象亦于此时出现。从敦煌壁画及现存铜像可见地藏菩萨于此时期之形象,造像多戴五方冠,手持如意宝珠及锡杖。唐朝时来华求法的僧人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故其所在的九华山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而得名,地藏菩萨发宏愿要救渡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流传,又称大愿地藏菩萨。《须弥藏经》载:“地藏菩萨令众生衣食丰足、身心安宁;救度众生离一切苦恼。”故而深受世人敬仰。另《地藏菩萨仪轨》《地藏菩萨十轮经》载:“地藏菩萨是一切菩萨的清净眼目,能带领一切菩萨修行。”因藏菩萨佛法宽广,“五浊恶世”(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拔无边众生苦恼,就无量众生道业”;让众生能深信因果,归依佛、法僧“三宝”。故而在汉传佛教中,地藏菩萨地位极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6068

明中期 铜鎏金观音菩萨

H:39 cm

估价:RMB 550,000 - 850,0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尊为一尊典型的汉传佛教崇奉的佛像,结跏趺端坐,戴花冠,大耳垂肩,佩花形耳饰,耳边缯带向上翻卷,面形宽大饱满,双目俯视,神态慈祥宁静。躯体健硕,结构比例精准。上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高束腰僧裙,胸前配挂伞状璎珞,腰间束带,下腹露出蝴蝶结,极具装饰意味。衣缘錾刻吉祥花草纹,纹样清新精美。衣褶布排有序,衣纹流畅自如,厚重写实,极富质感,继承了汉地造像注重衣褶刻画的传统。尤其是小腿部椭圆形衣褶,是明代汉地造像常用的装饰手法。双手置于胸前,呈观音典型之手印。同类可参考北京文物精粹大系《佛造像卷(上)》图版第39件之明观音菩萨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观音菩萨像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

《佛造像卷(上)》图版第39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6070

清乾隆 铜泥金六品佛楼狮子幢母

“德行根本”“狮子幢母”“大清乾隆年敬造”款

9.5×7.6×12.5 cm

估价:RMB 250,000-350,000

注: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香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尊出自清宫六品佛楼的铜造像,每尊佛像都属有三种款式:纪年款、佛铭款和所属品名款,是“六品佛楼”所供佛像的一个重要标识。此件狮子幢母造像游戏坐于单层覆式莲座上,台座上有三周连珠,正前方铸“大清乾隆年敬造”款,台座前錾刻佛名“狮子幢母”,台座后錾刻“德行根本”,指明此尊曾供奉于清宫某六品佛楼中第五间。尊像菩萨装,一面二臂,头戴五叶冠,葫芦形发髻,耳后有束发缯带,面相宁静。袒露上身,肌肉极富质感,肩披帛带,下身着裙佩饰耳珰、相连、臂钏、手镯、脚镯,装具华美。整体做工精细,结构匀称,为标准的六品佛楼造像佛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6071

清乾隆 铜鎏金骑羊护法

H:33.5 cm

估价:RMB 300,000 - 500,000

此尊骑羊护法,三目圆睁,眉毛上挑,咧口卷舌,獠牙外露,短须络腮,呈忿怒状,双臂舒展,双手结期克印。头戴藏式圆盔笠帽,身着长袍,衣袖飘扬。以威震三界坐姿侧坐在山羊上。山羊角相互纠结,躯体呈奔走状,山羊下踩莲花底座之上。整像造型生动,工艺精良,凸显出护法神的威猛之相。同类可参考天津文物公司旧藏之18世纪骑羊护法像。
版权声明
专委会微信公众号文章来源于作者授权或者投稿文章,大部分转载文章都尽量标明了出处以及作者信息,版权都归作者所有,若涉及到版权问题,请添加:997083770 联系删除,谢谢!(文玩收藏 送拍问题也可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