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健康领域,创新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位于这个领域前沿的罗氏中国加速器正如一艘驶向未知海域的航船,带领着众多初创企业穿越科研与商业化的浩瀚大海。近日,肽度TIMEDOO有幸在BEYOND Expo 2024现场独家访问到了这艘创新航船的舵手——唐秋嵩博士,罗氏中国加速器的负责人。在这场深度对话中,唐博士为我们探讨了中国本土医药创新生态圈的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遥望中国的医疗行业快速进展的大潮,罗氏中国加速器无疑是其中浪头的引领者。2021年,罗氏集团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的罗氏中国加速器,在政府与战略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启动。唐秋嵩博士认为让罗氏中国加速器在白热化的创新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首先是其背后罗氏全球的持续投入,以及罗氏制药深耕中国30年的全医药价值产业链布局所带来的深厚资源和优势。早在2004年,罗氏就在中国成立了研发中心,这是罗氏在新兴市场设立的第一个研发中心,也是跨国药企在上海独资建立的第一个研发中心。2019年,罗氏追加投资8.63亿人民币将研发中心升级为全新的罗氏上海创新中心(RICS)。2022年,为了进一步在中国推动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罗氏上海创新中心(RICS)正式升级为罗氏中国创新中心(CICoR),拥有新药研究与早期开发的独立决策权,覆盖免疫与肿瘤等疾病领域的新药研发,持续不断地为中国和全球患者开发创新的药品。

△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

作为首个罗氏自主建立并运营的加速器,罗氏中国加速器能够整合罗氏自身资源与优势,以敏捷灵活的合作方式,为初创企业提供支持,并根据市场的快速变化,迅速调整战略方向。这种从早期研发到临床再到商业化的全链条个性化扶持使得罗氏中国加速器更像是一所开放的创新学院,而不仅仅是资源的提供者。

寻找颠覆性创新企业

关于当前罗氏中国加速器所支持的创业项目,唐秋嵩博士透露:“自2021年成立以来,我们已筛选了400多个初创企业,截至目前,已有18家成为我们的成员企业。”他强调,加速器重点关注三个领域:独特的生物学理解、创新的技术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和数字化领域的独有算法或数据。罗氏中国加速器目标就是寻找在这些领域内进行颠覆性创新的初创企业。

目前,这18家成员企业覆盖了上述三个不同的板块。并且,现有成员企业已与罗氏中国创新中心开展了超过10项的早期研发合作项目,这些合作涉及靶点发现、技术平台合作和算法应用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合作,也能够将外部创新带给罗氏,为罗氏的内部研发管线提供助力,未来满足更多患者的未尽之需。

△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实验室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实验室1

AI正深刻改变药物研发的全过程

而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技术的未来展望上,唐秋嵩博士提供了观点深刻的分析。他认为,AI正深刻改变药物研发的全过程,其影响是巨大且颠覆性的。在早期药物探索阶段,比如找到合适的靶点或研究疾病的生物学背景时,AI可以辅助我们更快地做一些筛选、排序,筛出一些有潜力的靶点,让我们来进行实验的验证。当进入分子设计和优化时,AI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例如通过分析蛋白的晶体结构找到合适的结合位点或设计药物小分子,大幅减少实验和合成工作量;在药物进入临床阶段,A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患者筛选和入组,辅助制定临床实验方案以及临床终点的选择。

唐秋嵩博士更进一步指出,AI的成就离不开“算法”、“算力”和“数据”这“三大基石”的支撑。制药企业常依赖专业硬件厂商提供的算力,并面临如何将外部算法应用于内部数据的挑战,以产生有助于药物开发的洞见。AI公司拥有的独特算法,能被应用于多样化的药物研发场景,对于药物研发具有极高价值,是值得进行合作的重要资源。同时,强调了对数据隐私的尊重和保护,亦是保证科研道德和创新可持续性的关键。

AI领域的探索与投入

罗氏中国加速器在AI领域的探索和投入体现在几个方面,旨在推动药物研发的前沿技术革新。首先,罗氏中国加速器的成员企业中,有多家企业利用AI和算法开拓药物研发的新局面。

△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实验室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实验室2

我们注意到剂泰医药的引入,该公司将AI技术应用于药物剂型的优化和靶向递送上,通过高效的平台解决药物设计领域的挑战。唐秋嵩表示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成效性,优化药物的理化性质,确保药物可以精准到达预定器官,从而减少潜在的副作用。

而另外一家聚焦大分子药物设计的企业——华深智药则运用自身开发的算法进行抗体蛋白质结构预测和抗体设计,通过AI技术找到难以通过传统实验方法发现的抗体结合位点,提升抗体的特异性和结合亲和力

除了对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的研究,一家多肽药物领域的初创企业——呈元科技也获得罗氏中国加速器的青睐。该企业利用AI算法设计环肽,针对曾被认为难以成药的靶点(如转录因子),开辟新的药物研发途径。

在全球范围内,罗氏也与知名科技企业进行合作,利用其算力和AI技术加速药物研发进程。罗氏旗下基因泰克公司与英伟达开展的AI平台合作便是一个明显例证,这项合作旨在应用英伟达世界领先的加速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相结合,从而提升基因泰克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加速新疗法和药物的发现和开发。同时,罗氏也重视寻找并整合先进的AI技术资源,例如基因泰克收购了一家拥有机器学习和生成式蛋白质设计算法的初创企业Prescient Design,利用机器学习来识别、优化和设计抗体,有助于更快地将抗体疗法推向临床试验,早日惠及患者。

罗氏中国加速器在药物研发领域内通过培育AI技术驱动的初创企业、与全球科技巨头合作以及收购具有前沿AI算法的初创团队等多种方式,展现了其在推动医药技术革新、加速药物研发进程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这些努力不仅加快了研发进程,提高了药物研发的效率和精确度,也为未来药物研发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1个人公司”的可能性

随着AI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在BEYOND Expo 2024开幕式上,有专家预见“1个人公司”的未来可能性。谈及此观点,唐博士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模式的出现,这种情况在药物研发领域也逐渐成为可能。许多初创企业已经采取将大量重复性和验证性工作外包给CRO(合同研究组织)的模式,有效减少内部研发人员的需求。这种做法体现了一个趋势——未来,传统意义上需要由多人协作完成的实验和验证性工作,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机器人执行和算法预测。

△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灵活办公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灵活办公空间

然而,唐博士同时强调,尽管机械性和重复性的工作可由外部力量承担,但医药研发的核心——包括识别疾病靶点、高质量的数据分析和诠释,以及临床试验的组织和管理——仍然需要依赖于内部的生物学家、科学家和拥有丰富临床经验的管理人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原创性工作对于确保研发项目能够精准定位疾病、解析外部服务提供的数据,以及最终推动药物成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未来医药领域“一人公司”的模式有一定的可行性,这背后得益于科技发展、智能化工具的应用,以及全球化合作模式的推广。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创新模式,也仍然需要人类的智慧和专业知识作为不可或缺的核心驱动力。在医药研发的关键和原创性阶段,内外的结合、专业与创新的融合依旧是实现突破和成功的必要条件。

通过这一次深度的对话,可以看出罗氏中国加速器的行动和策略不仅展现了其作为创新领先者的地位,而且也预示了医药领域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其通过赋能创新技术、整合全球资源,和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为中国乃至全球医疗健康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们期待罗氏中国加速器能继续引领医药创新,打开未来医药研发的新篇章。

专访嘉宾

唐秋嵩博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秋嵩博士

唐秋嵩博士是罗氏中国加速器负责人,领导罗氏全球首个自主建立并运营的加速器,扩大罗氏在早期研发的外部创新能力,寻找、指导并培养颠覆式创新,与合作伙伴共同促进中国医疗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在加入罗氏前,他在德国和新加坡的战略咨询和投资银行有超过10年的职业经历,曾供职于IQVIA、罗兰贝格和美银美林。唐秋嵩博士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UCL) 学习神经科学,于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获得了计算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在Science, Neuron, Nature Protocols, Cell Reports,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过9篇经同行评审的研究论文。

关于罗氏中国加速器

2021年,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的罗氏中国加速器,在政府与战略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启动。罗氏中国加速器是罗氏全球首个自主建立并运营的加速器,旨在推动中国医疗创新的加速发展,赋能中国本土医疗创新生态圈的建设。罗氏中国加速器鼓励创新的合作模式,聚焦创新药物研发、诊断和个体化医疗,并包含人工智能 (AI) 及数字化解决方案等医学前沿领域,依托罗氏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商业化能力,孵化扶植优质的本土创新企业成长,推动产品早期研发和临床转化。

罗氏中国加速器会为初创企业有针对性地提供资源,包括资金渠道、合作机会、研发经验、先进的实验设备,并根据每家企业个体化需求制定指导方案,助力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

2023年9月,坐落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核心地带的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为罗氏中国加速器成员企业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办公区域和协作空间。

截至2024年5月底,已经近20家本土初创企业从400多家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成为加速器成员企业。这些成员企业均在其研究方向拥有独特建树,覆盖蛋白降解、相分离、表观遗传学、细胞凋亡等多种新生物学机制,小分子、大分子、RNA、细胞治疗等多种药物形式,以及人工智能、功能蛋白质组学、真实世界数据等基于大数据和算法的创新。目前,现有成员企业已与罗氏中国创新中心达成超过10项早期研发合作,共同探索新的科学方向和技术平台。

记者|Damon

编辑|王洪

排版:李丽

图片来源|罗氏中国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