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人工智能时代,化学研究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数据,如同新的化学元素,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正在逐步揭示化学世界的深层奥秘。这种数据驱动的化学研究不仅改变了我们理解物质本质的方式,也对人才培养、科研实践以及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化学与 AI 的融合,使得大模型和经典模型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各展所长,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化学家的工作将更依赖数据分析和自动化工具。从经济的角度看,数据驱动的化学研究有望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而实验教学和竞赛的数字化转型,无疑将为化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在这个变革的十字路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适应并引领这一趋势,培养新一代的化学人才,以及如何在工程经济学的框架下重新定义数据驱动的化学研究。这不仅关乎化学的未来,也关乎我们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持续推动科学的边界。

络绎科学将于 6 月 2 日 19:00-21:00 线上举办“数据驱动的化学:AI 自动化解码化学世界”圆桌研讨,邀请了来自学术界、产业界的嘉宾共同探讨相关议题。本次活动开放报名,报名请点击此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时间

2024 年 6 月 2 日 19:00-21:00

研讨嘉宾

权新峰,复旦大学学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化学系博士,现任西湖大学化学系教学讲师,曾任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副教授。权博士自 2015 年任教以来,积极探索并实践以主动性学习和高阶思维培养为主导的课堂教育。近期教学的兴趣点为基于提升学生认知信仰(epistemic belief)的教学模型的设计和有效性研究。曾荣获 2019 年四川大学第三届“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竞赛决赛一等奖。荣获四川大学 2021 年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臻杰,幻爽科技 CEO。曾担任埃森哲行业专家,专注智能制造及新商业领域研究;长期担任智能物流及制造领域团队专家顾问及企业核心成员,对技术转化及市场洞察有专业见解;曾担任大型集团企业信息化,新零售规划负责人等岗位,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企业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永策,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实验中心高级工程师,主讲分析化学实验及化学信息学课程。设计开发的 MLabs 移动虚拟实验室 APP 和 moolsnet 实验平台支撑了实验混合教学的新模式,累计使用者超 45 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4 项。

嘉宾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昶旭,清华大学化学系学士、博士毕业。2015 年起在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22 年起,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嘉庚创新实验室双聘副研究员。研究兴趣为面向物理和化学自动化实验。同时着力交叉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主持多项省级、校级教改及“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国内首个《化学自动化》课程负责人。iScience 客座编辑。中国物理学会科普专家演讲团成员。

议程安排

19:00-19:05 主持人开场介绍

19:05-19:20 嘉宾自我介绍

19:20-20:40 议题讨论

20:40-21:00 自由交流

主要研讨内容

1. 数据驱动的化学期待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大模型与经典模型在化学领域的责任区

3. 未来化学的日常工作模式畅想

4. 从工程经济学角度重新思考数据驱动化学

5. 实验教学与竞赛的数字化变革

6. 生成式 AI 对化学教育的影响

参与方式

本次为线上活动,为保证活动质量与效果,请点击络绎GO跳转活动详情页,点击小程序页面最下方“报名按钮参与本次活动。报名成功后,待内部工作人员审核通过,我们将与您详细对接会议信息。

本文内容不代表平台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以个人官网/官方/公司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