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4237个

就业创业 “就在唐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4日,在河北华通线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塑缆车间,老师傅正在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河北日报记者 师源 摄

4月12日,唐山市与北京市石景山区、天津市武清区、廊坊市等7地人社(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共同签署就业创业协作协议。区域协作成员单位将在就业创业服务职业能力建设、创业导师(培训讲师)管理使用等方面,加强融合交流、优势互补,共同为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打通绿色通道,探索建立高效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互通机制,平均每月相互推荐不少于200个岗位。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唐山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政策供给,开辟多元就业创业途径,建设舒适就业创业环境,全力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创业城市,打造“就在唐山”就业创业服务品牌。截至4月底,该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万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近3.2亿元,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389人次。

增强就业服务能力,加大就业帮扶力度

“一代代垦区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倾力打造‘中国生态稻米之乡’……”5月6日,在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农场农垦记忆馆内,讲解员毕文鑫正热情地向参观者讲解农场情况。

可在半年前,毕文鑫还在为找工作发愁。“大专毕业后,我找到的工作都不太稳定。去年12月,我回到老家景园村,准备过完春节再去找工作。”讲解任务结束后,毕文鑫告诉笔者,虽然做了计划,但能否找到适合岗位,她心里也没底。

让毕文鑫没想到的是,还没过春节,自己的工作就有了着落。“得知我的情况后,农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来到家里,询问我的就业需求。”毕文鑫说,“没过两天,工作人员再次登门,将农场招聘讲解员的信息提供给我,这份工作稳定、离家近,虽然需要考试,但我愿意试一试。”

经过一番努力,毕文鑫于今年1月顺利上岗。“感谢服务站让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如今,每天向外地客人介绍自己的家乡,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依托农村综合服务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唐山市在全域范围内布局“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通过就业服务端口前置、重心下沉,重点开展政策宣传、职业介绍、创业指导等9项工作,让就业岗位“通村(社区)入户”,畅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米”。

为让用工和就业精准匹配,唐山市引导各地“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广泛征集辖区用人单位招工需求,建立岗位库,并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第一时间“送”岗上门。同时,通过市、县(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定期向服务站推送该市用工信息,助力就业者从“好就业”向“就好业”转变。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4237个,推送用工信息8.9万条,帮助1.5万余人实现就业。

为持续增强就业服务能力,唐山市针对灵活就业人群,打造“1+N”就业模式,即建立1个中心城区零工市场和N个乡镇、社区(村)零工驿站,构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灵活用工就业服务网络,实现城乡就业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该市建成零工市场23家、零工驿站355个,发布岗位2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5万人次。

为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唐山市动态摸清重点群体底数,开展“春风行动”“职引未来”等系列专项活动,通过“现场对接+直播带岗+网络招聘”方式,力争做到招聘服务“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实现供需双方及时有效匹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26日,在丰润区唐嫂家政实训中心,河北福嫂李慧(右三)与新入职的唐嫂一起进行育婴早教实操演练。河北日报通讯员 纪杰 摄

打好惠企政策“组合拳”,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开展安全教育、宣传企业文化、解读公司制度……5月21日,河北华通线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通线缆)举办了一场入职员工培训会,20余名新员工对公司概况和各项工作有了清晰认识,增强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新员工入职能力培训、老员工技能提升培训……如今,华通线缆初步形成“周周有培训、月月提技能”的培训模式。“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得益于人社部门给予我们的各项稳岗政策扶持。”华通线缆人力资源部部长贾新荣说。

贾新荣介绍,仅2023年,公司就在稳岗返还补贴、减免失业保险费等方面享受到了近50万元的政策补贴。“这笔政策补贴,全部用在员工技能和素养提升上。今年,我们又招聘了105名新员工,为公司发展带来新活力。”贾新荣说。

促就业先稳岗,要稳岗先稳企。唐山市用足“降、返、补”等援企稳岗配套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畅通资金返还渠道,让企业“轻装上阵”,从源头上稳住岗位、稳住就业。

为提升“政策找人”精准度,唐山市人社部门通过上门走访、线上辅导等形式,持续加大就业创业、惠民利企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并对企业进行“一对一”申报指导。同时,对各项补贴申请进行集中审核,积极破解政策落实中的难点堵点问题,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政策红利。

为全力打好惠企政策“组合拳”,唐山市推行“免申即享”“直补快办”等经办模式,依托河北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数据比对,精准确定符合条件企业名单,及时将资金拨付至企业,实现经办流程应简尽简、资金拨付能快尽快。

近日,42岁的迁安市滨河街道孟庄村村民裴金珠通过就业培训找到新工作。“以前,我也做家政服务,但靠老观念、土办法,得不到客户的认可。接受培训后,我获得了养老护理员初级证书,成功应聘迁安一家养老机构。如今,工资每月3000多元,工作能力也得到企业和老人们的认可。”裴金珠说。

为让群众“就业饭碗”接得住、端得稳,唐山市坚持“以产定培、以企定培”导向,依托公办职业(技工)院校和一批服务就业优、师资设备强、社会口碑好的民办培训机构,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在职员工技能再提升、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技能培训等,在打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企业稳岗能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截至目前,该市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389人次。

推动创业担保贷款增量扩面,实施劳务品牌促就业行动

5月21日,唐山华耀通讯器材有限公司里热闹非凡,前来咨询、维修电子产品的顾客络绎不绝。

“多亏市人社局帮助,让公司成功获得1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帮助我们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生机。”该公司总经理杨国明说,“今年年初,公司提交了创业担保贷款申请。不到1周时间,贷款就到账了。而且,公司还享受了贷款利息优惠政策,进一步节省了运营成本。”

不仅千方百计“稳饭碗”,还多管齐下“造饭碗”。唐山市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在解决创业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上的作用,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企,精准保障广大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为推动创业担保贷款增量扩面,唐山市组织开展“贷你创业”助力行动。将贷款最高额度提至400万元,并发挥创业担保贷款聚焦初创期、成长期创业主体的定位优势,打通创业服务体系全链条,实现各项创业服务举措相互贯通。同时,联合商业银行开展创业政银合作项目,打通阻碍业务推进的难点堵点,用好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支持工具,为优秀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信贷绿色通道服务。

近日,丰润区唐山市宏强爱心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唐嫂”品牌获批第一批全国家政劳务品牌典型案例。多年来,“唐嫂”品牌积极为城乡求职妇女搭建家政创业平台。截至目前,已帮助3.24万人次实现就业创业。

唐山市大力实施劳务品牌促就业行动,结合该市12个重点发展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带动就业能力强的劳务品牌,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和劳务质量,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目前,该市培育劳务品牌26个,实现了中高端技能型、高品质服务型、文化和旅游类、民生保障型劳务品牌的全覆盖。

为增强就业发展后劲,唐山市还鼓励企业、社会力量、高校等新建、扩建和改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通过集众智、汇众力等开放式创新,优化升级创业孵化基地,吸纳科技人员创业,创造就业岗位,并通过举办创业创新大赛、融资对接、创业实训、展示交流等活动,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和机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