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巴普罗的独白

编辑|巴普罗的独白

英格兰通过《外邦人法案》向苏格兰敲响了警钟,随即主动开启同苏格兰合并的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体现了英格兰的智慧,《外邦人法案》让苏格兰尝到了不与英格兰商谈合并事宜带来的恶果,同时,英格兰在推进与苏格兰合并方面的主动出击让苏格兰感受到了自身对英格兰的重要性。

英格兰的一些重要利益与苏格兰息息相关,1702年之后,这些利益可以简化为两个要求,即苏格兰的王位继承必须和英格兰同步,拥戴同一个国王,以及取缔令英格兰议员们头疼的苏格兰议会。

只有在这两种要求成为现实之际,英格兰才能防止苏格兰加入法国一方,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这促使英格兰不得不对合并的方式做出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06年,苏格兰和英格兰成立了一个处理合并问题的委员会,委员会于1706年4月16日召开会议,六天之后,议员提出了基本建议。英格兰希望英国作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为整个联合王国建立一个统一的议会,并宣布承认汉诺威的继承权。

苏格兰人把汉诺威的继承权,苏格兰人和英格人之间的平等权利,在联合王国和所有殖民地的贸易、航行自由以及废除互不相容的法律作为基本条款。

两个王国都接受了彼此的要求,但是洽谈合并的委员们并没有在条约中涉及宗教事务,那些签署条约的委员们也没有考虑要转变各自的宗教原则和教会政府。两个王国除了在1706年分别通过法案承认自身的教会外,在合并谈判中对教会问题都保持了缄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这是两个王国谈判委员间一种默契。因为一旦谈及宗教问题,很有可能导致苏格兰民众再发动一次宗教革命,而且盟约派所提倡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会成为鼓动苏格兰人反抗的标语。

1706年,苏格兰议会通过了《确保新教信仰及长老制教会安全法案》,此后英格兰议会也通过了相应的《确保安立甘宗安全法案》,两个王国通过各自颁布法案的方式以确保本国教会的安全,这暗示了两个王国处理宗教问题的途径,即英格兰承认长老会的合法地位,答应苏格兰不再干涉它的宗教信仰。

众所周知,教会是两个王国在合并进程中都不敢轻易越过的雷池,两个王国各尽所能地避免双方在这一方面的冲突。为了成功实现合并,两个王国在教会问题上的让步是必要的。如果两个王国在国力上是对等的,那么这种让步永远不会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在英格兰在经济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这种优势是它在处理两个王国关系时的有利条件,英格兰可以充分的利用自身的优势达到与苏格兰合并的目的。

在两个王国合并的进程中,为了解决宗教问题,英格兰做出了很大让步。1689年以来,虽然苏格兰仍旧和英格兰实行王位联合,但是它的许多政策是独立的。

苏格兰长老会通过各种法案全面地控制着这个国家,长老会对苏格兰国内的主教制毫不留情,和英格兰保持着貌合神离的关系。英格兰起先以强硬的手段回应苏格兰长老会的措施,但是收效甚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两个王国漫长的合并谈判中,英格兰人认识到只有在宗教上做出让步,合并谈判才能取得切实有效的成果。

英格兰努力使国教徒放下对苏格兰长老会的仇恨,尊重苏格兰长老会在苏格兰的统治地位,不在苏格兰建立任何和主教制有关的机构,并允许苏格兰拥有建立长老会政府的权力。

此外,英格兰还向苏格兰许诺,只要两个王国的议会合并为一个议会,苏格兰就能够享有许多独立的权力,合并后的政府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也尽量确保宗教的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03年以来,英格兰主教在苏格兰长期占据着一席之地,他们认为苏格兰应该成为一个信仰英格兰国教的国家。但是1689年苏格兰革命之后,事情的发展出乎英格兰国教的意料。苏格兰长老会通过革命取缔了国内的主教制,将主教们驱逐回英格兰。

英格兰国教徒清醒地认识到像以往一样依赖国王在苏格兰重建主教制已经是一种奢望。16世纪以来,随着英格兰人国家意识的增强,英格兰人越来越看重自身的国家利益。

17世纪初,最符合英格兰国家利益的就是与苏格兰合并,避免苏格兰被他人利用,作为自己的反对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英格兰放弃在苏格兰重建主教制的希望,主动向苏格兰长老会信徒做出让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格兰长老会对合并态度的转变

在英格兰、苏格兰合并问题的相关学术著作中,教会在合并过程中的态度一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有些历史学家声称:教会是反对合并人士的堡垒,实现合并的最大威胁在于教会。苏格兰是一个深度分裂的国家,主要的分歧在于宗教。

1692年,苏格兰长老会在苏格兰宗教领域的主导地位已经建立。国内主教制的清除工作也进入尾声。国家正值百废待兴之际,威廉三世却急不可耐地提出了合并计划。

苏格兰土地贫瘠、人口稀少,其实力远远不如英格兰,这意味着合并可能导致苏格兰从属于英格兰,进而被英格兰同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格兰长老会深信苏格兰的国教只能是加尔文宗,而合并极有可能令主教制度卷土重来,这不啻于将权力从他们手中夺走,苏格兰长老会认为反对合并是防止主教制度死灰复燃的有效途径。

苏格兰长老会对合并的担忧并不是无中生有,实际上,当时深受威廉三世信任的苏格兰新贵乔治·麦肯齐建议威廉三世维持苏格兰的主教制。麦肯齐认为主教制是斯图亚特王朝在苏格兰的政治遗产,是最有利于王室统治的。

麦肯齐认为长老会和共和主义有着天然联系,而且对王室一直心存不满,将会给王室统治带来挑战。麦肯齐的分析确实合理,但他忽视了苏格兰人对主教制的痛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苏格兰人看来,詹姆斯一世在离开苏格兰前对苏格兰长老会仍旧心怀感激,但是一到英格兰,他就将苏格兰长老会视为敌人,苏格兰人认为这是主教制从中作梗的结果。

威廉三世曾短暂地支持过麦肯齐的意见,并试图强制苏格兰保留主教制,但苏格兰的民意很快打败了国王的意图。

1693年,为了实现主教制和苏格兰长老会的和解,威廉三世做出了很大努力。威廉三世下令通过《教会安全法案》,该法案在承认苏格兰长老会统治的前提下,允许主教制存在于苏格兰。威廉三世的意图是想让两个宗教派系渐渐走向联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一举措鲜有成效,大部分主教制牧师并不认同苏格兰长老会政府的统治,他们同样也无法认同效忠威廉三世和玛丽的誓言。威廉三世最后的努力体现在1695年的妥协法案上,该法案允许非国教牧师可以保留他们的教会,并且受到王室保护。

对非国教牧师而言,他们只需要接受效忠宣言,并不需要接受苏格兰长老会政府规定的教义。如果威廉三世的计划成功,那么两个王国的宗教矛盾势必能够缓和。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在17世纪,整个欧洲频繁地爆发宗教战争,就连侵略战争都是打着宗教的旗号进行的。在那样的时代,不同教派的信徒视彼此为不共戴天的敌人,甚至因为信仰不同而导致亲人之间互相残杀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长期以来苏格兰与英格兰之间互相仇视彼此,在1603年之后,这种仇视的态势更加猛烈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几乎不可能实现宗教宽容。

1702年,威廉三世去世。去世前,他曾给议会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希望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的想法。

实际上,无论詹姆斯一世、查理一世、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还是威廉三世,他们都想促使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而且他们也都看到了宗教问题是合并的症结。英格兰的许多政客,例如乔治·麦肯齐等,也预见到了合并是解决宗教问题的一种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威廉三世带领新教联盟成功地抵御了法国路易十四的进攻,但是他未能解决苏格兰和英格兰两个王国的宗教纠纷。苏格兰长老会通过种种途径主宰了本国的信仰,主教制彻底失去了在苏格兰生根发芽的希望。

英格兰则与之相反,1688年以来,非国教各派四分五裂,并没能形成一个比肩国教的教派。试想如若苏格兰臣服于英格兰议会,那么主教制将会逆袭而成为苏格兰的大多数,在苏格兰将会出现大量主教及教区,这将给盟约派带来巨大打击。

1690年以来,苏格兰与英格兰的矛盾不仅仅存在于宗教方面,还存在于经济方面。

参考文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