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徐超龙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5月10日消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院长冼绍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5月14日消息,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原党委书记李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

2024年的4~5月,据《健闻咨询》不完全统计,又有接近20名医疗卫生领域的“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落马,其中不乏三甲医院院长和书记,亦有地方卫健委、药监局等卫生行政机构一把手。尤其是南方某地级市,其多任卫健委领导在三个月内连续被查。

5月的最后一个周一,国家卫健委等14部委再次发布了《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被业内称为“2024年医疗反腐重点”。

《健闻咨询》注意到,“2024年医疗反腐重点”首次将“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的表述纳入其中——聚焦“名院”“名医”等医疗机构的“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管理。而上述这些落马的医疗卫生领域官员、医院院长书记,正是所谓的“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

行业曾认为,去年7月开展的“医疗反腐集中整治”或为本轮医疗反腐的最高潮,到期后便意味着医疗反腐工作可能会暂告一段落。

但诸多迹象表明,医疗反腐常态化和制度化已成定局,一位接近国家卫健委相关人士指出,“仅靠专项整治是不可以的,它需要久久为功,不断持续。医药领域的反腐败只是树立了高压线、底线和红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医疗反腐重点”如何出台?

医疗反腐行动依旧如火如荼,所以“2024年医疗反腐重点”这份每年发布一次的文件格外引人关注。

行业人士将其反复分析和解读,亦视为未来一年医疗反腐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一个重要问题是,“2024年医疗反腐重点”究竟是如何出台的?

《健闻咨询》从接近国家卫健委相关人士处了解到,2023年7月以来,国家卫健委等9部委联合部署开展了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2024年医疗反腐重点”正是聚焦了截至目前近1年的整治工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以及背后需要完善的相关制度。

换言之,“2024年医疗反腐重点”是把近一年来“集中整治工作”中展现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总结和归纳,然后形成了新一年的工作总体部署。

《健闻咨询》还了解到,近期一份针对医疗机构行风管理的制度文件已经起草完毕,已经进入审议签发环节。

这份文件将与医疗质量安全18项核心制度紧密结合,聚焦医疗机构的重点领域,包括党建及权力风险管理;风险防范提升;招采财务风险管理;诊疗行为风险管理;院外合作风险管理。

《健闻咨询》留意到,在上述人员落马的公开报道中,数位都有“主动交代问题”或“主动投案”情节。

一位接近中纪委人士指出,党员“犯错误”时,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中的任意一点,就可从轻或减轻处分——

(一)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二)在组织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过程中,能够配合核实审查工作,如实说明本人违纪违法事实;(三)检举同案人或者其他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或者法律追究的问题,经查证属实,或者有其他立功表现;(四)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五)主动上交或者退赔违纪所得;

该名人士强调,“犯错误”的同志应该向组织表态,表达改正错误的决心,接受组织任何处理。

涉医网络直播带货被强调,监管会更严吗?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医疗反腐重点”还紧跟行业发展,对直播带货、辅助生殖、医疗美容等行业新潮也提出了要求。

“2024年医疗反腐重点”规定:加大对涉医网络直播带货、信息内容、传播秩序等的监管力度。重点打击违规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广告,以及散播涉医谣言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关注辅助生殖、医学检验、健康体检、医疗美容、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的违法违规问题,树牢惩治高压线。

在“2024年医疗反腐重点”发布的当天,就有短视频平台发布了“网红医生”违规案例,展示了平台对涉医内容的谨慎。

安徽某整形机构医生陶某于4月发布手术室场景的视频称,一位病人与朋友喝酒、唱歌、泡澡后突发脑血管爆裂,经抢救仍未脱离危险。视频引起了平台的关注,作为整形医生的陶某,按理不太应该参与此类急救,视频高度疑似虚假摆拍。

经调查,陶某承认该视频是“自己在家自编自导的”。最终,陶某的账号被平台无限期封禁。

而直播带货在这两年间异军突起,医药领域也不能免俗。

在前不久的一场行业会议中,有嘉宾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一名前北京某三甲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利用黄V认证的大号和另外两个小号相互配合的方式,在2023年完成了6个亿的带货。

“大号圈粉,小号带货,是比较早期的模式。”一位医疗MCN机构的负责人告诉《健闻咨询》,虽然国家政策对此卡得很严,但并非没有口子,“最常见的就是,医生可以在视频中提到某款药品的通用名,让生产这款药品的最大厂家获益”。

此次“2024年医疗反腐重点”发布,医疗领域的直播带货问题再次被摆上台面。未来互联网平台会如何跟进,新的行业规定是否会出台,如何堵住所谓的“口子”,这些仍然有待后续观察。

从讲课费到“两个关键”,“落马”新闻缘何接踵而至

健闻咨询注意到,“2024年医疗反腐重点”仍将学术会议视为关注重点。

在前一年的医疗反腐重点中,“假借学术活动名义,收受‘红包’‘回扣’”的表述,今年细化为“重点关注假借学术讲课取酬收受回扣”,更有针对性。

然而,在这一年里,关于如何把控讲课费尺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什么样的行为算是讲课?”、“讲课费多少算是收受回扣?”等一直没有定论,甚至有地方出现了讲课费全退的过激要求。

《健闻咨询》获悉,近期,某直辖市要求大医院的主任主动退回3到5年内的讲课费用,无论是否合规。一位知情人士称,该项工作已经落地到科室层次,由科主任负责向科室医生沟通、敦促和执行,“不退的话被查到就麻烦了”。

“四五年前,编造讲课行为比较常见”,一位医药代表说,两三年前开始,一些跨国药企开始严控讲课费支出,“之前量太大了”。现在,企业支付讲课费要求电子签到,线上会议提供视频录像,线下会议提供照片,分享时间需超过20分钟。会议结束后,还有第三方团队做回访。

“2024年医疗反腐重点”还要求聚焦“两个关键”,也就是聚焦“名院”“名医”等医疗机构的“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管理;紧盯项目招采、目录编制、价格确定、项目申请、新药申报、回款结算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医药领域风险。

此前,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原北京卫计委主任方来英,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专家组组长章明都被媒体爆出接受调查的消息。近期则有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徐超龙,洪雅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杨嘉明等人接受调查的消息传出。

《健闻咨询》注意到,地方上还出现了同一岗位多任官员落马的情况。

继连续三届广东省卫健委主任落马后,4月30日,珠海市卫健委党委书记、局长徐超龙接受调查的消息被公布。不到一个月之后,原珠海市卫生局副局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本雄落马的消息也被官宣。而在此前的3月,原珠海市卫计局局长李力已然落马。

《健闻咨询》了解到,如此数量的医疗领域“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人员”被查的消息被持续曝光,也正是医疗反腐工作的精神之一——以案促改,以身边人教育身边事;通过树立负面典型,形成警示。

“实际上,科主任只是腐败链条最末端的那部分,从生产流通到医院,谁决定药品的价格,谁决定企业能够到医院供应产品,有很多中间环节,而这些环节有着腐败的巨大空间。”一位医改专家曾表示,权力越大,滥用职权的危险就越大。

文 / 宋昕泽 严雨程

编辑 / 严雨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