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约10点25分,一架载着一名脊柱外伤并截瘫患者的直升机平稳降落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博施楼顶停机坪上,早已准备就绪的医护人员快速上前检查并转运患者,通过急救绿色通道将患者护送至骨科病房进一步治疗。这是停机坪建成启用后,接诊的首例直升机转运患者,在骨科中心脊柱外科、医务部、护理部、后勤保障部、住院管理中心等科室和部门的高效协作、密切配合下,大大缩短了转运时间,保障了患者及时救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天上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接到青岛市急救中心通知,莱西市某医院一名脊柱外伤并截瘫的患者需要通过直升机转运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骨科中心脊柱外科进一步救治。考虑到患者损伤部位特殊,100多公里的遥远路途,两个多小时的地面转运时间,风险较高。为保障患者安全,避免长时间路途颠簸导致病情加重,直升机转运成为最优选择。

接到通知后,按照既往演练方案,各科室和部门立即集结和准备。后勤保障部安保人员迅速到位协助转运患者,并开启转运专用通道。患者为脊椎外伤截瘫,根据病情,由骨科中心脊柱外科派出两名医生、两名护士携带转运车、监护设备、抢救设备及药品等前往停机坪待命。因患者家属无法同时到达,住院管理中心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提前办理相关手续,预留床位,最大可能减少转运时间,保障患者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疗救援直升机到达后,医务人员迅速上前查看患者病情并快速转运;患者安全到达病房,生命体征良好,病情平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首例直升机转运救援工作圆满完成,展示了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航空医疗救援作为现代医疗急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青岛市急救中心在国内率先创建了以急救中心为主导的航空医疗救援服务运行模式,并牵头成立了半岛航空医疗救援联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是联盟副主席单位之一。2023年底,医院二期博施楼启用后,开启了直升机医疗救援服务,并全力推进直升机基地医院建设,助力实现胶东半岛乃至山东全省一小时航空救援圈。后期,医院将持续加强培训,不断优化医疗救援过程,为患者生命健康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