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杭州脱颖而出获得了我国第一次国家级国际性动漫专业节展——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的举办权。后来,中国国际动漫节经批准永久落户杭州,“动漫之都”美誉远扬,浙江成为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动漫产业中心。

20年倏忽而过。今天上午,以“国漫正当时”为主题,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开幕。这个“连载”20年的盛会,何以能够长红?何以持续破圈?它又给国漫带来了什么?我们逐一打开这些问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8日上午,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动漫欢乐大巡游在杭州湖滨步行街欢乐上演 图源:“都市快报”微信公众号

一、一个会“撬动”一座城,深意何在?


节展意味着人流,意味着机遇,意味着城市形象的塑造,也正因为如此,城市的办节热情居高不下。但也有许多节展,是为了办节而办节,只图一时热闹,而不谋长远效益。
动漫节之于杭州,不仅是一个会,而是一座城市的节日。
比如城市氛围。每当动漫节临近,动漫公交、动漫地铁等纷纷发车,动漫巡游也吹响号角,动漫节的会场更是全国“二次元”爱好者的聚集地,在这里可以看到国内外知名动漫IP的周边产品。今年的“百年国漫”经典动画佳作回顾展映上,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可以来这里找找熟悉的儿时记忆。
比如合作互鉴。动漫节已成为行业展示、交流、合作的平台,比如关于国漫未来的头脑风暴,国际知名动漫的制作经验,AI、虚拟现实等国内外技术的使用等,都将在这里交流、碰撞。本届动漫节上,就有美国、韩国、俄罗斯等50个国家和地区的动漫企业、机构和业界人士来杭参展、参会、参赛。
比如城市形象。动漫是国际通用的语言之一,因为动漫,杭州的国际形象也更为年轻化和多元化。世界动漫学会创始人波尔多·多文考文维奇评价动漫节和杭州说:“最富有创意的事业,在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随动漫节而来的,还有不断更新的政策扶持。2004年,杭州原创类动漫游戏作品的生产能力几乎为零,而如今动漫游戏产值已突破500亿元,蔡志忠、朱德庸等知名漫画家入驻杭州,《长安三万里》《秦时明月》《济公之降龙降世》等耳熟能详的动漫作品中,都有杭州动漫的影子。
动漫节长红背后,是一座城市的决心和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南卡通主题地铁车厢 图源:“中南卡通”微信公众号

二、从“二次元”到“三次元”,如何破壁?


如今的动漫,已不仅仅是儿童的动画片或者小众化的Cosplay。“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动漫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外拓展。
《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不断增长,初步统计2023年二次元用户规模达4.9亿人,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户达1.2亿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在电影、漫画、游戏、网文等细分赛道,动漫正以泛娱乐、轻社交、互动式的特点,收获全年龄段更多群体的好感。
正如有网友说,动漫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既能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它彰显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值得每个人拥有。
无论是漫威动画的粉丝,灌篮高手、哆啦A梦的手办控,热爱Cosplay的女孩,还是一句“带你上分,带你飞”就能火速上线的手游党,越来越多人开始在绮丽曼妙的动漫世界中集结,找寻自己的兴趣所在、乐趣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6月17日,杭州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彩车巡游活动举行 图源:视觉中国
三、用国漫讲好中国文化故事,路在何方?


1926年,万氏兄弟创作出中国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在国内动画技术尚未成熟、各方面条件艰苦的年代,老一辈动画匠人用“笔尖造梦”,打造出了《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等极富中国色彩的作品,不仅斩获国内外大奖,也作为经典延续至今。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是近年来国漫发展的密码之一。《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传统神话故事一直是编剧们的灵感来源,经由二次创作形成的动漫作品更是层出不穷。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日、美等国家动漫作品的引入,中国动漫一度陷入低谷,甚至受此影响在模仿中逐渐西化。比如《宝莲灯》尝试全面学习好莱坞的制作并融合中国传统故事,但依然难掩颓势。直到2015年,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火爆出圈,《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奇谭》等一批传统文化IP主题动漫影视作品乘势而上。国漫崛起,一直是无数人心心念念的话题。
用国漫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用优秀传统文化筑牢国漫的基础,二者互为表里。国漫的崛起,需要打消依托传统文化一味打“情怀牌”的幻想,让古典精神气质和现代需求理念充分契合、完美融合,如此才能真正焕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新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杭州导演不思凡的二维手绘电影《大雨》,作为唯一的中国动画入围昂西国际动画节主竞赛单元 图源:“杭州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微信公众号

四、出海国漫距离世界级国民IP,还有多远?


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文化语言,动漫带动了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互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是国外动漫作品出海的目的地,伴随着一大批青少年成长的,是宫崎骏、漫威、变形金刚、海贼王等美日动漫IP。
但国漫出海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放眼全国,国漫的日渐崛起带来了出海的热潮。如动漫《全职高手》登陆日本,长居人气榜前列,《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俄罗斯、土耳其、澳大利亚以及北美上映,《熊出没》IP电影在130多个国家及地区发行。
不过,相比美日动漫,出海的部分国漫作品虽然在一定区域人气很高,但仍然缺少世界级的国民IP。国漫出海既需要创作优质的内容,也需要打破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多种壁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多年前,日本游戏厂商任天堂凭借将“皮卡丘”动漫形象融入游戏的创新之举,顺利实现扭亏为盈;当前,日本政府又以AI技术赋能漫画企业和出版机构,全面提升动漫作品的国际影响力、传播力。中国动漫想要独领风骚,不仅需要旅游、科技、游戏、教育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更需要改革破局的视野、创新赋能的技术和跨界出圈的勇气。
近百年来,中国动漫几度起落沉浮,却如薪薪之火熠熠不息。坚持在挫折的磨砺中成长、前进。国漫正当时,国漫更要向未来。见过世面的中国观众,期待国漫的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