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泱泱华夏的悠久历史上,每个中国家庭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景,期盼着儿孙在经过十年寒窗苦读之后,能够考入心仪的高等学府,成为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而光宗耀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5月底,即将迎来亿万国人瞩目的高考季之际,在钧瓷故乡河南省禹州市土魂钧窑,由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志勇精心设计,几经修改,烧制出了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的独家匠心之作一一"魁星点斗"。以拳拳匠人之心祝愿天下学子梦想成真,金榜高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魁星点斗”是科举时代非常流行的吉祥用语。相当于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的祝福语。“魁”有“首”、“第一”之意。所以,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第可称作“魁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书上记载,明朝时,科举考试实行“五经取士”。所谓“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每经考取的第一名称之为“经魁”,五经为魁首,又称“五魁”。此外,进士第一名称状元,也称作“魁甲”,乡试中,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也称作“魁解”,均有“第一”之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为读书士子的守护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钧瓷作品《魁星点斗》中的魁星单足立于鳌头之上,另一脚翘起,一手执笔,一手捧斗,寓意魁星点斗、独占鳌头。魁星高举的笔和手中托着的科举幸运者的花名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魁星点斗”图,寓意魁星正用笔点定中试者的姓名。一旦点定,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自然是无比吉祥,为十年寒窗的学子们所青睐和敬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由于魁星掌管科举文运,科举时代的读书人都虔诚地将其视若神明,衷心崇拜,使魁星信仰在民间产生了很广泛的影响。所以,过去许多城镇都建有魁星楼、魁星阁,供奉魁星像,为学子们聚会祭拜的场所。相传七夕之夜是魁星生辰,读书人要祭拜魁星,并置酒宴饮,称“魁星宴”。魁星掌管著文人们的荣辱成败,尽管它鬼里鬼气,却极受读书人崇拜,有些人在考试时,在座位上贴魁星像。有的还在怀里揣上泥塑小魁星,以求神明保佑,超常发挥,文运亨通,金榜题名。因此,许多考生在赶考之前,多会在当地的魁星楼祭拜魁星,以期在考场上超常发挥,考出好成绩,被金榜题名。后来,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学子在高考前祭拜魁星求高中的社会风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钧瓷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效果是其重要特色,深受皇家青睐,烧制出的作品被皇家垄断。如今,在新的时代钧瓷产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河南对外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志勇先生结合钧瓷艺术的表现力,呼唤人才辈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着眼点,创作和烧制出了钧瓷作品《魁星点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作品采用古代绘画和文庙魁星楼中魁星塑像之神精心雕琢设计,魁星束发,若倚天而降,双目炯明如炬,左手托斗,右手握笔,身穹兆才,单脚踏鳌头,釉色层然,肃然厚重。使作品所要表现的遴选高中,脱颖而出,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呼之欲出。似乎在期盼着莘莘学子十年寒窗后,魁星高照,功必所成,前途辉煌!(杨永华 张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