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经常记着姥爷跟我说:“小外孙,记住了,吃饭喝酒规矩很多的!长大以后,有3种饭不能喝,有3种酒不能喝。”每每听到姥爷给我讲述这些的时候,我就很好奇。

但听姥爷讲完之后,又把这些当成了笑话,抛之脑后,直接就忘了。看到我这样,姥爷也不生气,还是和我重复着这几句话。

直到我后来慢慢地长大,才理解了姥爷口中的“规矩”。毕竟人家的生活阅历要比我们丰富多了,经历过的苦难,也要比我们这代人多上好多。

姥爷给我讲述的好多规矩,现在连“印象都没有”了,但是他和我说的“哪3种饭和酒不能吃喝”还是能记起来的。长大慢慢就懂了。

“3饭不吃”:

不吃“白饭”:

这是说那种什么活都不干,一天到晚就只知道吃饭,在生活中也是游手好闲的人,他们对什么事情都不上心。就算有工作,在工作方面也不用心,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摆烂人”。

在工作方面,就是混钱而已,“当一天的和尚,就会撞一天的钟。”老人们用“吃白饭的人”来比喻,“没有上进心的人”还是很贴切的。姥爷的意思也是让我要有上进心,要有目标。

不吃“软饭”

对于这个称呼,大家应该是很了解吧。“吃软饭”这三个字,大家在网上也经常见到吧。这是一个极具讽刺的词语,像这种人,一般在生活里都是没有什么能力,指望着其他人来养活自己的。

有时候在网上看到段子,是这么说的:“我吃不了硬的,只能吃软。”这里比喻自己能力不行,只会依靠别人。

这种只会依靠别人的人,在以后也终归是会一事无成的,最让人瞧不起的。只有靠自己双手打拼出来的,才是自己的东西,别人的就是别人的。

不吃“剩饭

这是在比喻:一些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立场,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只会听他人的,拿不出主意来。姥爷也是在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盲目地跟风。

“3酒不喝”

不喝“快酒”

饮酒,讲究“慢慢品鉴”,可不能“一口直接喝掉”杯中酒,这样对我们的身体可是有很大危害的,无论是神经还是胃部,都会被刺激到。

“细嚼慢咽”,一小口,一小口的细细品酌,才能更好地品出当中的味道,身体也会得到缓冲。姥爷也是在用老一辈人的经验教导我:以后喝酒的时候要注重自己的身体。

不喝“独酒”

一般来说都是在心情不舒服难受的情况下,才会独自喝着酒,来排解内心的坏情绪吧!

可是一个人喝酒往往也会越喝越难受,一边喝一边会回想起伤心的事情,仿佛这件事情就在眼前,怎么喝怎么难受。

独自一人买醉,这是在欺骗我们的神经。醉酒之后有甚至会干出一些“我们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来,姥爷也是在告诫我:遇到烦心的事情,要去解决,不能逃避,更不要用喝酒来欺骗自己的内心。

不喝“千里地的一口酒”

这里“千里的一口酒”一般都是形容“我们去参加的没必要的酒局”。小时候经常听到姥爷说的一句话就是:“千里地去喝口酒,不如在家喝凉水。”

姥爷这也是在告诉我:有时候遇到一些没有必要的酒局,一些没有必要的朋友,要和他们说‘不’,要学会拒绝。

不得不说,老一辈人留下来的都是经验。别看这几句话,简单朴素,但正是反映了他们当时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质朴纯正,他们当年喝的酒也是如此的醇厚纯洁。

现在很难再喝到他们那个年代的酒了。前不久,小编偶尔发现了瓶好酒,买来送给了姥爷,姥爷喝完之后表示:这酒还真是他们当年那个味道,酱香浓郁感十足。它是——三君台珍藏酒。

这酒是来自于贵州,是当地酿制得上好的酱香酒,当地主要就生产这种类型的酒,自然品质不会差了。

口感上也是更符合老年人的口味,酱香十足。入口则是厚实醇正的口感,香气芬芳扑鼻,时间久了回味起口中的味道,还是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的粮食香气

我还给姥爷带来一瓶西凤酒,浓郁至极的粮食香甜气息,加上芬芳淡雅的花朵淡香,二者混合,着实令人难忘啊!这是姥爷年轻时候喝过的。

听完姥爷给我讲述的小知识,您是不是了解了好多呢?把您的想法放在评论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