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的反制效果立竿见影,美国方面不愿意看的事情正在发生,接连有国家对华服软,澳大利亚也试图和中国“一换一”。
在美国方面的怂恿之下,有一些国家在过去参与到了对中国的围攻之中,如立陶宛、澳大利亚等就是冲在前面的“反华先锋”。但随着中国对这些国家采取的反制措施发挥效力,美国政府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些跟随美国遏制中国的国家接连对华服软。首先是立陶宛,2021年,立陶宛不顾中方的严正反对,坚持允许中国台湾地区在该国设立所谓的“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但在2022年,立陶宛不得不对华低头。2022年年初,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就承认,立陶宛允许台湾在本国设立“代表处”的做法是一个错误,此举引发了中方的强烈反应。而到了年末,曾经扬言“不怕中方制裁”的立陶宛经济部长阿尔莫奈特也变了脸色,她在接受立陶宛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想要完全排除中国是不可能的,期望与中国的贸易恢复正常。“显然,立陶宛低下了曾经高傲的头颅,主动寻求改善对华关系。
与之类似的是,曾经的另一个“反华先锋”,被美国视为核心盟友的澳大利亚,近期也转变了对华态度。在2022年11月份的G20会议上,中国领导人和澳大利亚领导人进行了当面会晤,虽然时间不长,却为双方下一步的对话铺好了道路,确定了中澳继续对话解决问题的共识。而在12月21日,澳大利亚外长黄英贤访问中国,这也是澳大利亚三年来首次有部长级官员访华。在此次访问中,黄英贤表示对话本身就是成功的标志,她强调:“如果两国明智地处理分歧,我们可以发展双边关系,并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此外,澳大利亚还主动提出了一个解决中澳贸易冲突的“一换一”计划,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唐·法雷尔提出,只要中国能够撤销对澳出口产品的“禁令”,澳方也愿意撤销之前在世贸组织对华提出的两起诉讼。虽然此举仍然有希望中国先让步的成分,但无论如何,这是澳大利亚希望主动解决中澳冲突的一个信号。
除去立陶宛和澳大利亚外,欧洲和东南亚国家也在纷纷寻求缓和对华关系。此前,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先后访问中国,讨论对华经济合作以及管控冲突的事宜。而此前和美国举行联合军演,一度在南海地区采取强硬态度的菲律宾,也再度呈现出改变的信号。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正计划在1月3日至5日访问中国,按照菲律宾外交部公布的声明,马科斯总统希望此行能够和中国达成建立各层级外交对话渠道以避免南海冲突,并且和中国讨论联合开发南海能源的问题。
可以说,已经有一批跟随美国推进反华政策的国家出现了耐人寻味的转变,以立陶宛为首的一批极端反华国家更是罕见地对华低头,寻求改善对华关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转变,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反制手段产生了效果。如对立陶宛,中国动用自己的经济影响力,对该国进行了大范围的经济制裁。不仅削减对立陶宛直接的进出口贸易,同时要求和中国合作的上下游企业排除立陶宛的产品,这就造成了比立陶宛当局想象中更大的经济影响。立陶宛商界领袖雅努利亚维丘斯就表示,若中国对立陶宛实施经济制裁,该国工业界每年的损失会高达30-50亿欧元。对于立陶宛这样的小国而言,这个数字是非常痛苦的。
另一个“反华先锋”澳大利亚的情况和立陶宛也极其类似,虽然中国没有对澳大利亚进行全面经济制裁,但仅仅是因为中澳经济贸易额度的下降,澳方就已经感到了疼痛。美联社的报道指出,由于中方对澳采取的贸易措施,澳大利亚出口商每年损失大约130亿美元。这一数字还没有考虑到中国减少的对澳投资和其他合作,因此还算是一个低估的数值,但也足以看出澳大利亚的损失有多么沉重了。正是在中国强大的经济影响力之下,中方的反制措施立竿见影地改变了部分国家的行为,让这些一度追随美国充当“反华先锋”的国家重新坐下来谈,也令菲律宾等国更为慎重地考虑对华关系。对此,美国方面即使不愿接受,也无力改变中国影响力日益增长,以至于可以抵消美国影响力的现实。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