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方都在出牌,面对美国的孤立战略,中方见招拆招,而遭遇空前危机的美国,恐怕正急于通过挑起新的冲突来转移矛盾。与此同时,欧洲国家先对中国示好。

从当前的国际局势来看,虽然美国不停地对中国发起新的遏制行动,但中国也没有被动应对,而是主动采取措施见招拆招。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国与多国进行了外交高层沟通,其中包括不少欧洲国家,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年初与中方进行了对话,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在几天前刚刚结束对华访问。通过这两轮对话,中国加强了与法德两国的经济联系,事实上也进一步加深了与整个欧洲的经济关系。此外,中国也与南美洲的巴西、东南亚的越南、菲律宾以及部分非洲国家进行了高层沟通,可见中国正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外交发力。在这些与中国对话的国家中,相当一部分是美国的盟友,或是美国对华脱钩计划的重要执行部分,对于中方与这些国家接触的意义,美国应该是非常清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承认的是,美国目前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国,其对外影响力极强,拜登政府发起的对华攻势也是不容忽视的。今年以来,美国政府继续推进其所谓的对华脱钩计划,并加紧了所谓半导体技术同盟的组建,拉拢日本荷兰这样的半导体强国对中国进行技术出口管制。而在刚刚结束的G7外长会议上,美国更是拉着G7国家一起对中国内政问题指手画脚,美方明摆着是要集合盟友的力量一起威慑中国。总结起来,当前的局势是中美双方都在出牌,美国试图拉拢更多国家一起对中国进行孤立和遏制。而中国则在通过积极主动的外交,与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国家进行接触,破解美国的孤立战略。对于这样的局面,不止一家美国智库和媒体作出结论,那就是中美之间的新冷战已经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执意要对中国发起新冷战的美方,中国已经把话说的足够明白了,那就是中美对抗对双方乃至世界的利益都没有好处,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方督促美国改正错误的对华政策。只不过现在看来,正处于疯狂状态中的美国政府,不仅没有停止对华新冷战的迹象,反而有将冷战变为热战的危险趋势。从历史上看,当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处于严重经济危机之时,他们将不可避免地通过发动战争来转嫁内部矛盾。美国著名的1929年经济大危机最终的脱困方式,并不是依靠罗斯福新政,而是借助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来提升工业产能和解决就业问题。如今,美国再度陷入了结构性的经济危机,高企的债务、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产业空心化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叠加起来就是拜登政府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警惕美国通过对外发动战争来转移矛盾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美国虽然仍有强大的对外影响力,但世界各国也不都是任美国摆布的棋子,欧洲集团虽然在俄乌冲突的问题上被美国所裹挟,但在对华问题上仍保持着基本的理智。此前一段时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德国外长贝尔伯克都对中国进行了访问,三人中的两人都被认为是欧洲内部的对华强硬派。但他们无一例外地强调欧洲绝对不能与中国“脱钩”,表示欧洲仍然会维持与中国的经济合作。马克龙更是表示,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想象中欧脱钩的场景。在美国不断催促盟友与中国进行“脱钩”的当下,欧洲领导人的这些表态无疑是对中国示好,表明即使欧洲和中国存在分歧,欧洲国家也不打算放弃和中国的合作,更不会简单地被美国用作对抗中国的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欧洲国家的表态中,我们就能看出在中美博弈的大格局中,美国虽然仍占据总体实力优势,但美方的对华战略已显露败相。美国一心要挑动各国和中国的对抗,但与中国对抗的后果是各国心知肚明的,比起服从美国的对华脱钩战略,与中国保持合作更为符合欧洲的利益,也更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从这点意义上说,美国对中国的“热战”还没有发起,欧洲就先对中国示好,这已经暗示了中美博弈的未来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