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想要从无人区安全无虞的穿过去,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人没了也就罢了,最关键是可能连尸体都很难找回!”

提起我国神秘的无人区,很多人都是打一激灵,其中青藏无人区尤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藏无人区,实拍

在那里,海拔高、昼夜温差极大,一个不小心就被“冻死”了,或许很多人想着晚上我在无人区烧火取暖,不就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殊不知,晚上在那里烧火就相当于在“烧命”!

这是过来人亲口所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到底为什么这么说?这种说法是真的吗?神秘的无人区究竟有什么奥秘?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相关信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美丽又神秘的青藏无人区——·>>

谈起无人区,我国一共有四个,包括“死亡之海”罗布泊、“我国古代神话的发源地”阿尔金山、“生命禁区”西藏羌塘以及“第三极”可可西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地区大多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因为那里海拔很高、自然条件极为恶劣,所以人烟罕至,其中青藏无人区羌塘可可西里尤甚。

当然,也有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中国无人区中的“佼佼者”,可可西里和羌塘自古以来就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引得无数探险者“前仆后继”,截止到2014年,那里一直是探险者和科考者的“天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拿目前最大的无人区可可西里来说,每年去往这个地区的探险者数不胜数,他们明知道那里很危险,但还是耐不住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哪怕在那里“丢了命”也在所不惜!

这简直让人无法言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人们在恐惧之余,也不免感到好奇可可西里到底有什么魅力?

或许当我们真正了解可可西里就知道了。

可可西里,地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它的总面积达450万公顷,是横跨青海、新疆、西藏三省区的一块高地;是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迎迎的“家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可西里

也是我国最大的无人区;更是我国建成面积最大、海波最高、野生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说起可可西里国家自然保护区这个“头衔”,就不免提到很多年前的盗猎事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素有“软黄金”之称的藏羚羊被有心人注意到,就此大批不法分子进入可可西里猎杀它们,使得藏羚羊从20万只直接锐减到不到20万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约在1997年,国家批准并公布了可可西里为国家自然保护区,然而就算这样,也挡不住那些盗猎者的“猖狂行为”,盗猎事件一度持续将近10年,直到2006年,这种事情才停止。

尽管如此,我国还是担心那些珍稀动植物,所以于2014年,青海省申报了世界自然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鲁看点,2022年10月9日发布

到2017年,青海可可西里经世界遗产会一致同意,直接成为我国第51处世界遗产。

而到了这时,由于国家颁布的联合通报,无数探险者也无奈“停止了自己的疯狂行径”。

为什么说之前探险者是“疯狂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是因为可可西里表面上“无害”,实则却暗藏“玄机”。

其中最大的危险莫过于气候原因。

青海可可西里因为海拔较高、气候干旱寒冷,所以形成了典型的高寒气候特征。高寒气候特征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海可可西里

具体而言,处于这种气候下的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通常在0度以下,有些地方甚至接近绝对0度;并且昼夜温差大,白天平均日气温可达20度左右,但晚上直接降到0度以下;甚至由于高寒气候严酷,所以,这些地区的植被稀疏,地形复杂等。

这意味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资料

只光一条昼夜温差大,就很有可能把人“整的够呛”。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我们是探险者,白天温暖过去之后,突然迎来酷寒,一冷一热,容易感冒不说,有时候一不注意,还会把人冻死,毕竟高寒气候地区气温是可以达到绝对零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里,或者一些探险者会反驳,也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吧,若感到冷,我们不会直接生火烤火取暖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是这样说没错,但是有过来人透露,在无人区生火取暖无异于找死行为,他说的对吗?

<<·——为什么说晚上烧火取暖等于找死?——·>>

确实如此。

而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个依据。

上面我们也说了,可可西里人迹罕至,生活着大量的珍稀动植物,这些动物大部分是草食动物,如藏羚羊、藏原羚、野牦牛等等,但也不排除没有食肉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你在无人区的晚上点火取暖,很容易引来那些饥饿动物的注意,毕竟在晚上,火光是很明显的,并且火烧的旺了,方圆几里之外也可能一眼看见浓烟。

那些古代的烽火台不正是这样的原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无人区,如果不幸遇到食肉动物,那可算是芭比Q了,因为它们大多都“饿的惨了”,所以一发现亮处,食肉动物们便会出动,那些群居的狼就是这样。

若遇上难缠的狼,幸运的话,有人经过,或许还能得救,反之,岂不是只剩下遗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是一种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高原反应”。

当然了,这里的“高原反应”非彼“高原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来讲,由于可可西里海拔较高,所以,空气较为稀薄,空气中的氧气也比较低,但偏偏燃烧是需要在氧气的作用下才可以发生的,这点相信不少“老铁”都知道。

一旦大家将火点着,火焰便会迅速将周围的氧气“吞噬殆尽”,这之后会发生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就是正在烤火的我们因为缺氧突然倒下,这也是一些人知道的“高原缺氧”。

如果只是缺氧倒也罢了,可关键是氧气少了,燃烧便会不充分,这时产生一些有害气体也是有可能的,比方说较为典型的一氧化碳,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相信一氧化碳的危害也不用我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吸入大量的一氧化碳,往往会产生浑身乏力、意识渐渐模糊等症状,接下来便是轰然倒下,在气温低的无人区夜晚倒下,大家说是不是找死?

当然,或许有探险者会说,我又不是非得在无人区生火,直接去车里休息一晚不也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能行,只是还是那句话,无人区氧气不算充足,可以说过于稀薄,若你一晚上都待在车里,咱也不知道究竟会不会发生缺氧现象。

因此,还是建议不要这样做为好。

那么,假如我们去无人区,正确的方式该怎样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点,有相关人士曾给出建议,大家可以做下了解。

第一,当面对野兽,无论你的内心有多么害怕、恐惧,千万不要将自己的后背亮给任何动物,因为见后背就扑咬是野兽的本能,有时候动物园的饲养员也不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不幸遭遇野兽,我们可以保持镇定,直面它,以正常速度后退,一直到危险解除为止。当然,在行进时,大家也可以多多制造声响,一些野兽或许会选择回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扎营时,有一个禁忌,最好不要沿着水源地扎营,有过来人发现,水源是各种大型动物频繁出现的地方。

毕竟动物也要饮水,若在喝水的时候,遇上三两个落单的人,那或许饭食也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向水源的雪豹

第三,出发前一定要做好调研,准备好相应的装备,如帐篷、睡袋、防潮垫、绳索、刀子、打火机、手电、指南针、热量满满的巧克力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备

最后,我还想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征服自然的慷慨激昂,尊重敬畏自然、尊重野生动植物、尊重自己的生命,这才是正确的户外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怕对无人区再好奇,千万不能罔顾自己的生命,勿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生命只有一条,请爱护好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无人区,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各抒己见!

本文内信源来自:
1.(百度百科)
2.《最好不要在青藏高原无人区烧火取暖,是怕中毒缺氧?这是想当然》,人民日报客户端,2022年7月23日发布;
3.《一个普通人,如何活着走出无人区?》,澎湃新闻,2020年8月5日发布;
4.《到西藏如何解决高原缺氧?》中国西藏旅游网,2016年4月10日发布;
5.《口述|穿越无人区,我所经历的生死和人心》,澎湃新闻,2023年8月18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