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天,安徽全椒县一起水污染事件引发该县官场地震,造成包括县委书记、生态环境局局长等多名干部被免职。

全椒县水污染事件媒体报道说只死了一些鱼虾,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为什么还造成包括县委书记在内的官员免职

主要原因还是央视对此进行了曝光。更为关键的是央视展现了全椒县多名官员极具个性化的言论,并因此扩大了事态,引发了更大的舆论压力。

这起事件中,堪称经典的两段言论分别由全椒县生态环境局局长窦平和水利局党组成员杨俊说出。

在面对央视记者的镜头,在提到老百姓期待生态环境部门的水质检测结果能够给出专业答复时,窦局长一语惊人,说:“对消防的水,我认为没有必要做。”

为了准确表述他的意见,窦局长还特别打了一个比方:“喝茅台也能喝死人。喝死人以后,需要对茅台做毒性分析吗?我认为没有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窦局长这番话是笔者这么多年看到无数官员讲话中,属于最实诚的讲话之一。

茅台是中国最贵的白酒,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一瓶茅台动辄两千三千的价格,能够喝得起茅台的人显然不会是普通人。

而且“喝茅台也能喝死的人“,按常理是要大量喝茅台的人,这更不是普通人。

所以,窦局长这番话看似对水污染的担忧敷衍了事,实质上最直接的还是伤害了茅台这个品牌,并且诅咒喝茅台的也可能会喝死。

窦局长可以说完全站到了喜欢茅台酒的酒友对立面上去了。

茅台酒厂和喜欢茅台酒的人,大概是会不满窦局长这番话的。

是不是这样的力量将窦局长掀翻,不清楚。

但从媒体报道看,全椒县的上级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污染治理和追责问责工作时明确指出,“个别干部面对媒体采访时信口开河,造成不良影响”。

“干部面对媒体采访时信口开河,造成不良影响”,这样非常直接的批评用语,笔者是第一次看到。

从此也可以看出窦局长这番话是如何让上级愤怒。

另外的一段经典话语来自全椒县水利局党组成员杨俊

在面对央视记者的镜头,杨俊说了一句大实话,“我说真话,我还两个月就退休啦。我也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简历看,出生于1964年7月的杨俊,的确还有两个月就要退休。

他的一句“我也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道出了官场的真实生态。

在杨俊眼中,一个马上要退休的老人再去多管事或许是会得罪其他同事,是不应该不道德的行为。

但这样的话、这样的论点,只能是官场内部的潜规则,是内部人的游戏规则,是不应该公开对外。

杨俊不仅公开说出来了,而且还是当作央视记者说出来,显然就像上级部门批评的那样“这起事件反映出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站位不高”。

所以,杨俊在离退休仅两个月时也跟着丢了官。

虽然窦局长和杨俊各自看似因为一段经典的言论丢了官,但这样面对央视记者“信口开河”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

至少这两位干部在记者面前没有像一些官员那样说空话、套话、假话,而是说出了心里想说的话。

如果窦局长和杨俊切换一种语言方式,在记者面前说“我们正在全力以赴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排查处置风险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这样冠冕堂皇的话,想必窦局长和杨俊也不大可能因此丢官。

相比窦局长和杨俊因为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而丢官,职级更高的,也没对记者信口开河的全椒县县委书记杨光被免职,估计应是受了窦局长和杨俊的连累。

昨日上午,滁河水体污染联合调查组通过“美好滁州”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目前,全椒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已被免职,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布县委书记杨光被免职和宣布窦局长和杨俊有很大不一样。

县委书记杨光被免职时没提职务,也没提名字,只是说“全椒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已被免职”。

而窦局长和杨俊被免职新闻报道中是直接公开点明了职务和名字。

县委书记杨光被免职是官方媒体通过滁州市分管环保的副市长兼任新任县委书记召开会议后推导出来的,披露出此前担任全椒县委书记的是杨光。

同样的免职,窦局长和杨俊既说清了职务,又说出了名字,另一个被免的县委书记既不说职务又不说名字,这中间的差别很大。

没有乱说话的县委书记被上级保护了名誉,隔一段时间,等这事平息了,大概率还有复出的可能。

而被严厉定性为“信口开河”的窦局长和杨俊,不大可能还有复出的可能。(文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