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前社会的老龄化加剧,很多人都开始不缴纳社保,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份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而在老龄化更加严重的日本,早已经将退休年龄推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4年,日本首次推出了将法定退休年龄延长至65岁的政策,想要鼓励老年人继续工作并减轻养老金负担,但事实证明这个政策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如今的日本宅男宅女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退休年龄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看着日本退休年龄推迟所引发的一系列现象,我国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日本的老龄化现状·】——>>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当时男性的退休年龄只有55岁,当时的日本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内经济腾飞带来了福利水平的提高,这也反映在了较为低的退休年龄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尤其是在1980年代末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开始感受到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日本政府于1986年开始推行60岁的强制性退休制度,意图通过延长劳动力在工作岗位上的时间来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1998年,直到全国实现了义务性的60岁退休制度,但也正是因为这合政策让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也特别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家庭里大多都是老人出去工作,年轻人则是啃老,这也造成了日本大量宅男宅女的出现,到了2022年,日本的生育率仅为1.26,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的2.1水平,这意味着日本将会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社会上劳动力短缺,日本政府不得不多次调整退休年龄政策,试图通过延迟退休年龄来应对劳动力短缺和社会福利支出的问题,2013年,日本政府修订了《改正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禁止企业将员工60岁强制退休,将退休年龄推迟至65岁,并提出未来可能将退休年龄再次推迟至70岁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70岁退休仅仅是一种建议,但不排除在不久的将来会变为现实,在日本的街头海上能看见很多70岁的老人工作的场景,因为过了退休的年龄,很多人在小饭馆或者摊位上来维持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老年人能够胜任的岗位有限,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时间站立和精力消耗较大的工作,比如工厂生产和酒店服务等行业,老年人面临的工作机会相对较少,这时候本来是年轻人的天下,但却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无人可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很多老人之所以坚持出来工作还上因为没钱,在企业工作60岁前的月薪大约为40万日元,但到了65岁后,这一数字可能会降至20万日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选择退休,他们每月只能拿到16万日元的厚生年金,这一制度要求到65岁才能领取全额退休金,这样的政策使得年轻人对退休年龄延迟政策表示强烈不满,他们担心自己的退休机会将会越来越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他们的劳动力和社会问题也更加的突出,人口老龄化使得社会福利和医疗保健成本显著上升,这对政府的财政压力产生了重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劳动力市场的短缺不仅限制了经济的增长潜力,还导致了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下降,这就是推迟退休的“前车之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

虽然日本和中国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但两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上更为合理,其服务业占比高达70%,工业也有着相对高效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日本的退休年龄延迟政策相对来说更容易实施,并且不会与年轻劳动力产生过多竞争关系,而中国则不同,尽管经济总量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但其人均GDP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目前仍依赖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在电子元件装配和服务行业,青年劳动力仍是主流。

因此中国若盲目效仿日本的退休年龄延迟政策,可能会导致更多的社会矛盾,中国需要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也要结合自身国情,量身定制出一系列既能有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政策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别看日本的政策有很多的弊端,但这个政策也让很多日本人较为长寿,日本男性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81岁,女性更是高达87岁,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的预测,到2050年,日本百岁以上老人口将超过50万人,而2014年出生的一半人口预计可以活到109岁,这标志着日本已经步入百岁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长寿也意味着退休年龄后领取养老金的年限越来越长,缴纳的社保能不能跟上还要另说。

虽然延长工作年限可以延缓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但也有意外的情况,谁也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拿到相应的养老金,而且延迟退休让很多老年人还在岗位上,年轻人的就业压力不就上来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己家里的父母长辈能拿到更高的工资,而自己却成为社畜,这些因素让他们不愿意或无法迅速成家立业,从而导致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当初很多人都想多生孩子的想法也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迟退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减缓了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使得企业在某些行业和职位上可以更有效地留住有经验的员工,减少了人才流失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国家的养老政策·】——>>

新加坡是亚洲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了,同时也是全球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之一,预计到2030年,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0%。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新加坡政府已经宣布将法定退休年龄逐步提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7月1日,新加坡计划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3岁,返聘年龄提高到68岁,未来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返聘年龄提高到7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地区根据联合国的定义,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20%时,即进入了“超高龄社会”,现在包括日本、意大利、德国、瑞典和法国在内的欧洲多个国家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超高龄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国养老金系统复杂,存在多种不同的退休金制度,这些制度各自运行,给政府的养老金支出带来了巨大财政压力,法国政府计划在2023年将退休年龄提高至67岁,这是其应对养老金支付压力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则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原本在养老方面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资金也渐渐告罄,现在德国计划在2031年将退休年龄提高至67岁,以减缓养老金支出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国在202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6.1%,预计到2040年将增至33.9%,从这些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应对政策来看,全球都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现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美国、英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也在考虑或已经制定了延迟退休的法案。这些国家普遍认为,通过延长劳动年龄,可以增加劳动力资源,减轻社会养老金支出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延迟退休对中国的影响·】——>>

现在咱们国家的退休年龄还没有太大的改动,但是目前人们的就业压力增大,很多人都不愿意购买社保,为了刺激大家购买社保的能力,提高就业岗位是重中之重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咱们国家现在的生育率也是逐年在下降,因为物质基础没有保障加上很多人都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很多人都选择了自己一个人生活,这样既幸福自由还没有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逐步推进相关改革和政策,例如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优化养老金制度等,希望未来人口老龄化现象能变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日本的延迟退休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的老龄化问题提供了缓解措施,但是在全球化和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要想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找到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必须根据自身国情制定更多且更有效的政策,不要让延迟退休的政策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而是实事求是的解决问题,也希望在未来能让大家对缴纳社保不再抵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大家觉得延迟退休政策是好是坏呢?

参考资料

日本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29.1%,日本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严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对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媒:延长退休年龄,中国会效仿日本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