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汉高祖本纪

后汉高祖本纪

刘知远(895—948年),沙陀族,即位后改名刘暠(hào),太原府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后汉开国皇帝,死后庙号高祖

  • 举旗抗辽的逆袭天子

刘知远年轻的时候沉默寡言,严肃持重,面有异相,而且勇猛善战,雄健威武。成年后,恰逢晋王李克用割据一方,刘知远和后晋高祖石敬瑭,都效力于李克用的养子后唐明宗李嗣源。

有一次,刘知远和石敬瑭与敌军对垒,石敬瑭遇到袭击,战马上的装备也被毁坏。刘知远将自己的战马让给石敬瑭,不顾自身安危地断后,救石敬瑭脱离了危险。石敬瑭感念刘知远的救命之恩,将他留在了自己身边。

唐明宗去世前,曾经召石敬瑭赶赴朝廷,恰逢即位不久的闵帝遭遇谋反,被迫逃离京师洛阳,在途中与石敬瑭相遇。闵帝的侍从想要暗害石敬瑭,刘知远知道后,派人秘密保护,并杀死了试图加害的人,石敬瑭再次获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末帝一直怀疑石敬瑭有异心,在刘知远的劝说下,石敬瑭决心起兵自保。石敬瑭想联合契丹的力量,刘知远表示支持,开始密谋策划,尽心辅佐。跟契丹谈判的时候,石敬瑭决定割让燕云十六州,自称“儿皇帝”。

刘知远认为这些条件太苛刻,提议说:“可以向契丹称臣,称儿子有点太过分了。送点金银珠宝也就算了,割地的话,将会后患无穷。”石敬瑭不听,最终导致中原地区门户大开,无险可守。

契丹帮助石敬瑭消灭后唐之后,契丹皇帝辽太宗与石敬瑭分别时,指着刘知远说:“这位军将作战勇猛,如果他将来没有什么大过错,不要轻易放弃。”

此后,刘知远凭借自身的军政才能和辅佐建国的功劳,职务不断上升,地位日趋显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42年,晋高祖病故,养子晋少帝继位,不愿再向契丹称臣,直接引发了两国交战。刘知远意识到危险临近,开始谋划称霸河东(今山西省中部、北部),成就王业,便对朝廷的诏令半推半就,时而不服从调遣,时而进攻契丹。

第二年正月,契丹攻占京城汴梁,晋少帝被俘虏。一个月后,辽太宗在汴梁称帝,以示自己成为中原地区的皇帝。刘知远审时度势,立刻派部将王峻向辽太宗呈送降表,辽太宗高兴地称呼刘知远为儿子,并赐给他一根只有身份贵重的大臣才能拥有的木拐。王峻拿着木拐走在路上,契丹人纷纷退让。

王峻回来后,向刘知远汇报称契丹内部政局混乱,肯定无法长久占据中原,于是开始商议建国。中原各地的将领并不认可辽朝的统治,认为中原不能长期处于无主的状态,而刘知远的威望越来越高,众多官员前后三次上书,恳请他登基称帝,刘知远这才答应。几天后,刘知远看准时机,在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称帝,是为后汉高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太宗听闻后汉高祖建国的消息,非常震惊,一怒之下颁布诏令,剥夺了授予高祖的所有官爵。高祖则颁布诏令,禁止向契丹进奉,慰劳抗辽的军队和民众,下令处死所有契丹人。晋朝旧臣深受触动,纷纷投诚归附,中原地区很快掀起了反契丹的热潮。

辽太宗见势不妙,匆忙离开汴梁,率军北归。后汉高祖进入汴梁城,改名刘,定国号为汉。同时,减免税赋,大赦天下。此前,犒赏将士都是依靠搜刮民财,在皇后李氏的建议下,高祖将这项旧例改为由朝廷出资,深得民心,迅速稳定了局势。

此前,魏州(今河北省中部)节度使杜重威以晋军主将的身份投降契丹。后汉高祖称帝后,命令他移镇归德军(今河南省商丘市),杜重威知道自己的履历不光彩,不肯听命。

高祖派军队前去讨伐,没有成功,便率军亲征,两方死伤无数,久攻不下。高祖决定采取招降之策,承诺赦免杜重威。恰逢魏州城内粮草用尽,杜重威就势投降,中原地区得到了短暂的安宁。

948年,后汉高祖的长子刘承训英年早逝,高祖悲痛不已,抑郁成疾。临终前,将儿子刘承托付给后周太祖郭威等人,并授意除掉反复无常的杜重威,这才撒手人寰。

刘承即位,是为后汉隐帝。隐帝猜忌功臣,诛杀郭威全家,郭威被迫造反,建立后周,后汉政权就此灭亡。后汉高祖苦心经营的后汉,共经历了四载春秋,成为五代十国时期最短命的王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弘肇列传

史弘肇列传

史弘肇(?—950年),字化元,郑州荥泽县(今河南省郑州市)人,五代后汉名将。

  • 威高震主的固执悍将

史弘肇出身于农家,不想像父亲一样做农活,每天到处闲逛,经常耍拳弄棒,同乡们都觉得他不务正业。史弘肇依然我行我素,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据说他一天能走两百里路,跑起来的速度跟奔马一样。

后梁末年,朝廷征兵,史弘肇进入军营,因为武艺在身,被选入禁军,追随后晋高祖石敬瑭,成为他的亲信随从。后汉高祖刘知远镇守太原府(今山西省太原市)时,将史弘肇提拔到身边,屡次升职,史弘肇开始有了一定的地位。

后汉建立不久,代州(今山西省代县)将领王晖反叛,带着城池投降了辽国。史弘肇奉命前去征讨,一鼓作气攻下代州城。

不久,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市)将领王守恩想要归降后汉,辽国马上派兵攻取上党,后汉高祖便让史弘肇前去支援王守恩。还没等到交战,辽国已经退兵,史弘肇便一路进攻,将被迫投降契丹的城池全部收回,附近的城池也纷纷归降后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后汉高祖进军洛阳很顺利,就是因为史弘肇作为先锋收取了这些城池,占据了战略要地。

史弘肇沉默寡言,但善于治军,部队秋毫无犯,赏罚分明。有一次,史弘肇的部将不听从调遣,当场就被他用棍棒打死,其他将士吓得两腿打战。军纪严明之后,战斗力变得很强,后汉高祖就是依靠他的军队,顺利拿下中原大部分地区。

后汉高祖临终前,将儿子汉隐帝托付给史弘肇等顾命大臣,史弘肇认真辅佐少主,毫无松懈。不久,京城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西面的三个军镇叛乱,朝廷派兵平叛,但京城流言四起,人心惶惶,不法之徒趁机作乱。

史弘肇掌管禁军,负责京城治安,他以严厉的刑法惩处为非作歹之人,抓到犯人经常在大街上就地正法,无赖之徒望风而逃,以至于路上掉了东西,都没人敢去捡。

史弘肇的强硬手段虽然很好地维护了治安,但也造成许多冤假错案,不少军官借机恐吓敲诈、嫁祸威胁他人,百姓有口难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次,京城上空出现太白金星,有人抬头看了一眼,被当作私自观察天象,包藏反叛之心,竟然被处以腰斩酷刑。宰相李菘被家奴诬告,全家当众被处死,史弘肇非但没有制止,反而将李菘的小女儿收到自己家里充作奴婢。

史弘肇因为出身低微,长期在军队,耳濡目染之下,很憎恨文人,讨厌与他们交往,经常说:“我简直无法容忍那些文人,他们瞧不起我们,说我们都是小兵卒,实在是又可恶又可恨!”因此,他经常与同为武将的郭威交往,极力拉拢众将,与文臣极不和睦。

有一次,郭威被派遣出征,文武大臣都为他践行。席间,史弘肇说:“安定朝廷,平息祸患,只需要长枪大剑就够了,至于拿笔的儒生,要他们有什么用!”

掌管财政的大臣王章听了很不高兴,反驳说:“只有长枪大剑,没有读书人,军队的供给物资又从哪里来呢?”史弘肇无话可说,提前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王章在家安排酒宴,史弘肇等很多大臣都出席了。觥筹交错之时,大臣们开始行酒令。史弘肇不懂玩法,身旁的一位大臣阎晋卿数次教他。

宰相苏逢吉借机打趣史弘肇说:“你身边坐着姓阎的人,何必担心被罚酒?”一句话激怒了史弘肇,原来他的妻子阎氏过去是酒妓,因此误认为苏逢吉在羞辱自己,两个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史弘肇竟然暴跳如雷,想要拿剑杀了苏逢吉,吓得苏逢吉骑马逃掉了。自此,将相之间的矛盾加深,连皇帝也没法调解。

朝中很多大臣不满史弘肇专横的性格和独断专行的风格,不断在后汉隐帝面前说坏话,诬陷他谋反。有一天深夜,后汉隐帝听见作坊传出铸造兵甲的响动,怀疑外面有军队要攻进皇宫,整夜都没睡好。自此,后汉隐帝开始密谋,准备诛杀史弘肇。

950年,史弘肇等几位托孤大臣奉命入宫,几十个士兵突然从殿内涌出,杀了他们。郭威当时正在外地镇压反叛,听说后汉隐帝诛杀了史弘肇等人,马上举兵造反,后汉政权至此终结。

本文节选自《二十四史马上读,语文历史都进步》——第九册《旧五代史》,官方唯一授权发布,欢迎持续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