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评阅读书籍分享:取其精华(2)《你的误区》(美)韦恩.戴尔

这是一个匆忙的早上,母亲一边在厨房和客厅来回穿梭着,一边喊着卧室的孩子赶紧起床,孩子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我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母亲回了一句:“你喜欢穿什么就穿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穿着自己选的衣服走出来,问妈妈:“这件衣服可以吗?”。母亲瞥了一眼:“你也不看看现在什么天,这个衣服太薄,会冷的,赶紧换一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这件可以吗?”

母亲停下手中的事情,不耐烦地说到“不行,这件要留着过年穿的。”

孩子很无奈:“那我到底该穿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早上,孩子又问:“妈妈,我今天应该穿什么衣服?”

忙碌着的母亲还是回答着:“不是跟你说了你想穿什么就穿什么吗?为什么老问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场景你们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呢,中国的家庭教育大多数都是这样,孩子必须要按照父母的要求来做,得到父母的认可,才能感觉到自己做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是在家里,学校里的教育也是各种规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作业,才算是听话。我记得小学刚学乘法口诀的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回家背诵乘法口诀的前4排,我回家很努力地背到很晚,只不过我背的是横排,但后来据说老师说的是竖排。第二天老师抽查到我,我自信满满地一口气背完,结果被老师狠狠地打了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第一次进入高档餐厅的时候,你有没有很担心自己说错话或做错事。当你在一家高档化妆品店买东西时,有没有希望店员将你看做是一位有素质有品位的顾客。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的衣服开线了,今天穿了一天回到家才发现,真的好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到处都布满了你必须“被接纳”的讯息。随处可见的商业广告在暗示你必须被认可;情歌里的:“有了你我的生命才算完整。”甚至连各种娱乐社交平台的点赞功能,都在暗示着你需要被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我们从来都是先考虑别人会不会认可自己,想被认可是绝大多数人都希望的,但是如果把寻求认可当做一种需要,那就等于放弃了自己,你一定要明白,你永远无法取悦每一个人,你的人生无需交到认可你的人手中。

本文作者:尚钰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