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葱郁,绿树成荫,潮安区赤凤镇林地资源丰富。近年来,赤凤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科学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生金,生态富民,助推“百千万工程”加速起势。

在赤凤镇浮石村茶树菇大棚种植基地,铁架上错落有序排列着密密匝匝的菌包,村民正娴熟地采摘鲜菇。

赤凤镇浮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温敏辉:

这个菇棚占地面积是200平方米,菇棚配备冻库、烘干机。现在收成一天有300斤左右,价格现在是一斤15元的鲜菇,收成是可以的,每天在这里是有五六人在采摘。合作社主要是有赤凤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销售也出了很大的力。市场现在主要是周边赤凤、归湖、文祠包括商场的市场,第二部分是进入饮食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批发商:

朋友介绍说这里有种植基地种植菇,客户都说好吃,反响都不错,销路不错,所以每天都有来拿,目前一天是100多斤。

茶树菇收成、销路可观,合作社负责人温敏辉心里乐开了花。

赤凤镇浮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温敏辉:

你猜猜哪朵菇吃起来口感比较好?我这样摆看起来非常明显,这朵菇的伞已经是开了,吃起来口感比较韧,营养成分比较差,没那么鲜甜,已经是太晚采摘了,这朵菇刚刚好,肉头比较饱满,这个伞还没开,吃起来,是非常鲜甜、都是非常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赤凤镇邀请农业专家到浮石村调研,带队到河源、梅州等地参观考察菌菇产业发展,决定试点开展茶树菇种养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第一期由村集体建设种植大棚、烘干区、包装区等区域。第二期计划等大棚种植技术成熟后,再把菌菇转移到林下种植,形成“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生态效应。

赤凤镇浮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蓝爱培:

在镇委镇政府的指导下,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基地作为合作社的试点,是要让村民来学种植,以后村民来发展,我们合作社来收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赤凤镇党政办副主任、浮石村驻村干部 陈树伟:

一期我们是试点了这个种植大棚,二期我们会把茶树菇引进到林下去发展,带动村民去种植,通过我们这种经验的传授,带动村民去创收;三期我们可能会建设以茶树菇为主题的农家乐,通过茶树菇旅游这种采摘、体验感去扩大这种销售经营规模,从而更好去带动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菌菇种养项目是赤凤镇探索林下经济的有效尝试。聚焦资源禀赋,当前,赤凤镇正锚定绿美方向,推进澳洲坚果丰产栽培及立体种植、林下花卉种植、林下养蜂业等特色产业,建设省级生态公益林示范区,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高标准打造林业特色镇。

赤凤镇副镇长 郭伟:

抢抓政策契机,盘活生态资源,拓展林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大力推广林下种植、林间养殖、林下旅游等多种形式的林下经济模式,把林业和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释放良好生态的“绿色红利”,吸引优秀人才回乡创业,带动经济发展,建设好绿美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