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米汽车收购恒大汽车58.5%股权的传言,小米公司通过其社交账号:小米公司发言人,公开表示小米汽车从未有过收购或控股恒大汽车的计划和举动。虽然这则声明明确否认,但在行业内有不少否定既是肯定的案例,在只是刚接触或者没有谈好的情况下,参与交易的双方一般都是持否认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两家的收购传言,我们先不看消息面的真假,仅仅从小米汽车收购恒大汽车的利弊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2024年3月,雷军宣布小米汽车起售价21.59万,小米汽车上市4分钟大定突破1万台,27分钟大定5万台。小米汽车卖的很火爆,但是产能爬坡成为大问题。在5月23日的小米财报电话会议中,小米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正加速扩产能、保交付。小米汽车工厂6月将开启双班,全力扩充产能。恒大汽车拥有较为成熟的生产设施和供应链,收购后小米汽车可以迅速增加产能,更好的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恒大汽车在电动车研发和制造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专利、人才,小米汽车可以借助这些技术优势,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

恒大汽车作为上市企业,小米汽车的收购可以为其以后的借壳上市、融资提供一个给为便捷的渠道。另外,收购后小米汽车将能够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只是小米汽车收购恒大汽车有利的一面,而这场交易的弊端也同样明显。

财务压力: 尽管小米汽车在预售阶段表现出色,但收购恒大汽车的巨大支出可能会给小米带来显著的财务压力,影响其在其他领域的投资能力。

整合风险: 两家公司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整合过程中的冲突和磨合期可能会影响运营效率。

市场反应不确定性: 虽然收购可能带来短期内的市场份额增长,但市场对这一举动的反应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未能达到预期,可能对小米的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弊同样明显,交易的达成只能看双方是否“郎有情妾有意”了。但就目前的传言来看,感觉这场交易的达成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在消息面小米公司已经给出明确的信息:小米汽车从未有过收购或控股恒大汽车的计划和举动。这条消息如果不是两家谈判不顺利的烟雾弹,那就是两家真的从未接触过。

其次,小米汽车目前销售情况良好,2024年大定订单情况显示市场需求旺盛。然而,考虑到小米汽车过去几年的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短期内可能难以承担如此大规模的收购费用。

最后,小米的战略目标明确,即通过自身研发和扩产提升竞争力。既然小米已经否认了收购计划,这表明小米更倾向于通过内生增长而非收购来实现其扩张目标。

所以,整体而言,尽管收购恒大汽车可能在某些方面为小米带来短期优势,但从长远来看,其可能性较低,主要因为小米的财务战略和既定的发展路径更倾向于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增长,而非通过大规模的收购。这一分析与小米公司发言人的声明一致,即小米汽车从未有过收购或控股恒大汽车的计划和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