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刚

南京传来新消息

事关南京北站

事关宁滁城际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以来,南京北站建设的“进度条”不断刷新——

3月初,《南京北站站房及相关工程初步设计》获国铁集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

3月13日,南京北站站房及相关工程特殊消防设计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3月15日,宁滁城际铁路二期(含同步实施工程)初步设计获省发改委批复,这些标志着南京北站开工建设进入倒计时。

作为南京铁路枢纽规划的

三大主客站之一

南京北站将在2027年

与北沿江高铁同步通车运营

未来几年内

南京北站如何建设?

一起来看~

完善高铁网络

在南京规划的“米”字型高铁枢纽网中,南京北站将和南京南站、南京站三站联动,形成辐射八方的新格局。

南京北站位于东西沿江通道和南北粤海通道的交汇处,作为北沿江高铁沿线规模最大的枢纽客站,建成后将打通北沿江大动脉,由此加入到“八横八纵”的国家高速铁路网,同时接入宁淮城际、宁滁蚌城际等铁路,主要辐射苏中、苏北及安徽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都市圈“1+2+5”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示意图。图片来源:南京交通

根据刚刚获批的《南京北站站房及相关工程初步设计》,

南京北站设置3场16台30线,由北向南依次设高铁场5台9线,引入北沿江高铁;

城际场6台12线,引入宁淮城际、宁滁蚌城际、上元门铁路过江通道;

普速场5台9线,引入京沪铁路、宁启铁路。

方便旅客出行

南京北站选址于林场地区,南倚老山,北临朱家山河。自项目启动以来,北站站房及相关配套的设计方案经过多轮改进,不断完善,最终获批的《南京北站站房及相关工程初步设计》以“扬子江头,金陵花开”为设计理念,从空中俯瞰宛如一朵绽放的梅花,彰显出独特的地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北站效果图

设计方案中,创造性采用“双光谷、井字形”换乘空间结构,在高铁场、城际场和普速场三个车场之间拉开两个光谷,“双光谷”的设计将地铁站厅设置于站房正下方,地铁旅客可通过光谷空间内设置的多组扶梯,垂直抵达候车厅,大大缩短轨道换乘距离。

道路交通方面,H形快速路中的“一横”中横线,正是在光谷空间内下穿北站,同时设置了落客空间,可以让乘坐汽车抵达的旅客直达光谷,同样实现“零距离”换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光谷”之外,“双首层”的设计也是南京北站的首创。结合南北地形高差,充分利用铁路线下空间,“上首层”设置国铁出站层顺接南广场,“下首层”设置城市通廊层与市政配套车场顺接北广场,方便抵达,平急两用。通过“双首层”实现南北城市界面与北站枢纽的无障碍衔接,同时提高站区的容纳能力、服务效率和旅客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传统高铁站相比,北站站房尤其注重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利用“金陵花开”的梅花造型,在东西花瓣下方空间设置“生态广厅”,进站安检空间由原设计方案的20米扩大至60米,使得旅客排队进站的空间更加宽敞,也有屋顶可以遮风挡雨。此外,“生态广厅”内还将布置绿植,同时植入商业、休闲、文化等功能,让旅客感觉更加舒适。

助力区域发展

根据南京北站的远期规划,聚焦“站城一体新枢纽、区域竞合新引擎、TOD绿智新城区”的目标,规划了14.4平方公里的高铁枢纽经济区,依托“一带+两廊+四轴”的总体结构和“三核+九节点”的特色空间,打造高质量枢纽经济产业体系和多样化城市功能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托国家级江北新区的发展优势,结合新区3+3+X现代化产业体系,北站枢纽经济区的未来建设将聚焦站城融合,突出因地制宜。”江北新区枢纽办经济发展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北站地区的功能定位初步拟定为“长三角前沿创新活力区、苏皖同城合作桥头堡、江北产业服务核”,产业方向为“以总部经济为核心,以科技服务、高端商务、商贸服务为主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

来源:综合紫金山观察

编辑:郭凡

审核:刘金柱

审签:胡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3月22日公益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只进不出!来安人公墓祭扫注意!

2、请来安各小区居民配合!

3、来安—林场发车时间有变!

4、恭喜来安这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