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沁园春·雪》轰动全国,蒋介石急召“重庆鲁迅”:你也给我写一篇!

文 |世界名人史

编辑 | 世界名人史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

1945年,重庆谈判结束。毛泽东公开发表了一篇诗词竟轰动重庆,蒋介石看完也一脸难以置信地问身边人:这真的是毛泽东自己写的?”得到肯定之后,他急忙召来内部军机大臣,国民党自己的“鲁迅先生”陈布雷——你也给我写一篇,必须把他给比下去!

陈布雷把《沁园春·雪》反复看了几遍不敢出声,蒋介石瞪他一眼,非常不满地明示给他“不管你是自己写还是找别人,一定要弄一篇出来把毛泽东比下去!”

陈布雷自知无能,就将这个命令层层施压下去。没想到反应异常热烈,一群依附在国民党旗下的“文化人”纷纷投稿,个个号称力压毛泽东,要替他们的蒋“总裁”笔伐这个共产党的领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沁园春·雪》轰动全国,蒋介石急召“重庆鲁迅”:你也给我写一篇!

那么,这场因《沁园春·雪》而引发的“诗词大战”结局到底如何,《沁园春·雪》究竟是不是毛泽东亲自写的?毛泽东的诗词为何让蒋介石大为震惊?而素有“文胆”的陈布雷为何三年之后自尽身亡

01

《沁园春·雪》到底是不是毛泽东亲自写的?

《沁园春·雪》实际上写于1936年,长征胜利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爬雪山

爬过千里雪山,征服金沙铁索,走过泥丸乌蒙,渡过巨浪赤水,历经千难万险,以巨大的牺牲辗转到陕北,红军的有生力量终于得以保存,在陕北发展壮大。

1936年毛泽东率领重振将士再次出征。雄风浩荡,气如破竹,从黄河一路向前。大雪纷纷落下,天地之间一片素净,回忆起长征的艰难,看着身边雄赳赳的士兵,望向祖国的壮丽山河,毛泽东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傲视古今的鸿篇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日雪山

全文以景抒情,有感而发,节奏鲜明,气势宏大——非毛泽东之胸襟不能作也,非毛泽东之视野不能作也,非毛泽东之境界不能作也!

这首词与毛泽东之前发表的《菩萨蛮·大柏地》、《忆秦娥·娄山关》等俱是磅礴之作,美国记者斯诺也后来将毛泽东的名篇记录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

02

毛泽东拒绝发表《沁园春·雪》!

这就要重点说一说风声鹤唳的1945年!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国共两党的局势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1945年8月,蒋介石加紧部署兵力,几日之日各大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要地关卡都占满了国民党的军队,还专程给朱德发去电报,禁止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队伍有任何行动。

蒋介石这是在为打内战做准备,还妄想捆住我军的手脚。

更绝的是,蒋介石连续多次以公开电报的形式,邀请毛泽东尽快到重庆谈判。

蒋介石的举动暴露了他的小人之心——来,就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内战主动权;不来,就将发动内战的罪名扣给共产党。

令蒋介石震惊的是,毛泽东竟然答应了。

听闻这个消息,一向看不起老蒋的柳亚子开心极了。他曾因政见不和,屡次抨击国民党内部的黑暗而被老蒋开除国民党党籍。

作为无党派名人士的代表,柳亚子公开作诗一首《寄毛润之延安》,态度鲜明地欢迎毛泽东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亚子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等中央领导人一同乘机飞抵重庆。柳亚子第一个站出来鼓掌,称赞毛主席果真有“弥天大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乘飞机抵达重庆

“剿共”多年的“蒋校长”对外宣传毛泽东出身农村,是典型的乡野莽夫之流,是屠戮人血的残暴之徒,这种宣传让很多不明真相的爱国人士,还未见到毛泽东就先对共产党有了偏见。

毛泽东到重庆之后不仅去拜访国民党左派元老,还专程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代表人士见了面,表明自己和平的政治立场,消除国统区对共产党的偏见。毛泽东的胸襟和气魄征服了社会各界,这一次出行让之前蒋介石的歪曲宣传不攻自破。

1945年9月6日,毛泽东携周恩来、王若飞专程到柳亚子寓所拜会,相谈甚欢。临别时柳亚子提到自己正在整理出版一本民国诗选,想请毛泽东赠诗。

毛泽东欣然应允,并将1936年的那篇《沁园春·雪》赠给了他。

柳亚子阅后拍案大喜,连声叫绝!

他忍不住想马上发表,但是毛泽东淡然拒绝了。

03

如此精绝的诗词,为什么毛泽东要拒绝发表?

这难道不是争取人心的大好机会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谈判时期的毛泽东

此时正值重庆谈判的关键时期,蒋介石一边在暗中往前线调运兵力, 密令阎锡山向我军发起进攻,一边傲慢无礼,不承认解放区及解放军的存在,甚至提出“给毛泽东一个省长当当”的荒唐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

苏联的态度也微妙地发生了变化,《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中记录了这一细节“苏联使馆胆子小,请我们吃饭只敢走后门。”

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况剑拔弩张。

国民党的叵测居心、美国的渔翁之态,苏联的谨小慎微,让多年以来的矛盾在谈判桌上更加尖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谈判的桌上暗浪汹涌

这种不平等的“对话”中,国民党根本无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主张,硝烟味弥漫在会议室更弥漫在两军交战的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党战役的胜利为重庆谈判拿下了重要筹码

国民党在山西地区主动攻击我军,这一战我方大获全胜,为重庆谈判拿下了重要筹码。

然而,就在重庆谈判快要结束,距离签字只有两天的时间里,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刺杀事件。

10月8日,周恩来的机要秘书李少石护送柳亚子回家又返程的路上,被国民党的士兵当街枪杀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少石信息

关键时刻周恩来的机要秘书惨遭杀害,一枪精准击毙周总理身边机要秘书,国民党左派元老廖仲恺的女婿,且四周再无目击证人,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因此,为了避免别有用心之人借诗词来扣罪名,泼脏水,毛泽东暂时拒绝了柳亚子的请求。

但是,柳亚子无法抑制对这首词的喜悦之心!

他立刻登报发表了一篇和词《次韵和润芝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还在词后重点介绍了毛泽东的词,赞曰“余叹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作”。他称这首词就连苏轼、辛弃疾也无法与其相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与柳亚子

文章一登报,社会各界一片好奇——在当时的文坛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柳亚子,能如此赞美一首词,多少人都热切期盼能看上一眼。

一时间各路能人都四处搜集那首绝美之词,作为无党派人士的柳亚子在自己文人圈子里小范围地开始传阅,多少名人雅士为能一睹该词的风采而用尽人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民报》刊登《沁园春·雪》

时任《新民报》编辑的吴祖光多方联系终于得到了完整版的《沁园春·雪》,10月14日公开发表,立刻轰动了重庆,不仅《新民报》当期热卖,其他报刊也竞相转载,例如《大公报》就转载的同时大加赞赏,陈毅、郭沫若等知名人士也以点评《沁园春·雪》为荣,就连报纸的价格都因此一路飙涨。

04

蒋介石雷霆震怒!

一首《沁园春·雪》在重庆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国外都有刊物转载。深居府邸的蒋公也在众多议论之中命人拿过来报纸仔细阅读。

虽然蒋介石并不擅长填词写诗,甚至笔都惜提,需要用到的文章就直接交给“文胆”陈布雷,但当蒋介石一口气读完《沁园春·雪》后,再也无法平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

他立刻叫来身边的人,询问他人对这首词的意见,但是大家都不敢评判。焦虑的心情无法等,急招“文臣”陈布雷速来会面

等陈布雷到府邸才明白蒋介石如此急切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的“笔杆子”陈布雷

蒋介石直接问陈布雷:“你看这首词像是毛泽东自己写的吗?”

满城的风雨,陈布雷对《沁园春·雪》早有了解,他从自己得到的信息和文学判断上老实的回答:确实是毛泽东所著

蒋介石没有死心,他抖着报纸让陈布雷仔细评价一番。

陈布雷直言该词气魄、思想是古往今来之最,是传世佳作!

蒋介石听完十分不快,怒气汹汹地说:“你给我也写一篇,必须把他压下去!”

陈布雷连连表示自己文采远远逊色与毛泽东,根本无法匹敌,恐难胜任。

蒋介石无奈地叹气,像是敲打榆木疙瘩一般,点拨陈布雷:“不管是你自己写,还是找其他人写,总之要写出一篇比《沁园春·雪》更好的词来!”

第二天,蒋介石还下令在国民党内部的《中央日报》上刊登《沁园春·雪》。

陈布雷也将任务一级一级往下压,全党寻找写词的能人,而且要尽自己所能评判《沁园春·雪》,开展诗词大战。

诗词大战的结果如何呢?我们先来讨论讨论《沁园春·雪》激怒老蒋的原因。

05

《沁园春·雪》为何会激怒蒋介石!

不过一首雪后应景的诗词而已,一番感叹,一番志向的表露,为什么会激怒并不擅长填词的蒋介石?

甚至发动全党去批判《沁园春·雪》,他到底在怕什么!

他怕的就是老底被揭,老脸丢尽,他怕,正是因为他自惭形秽!

他老底被揭!一首《沁园春·雪》气势磅礴!共产党的领袖如此有气势,且文采蜚然,文学素养之厚,思想境界之高举世瞩目!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胆魄举世无双,谈判期间有礼有节,力主和平。因此,蒋介石四处宣传共产党是乡野莽夫,是杀人狂魔的谣言不攻自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泽东与蒋介石

他老脸丢尽!蒋介石多年以来一直上蹿下跳抹黑共产党,抹黑共产党的领袖,且在谈判期间暗地里主动出兵攻打共产党的军队,其用心之险,为人之恶,昭然若示!整个国统区乃至世界都在重新认识毛泽东,重新认识共产党,同时也在不断降低对国民党及蒋介石的评价。

他自惭形秽!《沁园春·雪》中万里长城、冰封大河不仅景色壮丽,且气势如虹,胸襟、胆识都化于文字,字里行间尽显毛泽东作为领袖的前瞻性、大局观、思想高度、气概,这种特质非伟人不能有之,非伟人不能及之!作为国民党领袖的他,不仅治军无能,抗战消极,还一副小人嘴脸,靠抹黑造谣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孰高孰下,明眼人自有判断。

重庆谈判桌上,他笑脸迎四方,谈判桌下他暗中派兵逼近解放区,下令让我军交出武器,撤离交通线。令各界感到疑惑的是,蒋介石对日军的态度都略有恭敬,没有逼日军交出武器,甚至还允许战败的日军依旧驻扎在中国重要城市的交通要道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对待共产党军队的态度比对待日军还要恶劣

当蒋介石看到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恼羞成怒!他非常清楚,“数风流人物”,数的自然不是自己。

再看《沁园春·雪》上阕写壮丽雪景,下阕写广阔胸襟。毛泽东站在唯物主义的高度审视古往今来的历史,他批判封建王朝的帝王将相,展望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队伍才是“今朝风流人物”。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是指多少人也想将这“多娇的江山”拥有,然而封建思想的统治已经落后,历史滚滚前进,黑暗腐朽只会被淘汰,配不上祖国的大好山河!只有无产阶级,真正认识到了社会发展的力量,肩负起改造世界的重任!只有无产阶级才能主宰中华之命运。

蒋介石看到这首词,由于思想境界与毛泽东无法相提并论,他认识不到毛泽东诗词的深层用意和深厚内涵。他的封建的“帝王”思想作祟,以为毛泽东将他比喻成“只识弯弓射大雕”,因此怀恨在心,又恼羞成怒,命令手下作词批判。

06

蒋介石批判《沁园春·雪》的结果。

蒋介石下令在国民党中央报刊发表《沁园春·雪》,又通过陈布雷层层施压,令文人墨客作词批判毛泽东的词,结果如何呢?

当时国民党统治区许多文人也积极相应,唯恐自己“拍马屁”时没被发现,用尽毕生之能事。然而数月下去,竟无一人能作出比得上《沁园春·雪》的词作,统统不及分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篇批判《沁园春·雪》的词作

蒋介石这边批判得凶,惹来许多爱国人士的不满,郭沫若、陈毅、柳亚子纷纷作词支持毛泽东,与之对抗。战场上的战争,谈判桌上的硝烟,在文坛上也掀起了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柳亚子的和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适的《沁园春》词

蒋介石费尽心思想打压毛泽东,他既无毛泽东的胸怀,也无毛泽东的思想境界,更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作为,在一开始他就注定了失败

07

陈布雷为何三年之后自尽?

陈布雷是何许人也?他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号称“文胆”天下第一,长期坐在老蒋身边当顾问,家里却出了4个共产党,女儿还被我党大将提名为“女中英豪”。

从上文可以看出,陈布雷是蒋介石身边数一数二的“文臣”,地位堪比杜聿明,有“文胆”之称。文坛之战的三年后他竟举枪自尽。

他与蒋介石同是浙江老乡,他既有封建思想之下“士为知己者死”的决绝,也有为中国未来,为家国使命之奋斗的进步思想萌芽。

他文笔绝佳,早年在报社发表多篇评论时事的文章小有名气,做到了报社的编辑主任的位置。他对时局的分析鞭辟入里,孙中山先生赞赏有加。随后蒋介石听闻大名,特地请他来做幕僚,负责替蒋介石撰写各类文稿。

内向且封建儒生思想深厚的陈布雷如遇知己,为了感念蒋介石的知遇之恩,他也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民党。

陈布雷与蒋介石手下的一众酒囊饭袋不同,他有文人风骨,有远大的理想,甚至屡次感慨有“志军尧舜“之志,却眼睁睁看着国民党一步一步朝着灭亡的道路走去。

他的性格和禁锢的思想使他不敢谏忠言,只敢按命令形式。后世有许多人赞赏他的高风亮节,他曾多次拒绝国民党右派的金钱贿赂,一生节俭,对蒋介石忠诚到了顽固的程度。

因此,当蒋介石拿出《沁园春·雪》让陈布雷评价时,他从“本职工作“的角度赞赏了毛泽东的词作,且当蒋介石提出让他作出一篇能力压毛泽东的作品时,他也客观表示自己的无能为力。

但是陈布雷是蒋介石的愚忠信徒,他不敢反抗,只能眼睁睁的得到了他原本就预知的结果,内心无比纠结郁闷!

特别是女儿陈琏,他最疼爱重视的女儿在1939年毅然决然加入共产党。陈布雷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违背他的家规去从政,还选择了一条与他截然不同的道路。

他自己一点点地看着国民党的日暮西山,无能为力。封建的愚忠,爱国的热情和心中仰慕者的形象坍塌,这些矛盾都在1948年集中爆发。

1948年11月,陈布雷于家中自尽。

他的自杀距离1945年蒋介石发动的文坛战争过去仅有三年。

文人风骨,他再也不用违背内心去撰写反正义的文章,再也不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仰慕的“总裁”一步步愈来愈错。

当年的陈布雷意气风发,就像毛泽东一样既有文采,也有见解,但是他缺乏胆魄、胸襟和气势,也不如鲁迅先生一般爱憎分明,善恶分明。他的一生,是看清了光明,却选择了黑暗泥潭,终于错付了自己的才华。

当他看到那篇《沁园春·雪》,内心是否也有过激动和心酸。潜藏在文字之下的志向和境界,他亦能读懂,只是他自己远离了光明,再也无法寻见。